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是爸媽最不該留給孩子的!請記住:你的經歷不代表他的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raw-image

人生過了大半輩子,你也歷經滄桑嗎?

當孩子還小時,我們常希望大人世界裡的紛爭與困擾,能不要影響到他們,抑或傷害到他們純真的心靈。而這不管是來自夫妻間的吵架、經濟壓力……,生活中的現實面,我們習慣大人自己承受就好。

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們以為孩子懂事了,能夠接收或處理任何訊息,於是不自覺就將自己的人生挫折、悲觀想法,毫不掩飾的抱怨給孩子聽:

「不要相信男人,你爸就是一個對感情不忠的人!他騙了我一次又一次,要不是為了你們,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不要為你主管拚死拚活,我以前就是太過忠心,後來還不是被主管出賣!」

「千萬別去創業!以前我開牛排館,把所有積蓄都花光了,後來還欠了一屁股債,結果呢?…一輩子拚命賺錢、拼命還錢。夢想就只是夢啦!別以為會成功!」

爸媽的人生歷經滄桑,吃過不少苦頭,希望孩子不要跟你走相同的路,過跟你一樣的悔恨生活,但是這些負面的想法及抱怨,卻會不知不覺影響孩子對事情的看法、決定,及用什麼態度迎接他未來的人生。

為什麼孩子還小時,我們不讓自己的悲觀想法影響到他們,而孩子長大後,我們卻又肆無忌憚地跟他們抱怨?我們以為孩子長大後可以解憂,卻沒想到你只是把憂鬱傳承下去,讓孩子帶著你的情緒走完一生。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你的孩子不見得會複製你的人生

過來人的話具有警惕的效果,但把過去自我的經歷強壓在孩子身上,也等於是限制了他的發展。也許你的破碎婚姻影響了你的一生,但孩子的婚姻未必會如出一轍;也許你看透人情冷暖,但孩子身邊也許圍繞的多半是豐厚的人情味;你對某些職業不抱有信心,但孩子的經歷也可能是成功的,重點即在於孩子雖然是你生的,卻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過著屬於自己的人生,且也絕不會是複製你的。

24歲的姍姍說:「小時候老師問我,爸媽的婚姻狀況,會不會影響你對婚姻的看法?當時的我說不會,長大後才發現,我竟然深深受到影響。」沒自信、壓力大,是姍姍對自己的評價,而這些除了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多的壓力卻來自於現在依舊能從媽媽口中不斷聽到的那些悲觀論點。


別讓過往折騰你跟孩子,讓他們經歷自己的人生

一般人對年長者的印象常停在悲觀及病痛,也因此讓年輕人一想到要跟老人相處,便逃之夭夭。年長者經歷人生總總、閱歷無數,也許曾風光,也許曾滄桑,但都因此增長了智慧,如果我們老是擷取過去失敗經歷的負面想法來折磨自己,除了讓自己不快樂之外,你的身心也會產生負面的磁場,讓身心健康的人的想要遠離你,因此而失去朋友帶來的正面力量;讓孩子盡可能少跟你接觸,因此而失去親情的滋潤。

