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已經下了一個月的雨:〈身雨與排濕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所謂「身雨」顧名思義就是只「身體下雨」又說「流汗」,當汗腺分布錯誤或者溼度在體內過高等等原因都匯處使下與區的錯誤。我有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原本都是劉和在臉上,經過手術讓汗腺改路線才流網被不」這讓我或西醫件事情,原來汗腺有其正確與錯誤的路線,須調整,但實際現實下的雨就防不勝防。


繼續說關於身體的下雨,排濕有很多種方法,吃薑、薏仁、蓮子、芡實等等食療以及按摩排濕穴位等作法都可促進汗水網身體外下雨,才不會讓身體內的溼氣太重導致病痛。這些經驗是累積而來的歷練,與大家分享。


所以說:「身體的下雨可以治療、防範,天空下的雨就無法防禦」。祝福大家身體安康並喜樂滿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熊的沙龍
249會員
1.1K內容數
小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2025/04/04
2025/03/23
名字無法辨認其身分是否為女王
Thumbnail
2025/03/23
名字無法辨認其身分是否為女王
Thumbnail
2025/03/23
我與媽媽、妹妹的頭髮 我們不像「琦君的養母」是梳著那種民國初年的「季」而是以髮型、長短與是否綁頭髮而論。母親是美髮師,她
Thumbnail
2025/03/23
我與媽媽、妹妹的頭髮 我們不像「琦君的養母」是梳著那種民國初年的「季」而是以髮型、長短與是否綁頭髮而論。母親是美髮師,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很會流汗的朋友,只要一點熱就會滿身大汗,都可以說是下雨的狀況?這是身體健康的一種現象,因為天熱會累積很多熱能在身上需要散熱。 身體機制就會告知身體必須將多餘的熱排出,要不然會因為這樣得到中暑的機率高出很多。 有些人再熱都不會流汗,這種人才要特別注意;會有暈厥的狀況發生。 我的狀況是手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很會流汗的朋友,只要一點熱就會滿身大汗,都可以說是下雨的狀況?這是身體健康的一種現象,因為天熱會累積很多熱能在身上需要散熱。 身體機制就會告知身體必須將多餘的熱排出,要不然會因為這樣得到中暑的機率高出很多。 有些人再熱都不會流汗,這種人才要特別注意;會有暈厥的狀況發生。 我的狀況是手
Thumbnail
夏日,容易出現又是”雨”、又是”太陽” 的情況。這樣的日子,最容易出現排尿不順、濕疹等不舒服狀況了⋯⋯ 「健脾利濕」是中醫推廣的日常保健方法,最基本與普遍的,莫過於市場、大街小巷都常見的國民美食“四神湯”了,可以在梅雨季節,增加身體除濕的馬力。
Thumbnail
夏日,容易出現又是”雨”、又是”太陽” 的情況。這樣的日子,最容易出現排尿不順、濕疹等不舒服狀況了⋯⋯ 「健脾利濕」是中醫推廣的日常保健方法,最基本與普遍的,莫過於市場、大街小巷都常見的國民美食“四神湯”了,可以在梅雨季節,增加身體除濕的馬力。
Thumbnail
夏季炎熱,易造成〝氣隨汗脫〞的「傷津耗氣」現象(流汗讓毛細孔開張,人體散熱與水分蒸發,所以稱“氣隨汗脱”),與〝汗血同源〞的「血虛」問題(中醫視體液,如水分、血液等為陰物質)......
Thumbnail
夏季炎熱,易造成〝氣隨汗脫〞的「傷津耗氣」現象(流汗讓毛細孔開張,人體散熱與水分蒸發,所以稱“氣隨汗脱”),與〝汗血同源〞的「血虛」問題(中醫視體液,如水分、血液等為陰物質)......
Thumbnail
「營」就是講血,「衛」就是講氣,桂枝湯證是營血不足,衛氣尚足夠,人體的免疫力是在血脈之中,源頭來自腸胃,當病邪入侵身體時,身體的免疫力無法完全把病邪推出體外,與病邪在肌肉層互相抵抗,會產生熱,熱會消耗三焦津液中的水變成汗來散熱,此時衛氣正常,毛孔開闔也正常,這是桂枝湯證有汗的原因,這種情況就是「營弱
Thumbnail
「營」就是講血,「衛」就是講氣,桂枝湯證是營血不足,衛氣尚足夠,人體的免疫力是在血脈之中,源頭來自腸胃,當病邪入侵身體時,身體的免疫力無法完全把病邪推出體外,與病邪在肌肉層互相抵抗,會產生熱,熱會消耗三焦津液中的水變成汗來散熱,此時衛氣正常,毛孔開闔也正常,這是桂枝湯證有汗的原因,這種情況就是「營弱
Thumbnail
《金匱要略‧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水飲內停證詳細可以參閲這篇文章 (https://yibian.hopto.org/db/?sydno=430)。
Thumbnail
《金匱要略‧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水飲內停證詳細可以參閲這篇文章 (https://yibian.hopto.org/db/?sydno=430)。
Thumbnail
胡希恕的經方醫學概念,《傷寒論》來自六經八綱 1.保津液的概念。 2.發燒只是一㮔症狀,不等於是熱證。 3.陰證與陽證的辨別。
Thumbnail
胡希恕的經方醫學概念,《傷寒論》來自六經八綱 1.保津液的概念。 2.發燒只是一㮔症狀,不等於是熱證。 3.陰證與陽證的辨別。
Thumbnail
連日的梅雨雨不停,外雨讓你黏噠噠,內濕讓你不舒爽,濕氣籠罩,身體就容易產生病氣。 趕緊自我檢測下面的狀況你有幾種?越多表示體內濕氣越多,也比較容易生病喔! 腹脹 消化不良 大便黏 排便不暢 頭昏沉重 疲倦 精神不能集中 四肢沈重、關節腫、脹 體重增加
Thumbnail
連日的梅雨雨不停,外雨讓你黏噠噠,內濕讓你不舒爽,濕氣籠罩,身體就容易產生病氣。 趕緊自我檢測下面的狀況你有幾種?越多表示體內濕氣越多,也比較容易生病喔! 腹脹 消化不良 大便黏 排便不暢 頭昏沉重 疲倦 精神不能集中 四肢沈重、關節腫、脹 體重增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