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錢的痛楚(Pain of pay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解決樓下房客在浴室抽菸,菸味順排水孔而上的困擾,筆者在S平臺上物色排水孔蓋,希望浴室的排水孔在沒用到的時候,用排水孔蓋遮住。
正常人在購物時,若能找到同款式排水孔蓋,原則上會挑選低價的店家購買,但因為該平臺推出滿99元免運費活動,筆者發現2個店家的標價耐人尋味。
  • A店家:排水孔蓋69元+40元運費。
  • B店家:排水孔蓋99元(免運費)。
消費者看到A店家排水孔蓋賣69元,但因為需額外負擔40元運費,部分的消費者會覺得買入2個排水孔蓋138元(69×2=138),免運費有賺頭。
B店家排水孔蓋賣99元,比69元貴上30元,雖然在A店家購買,需要額外負擔40元運費支付109元,花比較多錢,但想想後或許會說服自己反正買2個也不虧,以備不時之需,而這種思維可能反向強化在A店家消費的意向。
發現了嗎?
消費者傾向將「運費」認列為一種損失,而免運費視作一種獎賞。
這個概念與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一文提到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人類傾向於規避損失,所以損失會帶來痛苦。
A店家購買的金額,除排水孔蓋的價格外,需額外負擔「運費」,此處的「運費」容易被消費者視作一種損失,因為是要另外掏錢,而「免運費」可能反過來刺激消費者,將消費者的心理往多購買一個排水孔蓋推進;而B店家則因原先價格較高,所以在B店家購買意願較A店家低。
簡單來說,購買行為引起消費者產生的負面情緒愈大,購買意願會隨之降低。畢竟購買過程額外交付資金,類似於多一次資產上的損失,這也稱之為付錢的痛楚(Pain of paying)
理性分析,切勿盲目掉入免運費的陷阱,該有的思考應該是這樣:
  • A店家:花費138元,買入1個排水蓋和1個垃圾(用不到的排水蓋)。
  • B店家:花費99元,買入1個排水蓋。
因此,前述例子中,A店家買1個排水蓋實際要價109元(69+40=109)、B店家則是99元,所以理性的消費者應該選擇在B店家購入。
購物時與其被平臺提供的活動掣肘,理性的消費者應該將各種費用(運費、物流費、關稅等)視作物品售價的一部分,因為消費者為拿到物品時付出的成本,等實際拿到物品時,這些費用都已經付出無法取回的沉沒成本(即便退貨亦如是),更何況怎麼知道運費不是已經被店家攤提在售價之中?(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 啄木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何要用Mr. 啄木鳥 作為筆名
你對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運作真的了解嗎? 本文將針對分期付款的機轉與種類進行介紹
為何要用Mr. 啄木鳥 作為筆名
你對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運作真的了解嗎? 本文將針對分期付款的機轉與種類進行介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時候分明是約好的局,但到了出門前一刻,卻抗拒的好希望現在發生什麼事來阻止自己出門,而且最好還是那種合理、真的沒有辦法出門的事件。 人是不是真的很矛盾?
Thumbnail
不同於初代對複製人靈魂的質疑的關注,續集關注的是這樣一個缺乏與外在交流的人,對總是孤獨的自己的深刻感受。
Thumbnail
2024.8.5 今天讓珍豬休假一天不用上課,這個通常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而目前小寶貝還體會不了吧~總之今天行程是帶老婆回去醫院做復職前的手續準備,而珍豬就只能陪我們走一趟了。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子的在一個下班又下雨的晚上,路上到處都在塞車我開著計程車去載一老夫婦他們要去醫院。 剛起步的時候因為雨天路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到定價策略時,我們常常被一種錯覺所迷惑,以為它僅僅關於數字的遊戲。但是,在下寬和的《無痛買單》中,我們認識到定價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和多樣化,而且是企業可以用來作為刺激銷售的工具,甚至於會影響到企業的獲利模式。以下介紹幾種下寬和稱之為「促銷導向」型的定價方式。 首先,「免費增值」策略,
Thumbnail
生活上的消費習慣可以影響很多銷售員的沉沒成本效應 1.到了一間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跟銷售員殺價,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假裝離開,期待銷售員追上來妥協,這個方式90%機率都會失敗 2.到了一件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不馬上討論價格,而是反覆詢問款式 流行 尺寸 試穿甚至跟銷售員聊天到其
  商品販售的基本結構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進化,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實體物擴展到了服務或體驗。但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尤其在新興科技,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開始提供起了免費的服務。   但另一方面,人們也知道這裡存在蹊蹺。「免費的最貴」,他們肯定會用其他方法讓我們付錢。
Thumbnail
2021.9.20 不知道有金錢問題的你,有想過自己跟金錢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嗎? 是不停的追逐,感覺總是無法掌控它、是明明還有錢,但看到存摺的數字只要掉到一個金額以下就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是覺得只要一有錢就會發生需要大筆支出的事情總是存不到錢、或是覺得自己被壓制在它之下,需要為了得到金錢而不得不做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時候分明是約好的局,但到了出門前一刻,卻抗拒的好希望現在發生什麼事來阻止自己出門,而且最好還是那種合理、真的沒有辦法出門的事件。 人是不是真的很矛盾?
Thumbnail
不同於初代對複製人靈魂的質疑的關注,續集關注的是這樣一個缺乏與外在交流的人,對總是孤獨的自己的深刻感受。
Thumbnail
2024.8.5 今天讓珍豬休假一天不用上課,這個通常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而目前小寶貝還體會不了吧~總之今天行程是帶老婆回去醫院做復職前的手續準備,而珍豬就只能陪我們走一趟了。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子的在一個下班又下雨的晚上,路上到處都在塞車我開著計程車去載一老夫婦他們要去醫院。 剛起步的時候因為雨天路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到定價策略時,我們常常被一種錯覺所迷惑,以為它僅僅關於數字的遊戲。但是,在下寬和的《無痛買單》中,我們認識到定價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和多樣化,而且是企業可以用來作為刺激銷售的工具,甚至於會影響到企業的獲利模式。以下介紹幾種下寬和稱之為「促銷導向」型的定價方式。 首先,「免費增值」策略,
Thumbnail
生活上的消費習慣可以影響很多銷售員的沉沒成本效應 1.到了一間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跟銷售員殺價,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假裝離開,期待銷售員追上來妥協,這個方式90%機率都會失敗 2.到了一件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不馬上討論價格,而是反覆詢問款式 流行 尺寸 試穿甚至跟銷售員聊天到其
  商品販售的基本結構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進化,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實體物擴展到了服務或體驗。但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尤其在新興科技,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開始提供起了免費的服務。   但另一方面,人們也知道這裡存在蹊蹺。「免費的最貴」,他們肯定會用其他方法讓我們付錢。
Thumbnail
2021.9.20 不知道有金錢問題的你,有想過自己跟金錢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嗎? 是不停的追逐,感覺總是無法掌控它、是明明還有錢,但看到存摺的數字只要掉到一個金額以下就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是覺得只要一有錢就會發生需要大筆支出的事情總是存不到錢、或是覺得自己被壓制在它之下,需要為了得到金錢而不得不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