既然在前兩集的「春秋漫談」,我們已經談過「姓氏」和「命名」兩個主題了。今天就進入實戰,一起來解讀春秋女子的名字吧!上次我們也提過當時給孩子命名的時間點,《儀禮‧喪服傳》記載:「子生三月,則父名之。」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生三個月後就會為他命名,這點不分男女、不分貴賤都是相同的。那什麼時候取字呢?《禮記‧曲禮上》說:「女子許嫁,笄而字。」指女子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就會舉行笄禮,並為她取字。而《禮記‧雜記下》說的:「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婦人執其禮。」則是變通的方式,如果女子到了二十歲,婚事還是沒有談成,仍然會舉行笄禮。在春秋時期的貴族階層中,雖然女子、男子都是一樣的,有名也有字,但就像《禮記‧曲禮上》所說的「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女子及笄後便不稱名,只有在婚姻場合時才會使用。因此在在史書中,我們也基本上看不到女子的名字。那文獻上又是怎麼記錄這些女子的呢?我們實際來看看吧!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錄了一個故事:
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棄諸堤下,共姬之妾取以入,名之曰棄。長而美。平公入夕,共姬與之食。公見棄也,而視之,尤。姬納諸御,嬖,生佐,惡而婉。
芮司徒是宋國的一位大臣,當初他生了個女兒,但這個嬰兒通體發紅且長了很多的毛,被芮司徒丟棄在河堤下。後來這個嬰兒被共姬的侍女撿了回去,並命名叫做「棄」。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這個被遺棄的女孩也長大了。沒想到啊!這個因為身體特徵被遺棄的女孩,長大之後竟然變成了美女。有一次共姬的兒子宋平公來請安,共姬就留兒子一起吃飯。就在這個時候,宋平公見到了棄,愈看愈覺得漂亮極了。當媽媽的看兒子喜歡,於是就把棄送給平公當侍妾,平公相當寵愛棄,後來棄生了一個兒子,叫做佐。佐的外貌長得不好看,但個性卻很溫柔,後來繼承了宋國的君位,被稱為宋元公。這個故事裡,除了女主角棄之外,共姬也是一位相當重要的女性角色,和被記錄下名字的棄不同,共姬是《左傳》裡相當典型的女子稱呼。
接著我們就以共姬為例,解讀一下史書中對於她的稱呼吧!共姬另外又被稱為伯姬、宋伯姬、宋共姬,這些稱呼反應了她在生命歷程中的不同身分。首先是伯姬,共姬是是魯宣公的女兒,古代用伯、仲、叔、季來進行排行,因此伯姬的「伯」代表的是共姬的排行。那麼伯姬的「姬」呢?我們受到日文漢字的影響,可能會直覺認為是公主的意思。嗯……好像很有道裡的樣子,國君的女兒不就是公主嗎?但是,伯姬的「姬」其實是她的姓哦!魯國國君是周公的後裔,而周王室姓「姬」!像這樣排行加上姓的組合,就是春秋女子相當常見的一種稱呼方式了。舉個在〈命名篇〉我們曾經提過的例子,因為出生時掌紋像是「魯」字而嫁到魯國的仲子,從這個稱呼上,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女子排行第二,出身子姓的宋國。或許讀者會感到疑惑,既然是排行加上性的組合,史書上不是會有很多重複的稱呼嗎?的確是這樣沒錯,光是《春秋》有記載的,出身魯國的伯姬就有五位,那又該怎麼分辨她們呢?
《春秋》成公九年記載:「二月,伯姬歸于宋。」是史書中關於共姬的第一條記錄,這邊「歸」是嫁的意思,也就是說,成公九年二月魯國伯姬嫁給宋國國君;《春秋》襄公三十年提到:「宋伯姬卒。」記錄了共姬死亡的時間,則是關於共姬的最後一條記錄。各位讀者也許已經發現了,因為共姬嫁到宋國,在稱呼時便加上丈夫的國名,變成丈夫國名+排行+姓的組合,即為「宋伯姬」。那麼「共姬」的「共」又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共姬的「共」來自她的丈夫宋共公,宋共公姓子,名瑕,在魯成公十五年時過世,諡號「共」,共姬死後隨夫諡,便稱為「共姬」,即是丈夫諡號加上姓的組合。另外,宋共姬就和宋伯姬一樣,是再加上夫國名,方便進行辨認。我們稍微總結一下,如果以共姬的一生來看,在她還沒出嫁時,會被稱呼為伯姬,這是排行+姓的組合;然後在她嫁到宋國後,就被稱為宋伯姬,也就是丈夫國名+排行+姓;死後則隨丈夫的諡號「共」,被稱為共姬,是丈夫諡號+姓的組合,另外也可以再加上丈夫的國名,稱為宋共姬。以上的四種稱法其實還會有一些變化形態,不一定就只有這些組合元素,大家以後在閱讀文獻時也可以再嘗試分析看看。
現在,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故事上,為什麼《左傳》直接用棄的名字稱呼她呢?筆者認為大概是因為棄出身低微的關係。在《左傳》中有明確記錄的,幾乎都是像共姬這樣的貴族女子,像當初將棄撿回去的侍女也只被稱呼為「共姬之妾」,而棄只是一個棄嬰,無法像共姬被稱呼為伯姬那樣,以排行+姓的方式來記錄,因此才直接稱呼棄的名字。不過也有一點需要注意,「棄」這個名字是撿到她的侍女取的,嚴格來說也不是孩子出生三個月時所取的名哦!