所以,快樂的老人是能把握後半人生,不再用過往的事來折騰自己跟晚輩;爸媽能做的事,是讓孩子不受限於你、擁有開放的人生,並可慢慢累積自己的經歷和智慧;而爸媽只要讓自己的後半人生精彩(這也是為了自己),晚輩自然而然會時時來請教、喜歡與你作伴,這樣的老人生活怎會無趣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素素的沙龍
6會員
6內容數
因為進入婚姻所以了解,也因為工作接觸到許多女性所以發現,婚姻對一個人影響很大,不管男女,但女性的改變特別多。 而兩人世界其實跟你我想得真的不一樣,這個專題不是要談教條,而是透過一個個真實案例,讓在婚姻中或想進入婚姻者,能對未來生活有更多了解。這是一個抒發管道,也是一個療癒天地,讓我們在婚姻中更茁壯。
素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20
社團裡一位女性朋友,芳齡32歲,在深夜裡發了一篇這樣的文:「我從來沒有夜遊過,我也很想嘗試看個午夜場電影……,但家裡的門禁卻從未曾停過。重點是如今的我已年過30歲了……」
Thumbnail
2020/05/20
社團裡一位女性朋友,芳齡32歲,在深夜裡發了一篇這樣的文:「我從來沒有夜遊過,我也很想嘗試看個午夜場電影……,但家裡的門禁卻從未曾停過。重點是如今的我已年過30歲了……」
Thumbnail
2020/05/06
每年公婆生日時,潔芳總是會提前選購小禮物;而老公及兒子的生日,除了她會籌畫之外,公婆也會精心準備一桌料理,有時甚至請潔芳先預訂餐廳。但……同樣身為家中的一份子,為何那屬於潔芳的日子卻總是被默默淡忘掉?難道結了婚的女人,就該是沒人愛、沒人疼? ​
Thumbnail
2020/05/06
每年公婆生日時,潔芳總是會提前選購小禮物;而老公及兒子的生日,除了她會籌畫之外,公婆也會精心準備一桌料理,有時甚至請潔芳先預訂餐廳。但……同樣身為家中的一份子,為何那屬於潔芳的日子卻總是被默默淡忘掉?難道結了婚的女人,就該是沒人愛、沒人疼? ​
Thumbnail
2020/04/28
最近很火紅的衛生福利部阿中部長,真可謂時勢造英雄。雖說民眾大多是透過這次疫情,才真正認識阿中部長,但其實仔細觀察他展現的個人特質便能發現,在這次防疫過程中他之所以能如此受歡迎,絕對與擁有這些特質有關。
Thumbnail
2020/04/28
最近很火紅的衛生福利部阿中部長,真可謂時勢造英雄。雖說民眾大多是透過這次疫情,才真正認識阿中部長,但其實仔細觀察他展現的個人特質便能發現,在這次防疫過程中他之所以能如此受歡迎,絕對與擁有這些特質有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不管是正能量的我、低潮的我,都是我人格的一部分,只是更希望低潮可以盡快過去,很多時候就是心裡的一道檻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告訴自己,沒事的。
Thumbnail
不管是正能量的我、低潮的我,都是我人格的一部分,只是更希望低潮可以盡快過去,很多時候就是心裡的一道檻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告訴自己,沒事的。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近日因撰寫某篇散文沉寂了一陣子,那篇字數不過三千初,卻讓我寫得加倍勞心,主要是涉及我自幼便不想面對私事,讓我花費很長一段時間去回溯和沉澱。三十歲以前多少有點駝鳥心態,不想面對的事大多任性選擇避而不談,也依恃著相處間本就有所謂的安全距離,再加上有時講了對方也聽不懂(當然,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怎期待會有一
Thumbnail
近日因撰寫某篇散文沉寂了一陣子,那篇字數不過三千初,卻讓我寫得加倍勞心,主要是涉及我自幼便不想面對私事,讓我花費很長一段時間去回溯和沉澱。三十歲以前多少有點駝鳥心態,不想面對的事大多任性選擇避而不談,也依恃著相處間本就有所謂的安全距離,再加上有時講了對方也聽不懂(當然,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怎期待會有一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Thumbnail
我十五歲那年,成了遊子。我在雲林的鄉下出生長大,十五歲那年考上北一女,就隻身離家北上,展開遊子的生活。學校沒有宿舍,我在外租屋。沒有家人在身邊,吃不到母親預備的飯菜,心情十分落寞孤單。當年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家裡也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難得北上來看我。那一年,因為想家,常常在租屋處,痛哭流涕。
Thumbnail
我十五歲那年,成了遊子。我在雲林的鄉下出生長大,十五歲那年考上北一女,就隻身離家北上,展開遊子的生活。學校沒有宿舍,我在外租屋。沒有家人在身邊,吃不到母親預備的飯菜,心情十分落寞孤單。當年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家裡也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難得北上來看我。那一年,因為想家,常常在租屋處,痛哭流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