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01【春秋漫談】姓、氏、名、字大不同:姓氏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可能有些讀者對春秋時代感到比較陌生,所以在進入正題之前,先幫大家複習一下吧!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記住中國朝代的呢?筆者習慣使用的口訣是:「黃帝堯舜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中華民國。」那麼春秋在哪裡呢?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周」這個朝代上。武王伐紂後,定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建立了周朝,直到犬戎入侵,幽王在驪山被殺,平王在部分諸侯擁立下繼位,並將國都遷到東邊的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之所以周朝前期稱為西周、後期稱為東周,就是因為從相對位置來看,西周的國都鎬京在西邊,東周的國都雒邑在東邊。

不只周朝分成西周和東周,東周還能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而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一般認為是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什麼三家分晉這麼關鍵呢?春秋和戰國又有什麼不同呢?大家或許聽說過,春秋是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但事實上,戰國的崩壞程度比春秋嚴重許多,而導致崩壞程度大大增加的原因,就在於韓氏、趙氏、魏氏三個家族以臣子的身分把晉國給瓜分了,而這樣以下犯上的行為,居然被代表禮法秩序的周天子認可,正式進行了冊封。總而言之,春秋時代自平王東遷開始,止於三家分晉,大約是西元前738年到西元前403年,本系列的文章將會環繞著這段歷史,進行各種主題的討論。

那麼在對時代背景有些概念之後,就回到我們今天所要談論的姓氏吧!首先想問問大家,你知道孔子不姓孔嗎?孔子雖然是魯國人,但與宋國有極深的淵源。在周公東征後,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被封於宋,微子啟死後傳位給弟弟微仲,宋國的第二任國君微仲正是孔子的先祖。商朝王族為「子」姓,所以孔子自然也姓「子」!但這邊必須補充說明一下,孔子不是因為姓「子」才被稱為孔子哦!像孟子,既不姓孟,也不姓子,孟子其實是魯國貴族的後裔,因此孟子姓姬。而孔子、孟子的「子」則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看到這邊,大家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可能又產生了新的疑問,那孔子的「孔」又代表什麼呢?

孔子的「孔」來自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的大司馬,歷經穆公、殤公兩朝,備受國君信賴,還又有個漂亮的妻子,大家是不是覺得這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呢?但不幸的事發生了,《左傳》在魯桓公元年有一段記載:「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豔。』」有次宋國的太宰華父督在路上遇見了孔父的妻子,當下就被徹底迷住了。接著,「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懼,遂弒殤公。」隔年,華父就找藉口殺了孔父,強佔了孔父之妻,孔父的兒子木金父逃到魯國,取了孔父的字為氏,其後代即為孔氏。因此,孔子的「孔」其實是孔子家族的氏名。沒錯!在春秋時代,「姓」和「氏」是不一樣的哦!

我們先來看看「姓」這個字,「姓」是「女」加「生」。《說文解字》說:「姓,人所生也。」本指的是女子所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的母系社會中,人們大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女從母姓,歸屬於母親的家族。我們在閱讀春秋時期的文獻時,會發現不少部首為「女」部的姓,比如周王室及大部分諸侯國國君都姓「姬」,齊國國君姓「姜」,秦國國君姓「嬴」,越國國君姓「姒」,一般認為這些姓很有可能原本與母系社會有關,後來轉變成父系社會仍然被繼續延用。

那麼「氏」又是怎麼回事呢?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口不斷地繁衍與流動,姓作為家族實體的性質不斷減弱,尤其到了周朝之後,各個氏族細化為許多分支,很多時候同姓只有名義上的關係。取而代之的,在《左傳》、《國語》中提到卿大夫家族多以「某氏」來稱呼,而「氏」的來源主要有四種可能,第一種是根據分封的國名為氏,比如周朝將舜的後代封於陳,賜姓為媯,命氏為陳;第二種可能是以父祖的字為氏,像我們一開始舉例的孔氏,就是如此;第三種則是以官名為氏,像是晉國六卿之一的中行氏,其先祖荀林父,原本出身荀氏,但因為在晉文公時擔任了中行主將,便以官為氏,別為中行氏;第四種可能是以分封的采邑為氏,像是剛剛提到的荀林父有個叫做荀首的弟弟,荀首由於被封於智,便以智為氏,智氏也是後來的晉國六卿之一。

