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的食道炎大多繼發於各種原因造成的胃十二指腸逆流(gastroduodenal reflux),唯一比較特別的食道原發炎症為嗜酸球性食道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此種疾病目前認為跟過敏有關。食道炎的臨床症狀十分多樣,有時會難以跟其它上消化道疾病區分;如果臨床症狀無法明確歸咎於食道以外的消化器官問題時,需要把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食道逆流納入鑑別診斷。診斷胃食道逆流造成的食道炎可透過膠囊形式的無線食道PH值測量器、內視鏡或食道內視鏡採樣進行確認,或者根據對質子幫浦抑制劑的良好治療反應做出診斷。
犬貓呼吸消化道疾病的臨床症狀涉及上、下呼吸道,包括嘴唇、口腔、舌頭、鼻子、咽喉、聲帶、部分的食道、氣管與肺實質。這類疾病的病因通常跟動物的吞嚥功能或呼吸道保護機制失調有關。放射線影像檢查縱使沒看到消化道功能障礙的跡象也無法完全排除呼吸消化道疾病的可能性。吸入刺激性的消化道液體到肺裡會造成發炎,有可能(也可能不會)引發二次性的細菌感染,然而沒有明確的數據指出吸入性肺炎繼發細菌感染的機率。螢光吞嚥透視檢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 studies)是獸醫診斷吞嚥困難的標準項目。
目前針對上消化道損傷有許多胃腸道保護劑可供選擇,包括制酸劑(acid suppressants)、黏膜保護劑(coating agents)、前列腺素擬效劑(prostaglandin analogs)、抗酸劑(antacids)。胃腸道保護劑的選擇主要是根據病灶所在位置並考量可能的副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是治療上消化道損傷最有效的胃腸道保護劑,然而質子幫浦抑制劑也有治療的侷限性,並非所有的腸胃道損傷與出血對這個藥都能產生反應。
有許多疾病會影響到正常的胃腸道蠕動功能,這往往會產生繼發性的胃排空延遲(delayed gastric emptying)。術後胃腸道蠕動異常導致的腸阻塞就是腹腔手術的可能併發症。蠕動異常的臨床症狀有嘔吐、厭食、噁心、腹部不適或膨大,當出現這些臨床症狀時,除了考慮胃腸道阻塞的可能性,蠕動異常也是其中的鑑別診斷。診斷的方式有閃爍造影(scintigraphy)、超音波、放射線造影檢查、無線內視鏡、胃排空呼吸測試(gastric emptying breath tests)或測量胃殘留容積(gastric residual volumes)。治療的首要目標是要解決原發疾病,並且警慎的使用胃腸道蠕動促進藥物。
由於先天頭部構造的異常,短吻犬容易有慢性的呼吸與消化道疾病。診斷方式須包含多種檢查,這些包括實驗室診斷、胸腔X光、螢光透視檢查、腹腔X光與超音波及內視鏡。大多數短吻犬相關的消化道疾病可以用藥物控制,然而某些情況例如橫膈赫尼亞或胃幽門狹窄仍需進行外科治療,另外上呼吸道矯正手術也可以改善短吻犬相關的消化道疾病。
犬急性出血性下痢指的是突發的嚴重血痢,且往往會伴隨嘔吐出現。腸道內的梭狀桿菌過度生長並釋放毒素導致腸道壞死是最常見的病因。由於體液大量流失,後續會產生低血容相關的臨床症狀。犬急性出血性下痢症候群的病灶都集中在大腸與小腸,很少在胃部發現潰瘍,因此以往使用〝出血性胃腸炎(hemorrhagic gastro-enteritis)〞的病名並不是十分精確。在糞便中如果經由PCR方式檢測出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 strains可做為診斷的參考依據,但由於部分健康的狗也可在糞便中測得此菌,因此除了PCR檢測結果外,這個疾病的診斷還要考量臨床表徵與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若能盡速補充體液與對症治療,大多在24-72小時內症狀會獲得改善,只有在全身性感染的情況下才建議搭配抗生素治療。