接下來該解答為什麼在〈姓氏篇〉時,筆者會說當時是「女子稱姓」了。相信剛剛在介紹共姬的四種稱呼時,各位敏銳的讀者大概已經注意到了,無論怎麼排列組合,有個元素一定存在!沒錯!就是她本身的姓!而且姓都被放在稱呼中的最後一個字。而史書上對於春秋女子最短的簡稱,也是她的姓,前面在說棄的故事時,《左傳》在行文中就曾用「姬」來代指共姬。另外像是《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的:
趙姬請逆盾與其母,子餘辭。姬曰:「得寵而忘舊,何以使人?必逆之。」
這裡的姬則指趙姬,趙姬是晉文公重耳的女兒,因為嫁給了趙衰,被稱為趙姬,因此趙姬是丈夫氏名加上姓的組合。這邊是說趙衰當年跟隨重耳流亡在外時,娶過一個妻子,也生了個叫做趙盾的孩子,趙姬知道之後,請求丈夫將元配母子接回晉國,並在丈夫拒絕時,說服他說:「要是你得了新寵就忘記舊人,那以後還怎麼用人?一定要把他們接回來!」
那麼為什麼對當時的人來說,女子的姓那麼重要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婚姻大事。周朝其實已經有同姓不婚的概念了,比如《左傳》中就提到三次「男女辨姓」,當時大多會遵守這樣的潛規則。雖然還是有例外的情況,比如重耳的爸爸晉獻公,他就是個非常鐵齒的人,晉國國君姓姬,但他娶的好幾個老婆都和他同姓,比如後來造成「驪姬之亂」的驪姬;又或是重耳的母親,重耳的母親被稱為大戎狐姬或是狐季姬,狐是娘家的氏名,季是排行,姬是娘家的姓。當初重耳流亡在外時,曾經到過鄭國,鄭國的大臣叔詹認為重耳有三項不凡之處,可能會當上晉國國君,因此勸國君趁現在押寶,好好對待重耳。哪三項不凡之處呢?「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如果男女同姓結婚的話,子孫不能昌盛,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居然能活到現在,太不簡單了,這是第一個不凡之處。其他兩個不凡之處,一個是說晉國的局勢到現在都還不穩定,另一個則是說重耳手下有三個相當厲害的謀士。總而言之,重耳是男女同姓生下的孩子,能順利長大在當時看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讀者看到這邊也許會感到有些失落,是不是周朝貴族女子的名字都沒有被真正的流傳下來呢?其實還是有可能的哦!雖然史書上沒有,但出土的媵器保留了一些。媵器是青銅器的一種,是當時為女兒製作的嫁妝,有一部分的媵器留下了新娘的名字,比如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番匊生壺」,上面的銘文則是「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番匊生鑄媵壺,用媵厥元子孟妀乖,子子孫孫永寶用」,寫明了「番匊生」為長女「孟妀乖」製作的媵器的時間,「孟」是新娘的排行,「妀」是新娘的族姓,「乖」則是新娘的本名。又比如藏於上海博物館的「魯伯愈父鬲」,上面的銘文為「魯伯愈父作邾姬仁媵羞鬲,其永寶用」,「魯伯愈父」是新娘的父親,「邾姬仁」是新娘,「邾」是新娘丈夫的國名,「姬」是新娘的姓,「仁」就是新娘的本名了。而這兩件媵器最後的「子子孫孫永寶用」及「其永寶用」,則是當時流行的祝福語,意思是說,希望這個青銅器能在子孫手中永久流傳,被珍惜使用。
最後再複習一下今天說的內容吧!春秋時期的貴族女子在出生三個月時命名,談婚論嫁時就會舉行笄禮並取字,若無婚約則最晚在二十歲時行笄禮。不過史書上基本上不會用她們的本名稱呼她們,只有在出土的媵器中有機會看到春秋女子的名字。因為春秋時期已經有同姓不婚的觀念了,因此強調「女子稱姓」,這點也反應在史書的稱呼中,在春秋女子生命的不同階段,除了女子本身的姓之外,女子的排行、丈夫的國名或氏名、娘家的國名或氏名、丈夫或自己的諡號都可能是組成稱呼的元素。下一集的春秋漫談,我們接著來看看春秋男子的名字,與「女子稱姓」相對的,便是「男子稱氏」了,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追蹤」,也歡迎留言說出你的心得與建議。那麼,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囉!
P.S. 筆者另外還根據本文章的內容,製作了Podcast及影片,若有興趣,也歡迎收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