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說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筆者看過不少的書籍,然而因為時間、精力有限,原則上會先閱讀該領域的經典書籍,吸取大師的經驗和觀點,以建立自己的見解、世界觀。

當大部分經典看完後,如果還想更進一步研究,會選擇從經典中推薦的書籍、付梓時所引用的參考書目進行學習,因為就是這些書籍的知識淬鍊、形成養分讓大師寫出經典。

以投資為例,訪間太多投資、理財的書籍,像股票如何操作、支撐線怎麼看,少買一杯咖啡可以多存多少錢,擇時進出市場的訣竅,我覺得都太駁雜,而很多被世人推舉的書籍,或許真的不錯,但因看過的書籍較多,這些書籍從經典中擷取片段,再搭配一個好故事,吸引讀者爭相購買,卻不知有時經典的內容可能在過程中被部分曲解,因此閱讀起來卻激不起什麼共鳴,有時甚至覺得好笑。

閱讀過程中看過一些書(好書讓人欣喜、當中也不乏有不少浪費時間、金錢的書籍),只是當時日一久,書的部分內容漸漸忘記,因此動念想藉由網路平臺紀錄自己的閱讀痕跡,同時分享好書的內容。

落筆前幾經琢磨,覺得單純寫寫簡介無新意,直接網路書城看就好;而書摘僅節錄書中部分內容,擔心日後因記憶殘缺回顧時易造成誤解;書評則會因時間點不同、閱歷漸增而有不同想法,用較稚嫩的思緒走筆,恐會影響讀者閱讀書籍的慾望,若該書是本經典,筆者豈不罪過。因此,最後決定用「說書」的方式,提醒自己文中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試著用字跡重新講述書中的內容,盡可能保留原汁原味,讓讀者能用另一種方式閱讀書籍,也講給未來的自己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 啄木鳥的沙龍
7會員
14內容數
Mr. 啄木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16
隨著指數化投資的市場蓬勃發展,這套策略的思考盲點逐漸浮現
Thumbnail
2021/03/16
隨著指數化投資的市場蓬勃發展,這套策略的思考盲點逐漸浮現
Thumbnail
2021/03/01
降低風險的思維
Thumbnail
2021/03/01
降低風險的思維
Thumbnail
2021/02/23
用金融的觀點看待自己的工作、職涯,並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
Thumbnail
2021/02/23
用金融的觀點看待自己的工作、職涯,並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最近趁著家裡進行斷捨離,把一些不會再看的書挑出來,有些捐贈給公益團體,有些轉送給需要的朋友。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許久未讀的書,彷彿相識多年的老朋友,重新翻閱的時候,喚醒了一些令人懷念的記憶,也讓人得到一些新的體悟。
Thumbnail
最近趁著家裡進行斷捨離,把一些不會再看的書挑出來,有些捐贈給公益團體,有些轉送給需要的朋友。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許久未讀的書,彷彿相識多年的老朋友,重新翻閱的時候,喚醒了一些令人懷念的記憶,也讓人得到一些新的體悟。
Thumbnail
書籍專家在YouTube和Podcast上提供了很多關於書籍的內容,但它們不能取代閱讀書籍。這是因為這些內容都是轉譯的,閱讀書籍已經是一個轉譯的過程,聆聽他人講書更是第二個轉譯過程。聽書不可能完全呈現書中的所有意思,同時也可能添加了個人意見。因此,在閱讀原典之前,聽他人講書的理解可能會有所不同。
Thumbnail
書籍專家在YouTube和Podcast上提供了很多關於書籍的內容,但它們不能取代閱讀書籍。這是因為這些內容都是轉譯的,閱讀書籍已經是一個轉譯的過程,聆聽他人講書更是第二個轉譯過程。聽書不可能完全呈現書中的所有意思,同時也可能添加了個人意見。因此,在閱讀原典之前,聽他人講書的理解可能會有所不同。
Thumbnail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Thumbnail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Thumbnail
書是越讀越清爽,而不是加重負擔。求學時,為了考試或分數而讀的書,如果沒有方法內化輸出,只會越來越壅塞,出了社會,自發性的想要讀書,就要懂得「釐清」,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出精華,才容易成為自己的東西。
Thumbnail
書是越讀越清爽,而不是加重負擔。求學時,為了考試或分數而讀的書,如果沒有方法內化輸出,只會越來越壅塞,出了社會,自發性的想要讀書,就要懂得「釐清」,從大量的資訊中找出精華,才容易成為自己的東西。
Thumbnail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
Thumbnail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
Thumbnail
盡量多看書 盡可能的看書吧。書的內容,都是作者經過思考後的產物,所以一定有其價值;儘管是看似無趣的書,但仔細琢磨,一定還是可以找到受用的地方。 讀書就像與一個智者單獨促膝長談,而且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隨時啟動或關閉這場對話。
Thumbnail
盡量多看書 盡可能的看書吧。書的內容,都是作者經過思考後的產物,所以一定有其價值;儘管是看似無趣的書,但仔細琢磨,一定還是可以找到受用的地方。 讀書就像與一個智者單獨促膝長談,而且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隨時啟動或關閉這場對話。
Thumbnail
你是否總覺得書都讀不進去呢?明明就努力地讀了,但卻往往像是船過水無痕般,看完就還給作者了呢?那你或許可以試試一個強效的方法:講書。
Thumbnail
你是否總覺得書都讀不進去呢?明明就努力地讀了,但卻往往像是船過水無痕般,看完就還給作者了呢?那你或許可以試試一個強效的方法:講書。
Thumbnail
開始分享【精準閱讀】說書影片之後,有時候會收到大家以下這些詢問: 「極簡人如何精選閱讀的書籍?」 「想要養成閱讀習慣,卻不知道從何讀起?」 「極簡人如何篩選網路這麼多的資訊?」 選書的前提:你會去讀! 之所以會想要學習「選書」,有可能是因為想要去購買一些書籍來進修自己,或者是不想
Thumbnail
開始分享【精準閱讀】說書影片之後,有時候會收到大家以下這些詢問: 「極簡人如何精選閱讀的書籍?」 「想要養成閱讀習慣,卻不知道從何讀起?」 「極簡人如何篩選網路這麼多的資訊?」 選書的前提:你會去讀! 之所以會想要學習「選書」,有可能是因為想要去購買一些書籍來進修自己,或者是不想
Thumbnail
【不只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更要學如何閱讀這個世界】 為何要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回顧了自己今年看過的許多書,雖然或多或少學到了些什麼,但每當想回頭複習或加深印象時,卻又不知該從何做起。畢竟這些書單也是經過多方探詢才覓得的經典好書,總覺得若不留下些什麼文字記錄,將來一定會漸漸淡忘。
Thumbnail
【不只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更要學如何閱讀這個世界】 為何要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回顧了自己今年看過的許多書,雖然或多或少學到了些什麼,但每當想回頭複習或加深印象時,卻又不知該從何做起。畢竟這些書單也是經過多方探詢才覓得的經典好書,總覺得若不留下些什麼文字記錄,將來一定會漸漸淡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