在對「姓」和「氏」有些認識之後,我們接著比較一下這兩者的異同,「姓」和「氏」都是血緣構成的親屬組織,「姓」是主幹,「氏」是分支,不同的地方在於同姓者未必能追溯到共同的祖先了,但同氏者一般有明確的譜系;而一個人的「姓」是固定的,「氏」是可變動的,父子兄弟之間不一定同氏,像剛剛提到的荀林父、荀首兄弟,一個以官名為氏,一個以采邑為氏。此外,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氏」,就像荀林父和荀首原先為荀氏,後來才有了各自的氏名。還有一點可以先稍微留意一下,在春秋時代,通常是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這個部分在之後的文章還會再討論到,大家可以先想想看為什麼。

下一集的「春秋漫談」,我們會接著說說「名」和「字」的不同,一起來了解春秋時代取名的規則與禁忌吧!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下喜歡並追蹤,也歡迎留言說出你的心得與建議,感謝你的閱讀!

P.S. 筆者另外還根據本文章的內容,製作了Podcast及影片,若有興趣,也歡迎收看,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紗羅的沙龍
23會員
4內容數
紗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06
上一集的「春秋漫談」裡,我們已經學會辨認春秋女子的稱呼了,今天就接著看看男子的名字該如何解讀吧!究竟在姓氏合一前的春秋時代,為何會出現「男子稱氏」的現象呢?本文透過「周鄭交質」及「繻葛之戰」的史料,舉出其中出現的人物為例,帶領讀者認識當時對男性的普遍稱呼方式。
Thumbnail
2021/01/06
上一集的「春秋漫談」裡,我們已經學會辨認春秋女子的稱呼了,今天就接著看看男子的名字該如何解讀吧!究竟在姓氏合一前的春秋時代,為何會出現「男子稱氏」的現象呢?本文透過「周鄭交質」及「繻葛之戰」的史料,舉出其中出現的人物為例,帶領讀者認識當時對男性的普遍稱呼方式。
Thumbnail
2020/12/17
接續前兩集「春秋漫談」的內容,這次進入實戰,帶領讀者解讀春秋女子的名字!從命名、取字的時間點,到史書中對於春秋女子的稱呼方式,以及對媵器的補充說明,透過層層遞進的介紹,使讀者快速掌握當時「女子稱姓」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2020/12/17
接續前兩集「春秋漫談」的內容,這次進入實戰,帶領讀者解讀春秋女子的名字!從命名、取字的時間點,到史書中對於春秋女子的稱呼方式,以及對媵器的補充說明,透過層層遞進的介紹,使讀者快速掌握當時「女子稱姓」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2020/12/08
我們從小背國文課本上的作者介紹,大概都有印象,名和字是不一樣的,但你知道嗎?春秋時代就有名和字的用法囉!這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命名的原則與禁忌吧!
Thumbnail
2020/12/08
我們從小背國文課本上的作者介紹,大概都有印象,名和字是不一樣的,但你知道嗎?春秋時代就有名和字的用法囉!這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命名的原則與禁忌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引言: 孔子,即孔夫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智慧和教導在兩千多年來一直對中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向您介紹孔子的朝代、出生地、生平事蹟、著作以及他對後世的重要啟示。 孔子的朝代:孔子生活在中國東周時期,具體地說是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戰亂和分裂的時期,但也是
Thumbnail
引言: 孔子,即孔夫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智慧和教導在兩千多年來一直對中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向您介紹孔子的朝代、出生地、生平事蹟、著作以及他對後世的重要啟示。 孔子的朝代:孔子生活在中國東周時期,具體地說是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戰亂和分裂的時期,但也是