區別貓炎症性腸病(IBD)與腸道小細胞型淋巴瘤(small cell lymphoma)極具挑戰,通常需要借助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或淋巴細胞抗原表現型檢測。炎症性腸病與小細胞型淋巴瘤是否為兩種獨立的疾病,抑或是他們屬於同一個疾病的不同進程?這個問題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答案。話雖如此,這兩個疾病在內科治療上的用藥卻相去不遠。不過若是中大細胞型淋巴瘤(intermediate to large cell lymphoma)或大顆粒型淋巴瘤(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ymphoma),治療與預後就與這兩個疾病有明顯差異。從治療與預後評估的觀點來看,有沒有必要區別貓炎症性腸病與腸道小細胞型淋巴瘤仍然是充滿討論的議題。
文獻統計約有10%蛋白流失性腸病的狗會有血液過度凝集的現象,這可能與這些狗的血小板或白血球增多有關,另外全身性的炎症反應與治療過程使用免疫抑制劑(例如類固醇)也是可能的因素。投與低劑量的aspirin或clopidogrel可預防血液過度凝集產生。維他命D3缺乏也是犬蛋白流失性腸病常見的併發症,補充維他命D2 或D3可能有幫助。此外血中色胺酸(Tryptophan)也可能減少,這會導致腸道發炎的狀況進一步惡化,這類患犬可考慮額外補充胺基酸。
患有慢性腸病的動物給予適當的營養可以改善胃腸道功能,這包含對腸道微生物菌叢、黏膜免疫系統、腸細胞的通透性與腸道蠕動性的影響。大約2/3患有蛋白流失性腸病或腸道淋巴管擴張的狗有體重過輕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透過餵食特殊配方的商品化或自製的食物可以達到有效的控制。對於腸道淋巴管擴張的動物,限制脂質攝取是飲食管理的主要策略,另外中鏈三酸甘油酯、維他命D、色胺酸與鎂可能也有幫助,但這部分有待更多的研究去釐清。
文章中回顧了一些過去針對狗慢性腸病所開發的檢測工具,這些包含病因檢測或治療效果的評估監控。其中包含一些已經商品化的產品,另外一些則是具有臨床應用潛力但尚待更多研究。
在健康與患病的動物身上,腸道微生物菌叢對於免疫與代謝都具有重要角色。近期透過分子或代謝物分析方式讓我們對不同情形的腸道菌叢失衡(dysbiosis)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這些包含黏膜貼附型細菌(mucosa-adherent bacteria)與腸道微生物功能改變。文章同時整理了一些評估腸道菌叢失衡的方式、Clostridium hiranonis對於犬腸道內膽汁酸轉換的重要性與腸道菌叢失衡的治療方式。
益生菌指的是〝一群活的微生物,在餵食的數量足夠的條件下,對於餵食個體的健康能產生正面效益〞。益生菌或共生質(synbiotics)對於胃腸道傳染性疾病(例如急性出血性下痢症侯群或小病毒感染)與犬炎症性腸病可能具有益處,至於對食物或抗生素反應性腸炎(food- or antibiotic-responsive canine chronic enteropathies)的助益就沒那麼大。特定益生菌對貓的腸道毛滴蟲(Tritrichomonas foetus)感染及慢性便秘也可能具有益處。
※共生質(synbiotics)指的是益生菌(probiotics)與益生元(prebiotics)的混合物。
糞便微生物移植已成功治療人類的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感染,對於其他的類型的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也正在進行研究。糞便微生物移植對狗的急性胃腸道疾病似乎也有幫助。小病毒腸炎的幼犬進行多次糞便微生物移植治療可縮短住院與恢復成型便所需的時間。至於在慢性胃腸疾病的應用就相對少見,雖然有少數的報告指出可能具有幫助。未來需要更多的研究去釐清何種狀態下的腸道疾病適合糞便微生物移植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