Thumbnail
  目前列子公案已經徹底解決,但還沒時間包裹成書,暫時以連載方式進行。這一則講疑古派提出質疑時往往沒有常識的普遍現象!譬如老子還沒稱帝,兒子居然能被叫做皇子!不知道這些學者究竟在質疑歷史真實性之前是否真的用心思考過。
Thumbnail
  目前列子公案已經徹底解決,但還沒時間包裹成書,暫時以連載方式進行。這一則講疑古派提出質疑時往往沒有常識的普遍現象!譬如老子還沒稱帝,兒子居然能被叫做皇子!不知道這些學者究竟在質疑歷史真實性之前是否真的用心思考過。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上一集的「春秋漫談」裡,我們已經學會辨認春秋女子的稱呼了,今天就接著看看男子的名字該如何解讀吧!究竟在姓氏合一前的春秋時代,為何會出現「男子稱氏」的現象呢?本文透過「周鄭交質」及「繻葛之戰」的史料,舉出其中出現的人物為例,帶領讀者認識當時對男性的普遍稱呼方式。
Thumbnail
上一集的「春秋漫談」裡,我們已經學會辨認春秋女子的稱呼了,今天就接著看看男子的名字該如何解讀吧!究竟在姓氏合一前的春秋時代,為何會出現「男子稱氏」的現象呢?本文透過「周鄭交質」及「繻葛之戰」的史料,舉出其中出現的人物為例,帶領讀者認識當時對男性的普遍稱呼方式。
Thumbnail
我們從小背國文課本上的作者介紹,大概都有印象,名和字是不一樣的,但你知道嗎?春秋時代就有名和字的用法囉!這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命名的原則與禁忌吧!
Thumbnail
我們從小背國文課本上的作者介紹,大概都有印象,名和字是不一樣的,但你知道嗎?春秋時代就有名和字的用法囉!這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命名的原則與禁忌吧!
Thumbnail
你知道孔子不姓孔嗎?如果孔子不姓孔,那孔子的「孔」又代表什麼呢?本文將帶領讀者認識「姓」與「氏」的不同,了解姓氏的源流發展,一起走入姓氏合一前的時代吧!
Thumbnail
你知道孔子不姓孔嗎?如果孔子不姓孔,那孔子的「孔」又代表什麼呢?本文將帶領讀者認識「姓」與「氏」的不同,了解姓氏的源流發展,一起走入姓氏合一前的時代吧!
Thumbnail
「史記」是中國二十四史之首,對後代史學影響深遠。究竟,這部司馬遷嘔心瀝血完成的作品,所想要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楚漢相爭又如何影響了後世的政治文化?一起來探索吧!
Thumbnail
「史記」是中國二十四史之首,對後代史學影響深遠。究竟,這部司馬遷嘔心瀝血完成的作品,所想要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楚漢相爭又如何影響了後世的政治文化?一起來探索吧!
Thumbnail
所以說,聯姻在古代確實很有用,周襄王一套騙婚操作,扭轉了他被鄭國壓制的局面。這跟十字軍之王二(Crusader Kings II)的經典套路也很類似,先騙婚,拐丈人出錢出力幫女婿打地盤後,女婿暗殺丈人妻子一家老小,兼併他們所有財產一樣的套路。而若都跟自己人聯姻,那就坑不到別人家的老丈人了,多可惜啊!
Thumbnail
所以說,聯姻在古代確實很有用,周襄王一套騙婚操作,扭轉了他被鄭國壓制的局面。這跟十字軍之王二(Crusader Kings II)的經典套路也很類似,先騙婚,拐丈人出錢出力幫女婿打地盤後,女婿暗殺丈人妻子一家老小,兼併他們所有財產一樣的套路。而若都跟自己人聯姻,那就坑不到別人家的老丈人了,多可惜啊!
Thumbnail
既然忽悠不了見多識廣的君主,大概只能去忽悠那些見識短淺或者腦袋不靈光的人了。事實上,孔子也確實這麼做了。遭到君王們白眼相待的孔子改變了策略,開始打起了下層階級的主意。孔子不再遊說國王和貴族了,而是辦起了講學論壇,從底層群眾中招收學徒。
Thumbnail
既然忽悠不了見多識廣的君主,大概只能去忽悠那些見識短淺或者腦袋不靈光的人了。事實上,孔子也確實這麼做了。遭到君王們白眼相待的孔子改變了策略,開始打起了下層階級的主意。孔子不再遊說國王和貴族了,而是辦起了講學論壇,從底層群眾中招收學徒。
Thumbnail
     孔夫子生活在春秋的末期,春秋這會兒,社會還是比較講身份。孔子雖然是私生子,但他爹也算是宋國有名的大夫。只有貴族或者貴族出身的人,才配對那個社會指指點點。所以在春秋這個末班車裡,孔夫子的神傷
Thumbnail
     孔夫子生活在春秋的末期,春秋這會兒,社會還是比較講身份。孔子雖然是私生子,但他爹也算是宋國有名的大夫。只有貴族或者貴族出身的人,才配對那個社會指指點點。所以在春秋這個末班車裡,孔夫子的神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