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人體解剖圖冊 The Nazi Book of Anatom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ourced from BBC News Health

Sourced from BBC News Health

本篇分享關於納粹的人體解剖圖冊的新聞,其衍生的一連串醫學倫理和道德爭議問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不斷被討論,醫學界仍然沒有定論。

這本從1933年至1952年歷時20年,聘用了六位藝術家,植基於至少千人被納粹殘忍迫害致死的受害者屍體(包含猶太人、同性戀、吉普賽人等曾經被納粹於二戰期間殺害的族群) 而繪製成的精美人體解剖圖冊,包含人體各個部位、肌群、血管、器官等精準細節,至今仍是世界許多外科醫生重要的參考資料,甚至是重要手術前一天,醫生加強人體神經位置和構思手術過程的書籍。同時,也被視為歷史上一重要證物,收藏於世界許多知名的圖書館中,如:大英圖書館。

作者Eduard Pernkopf雖是當時解剖學的權威之一,但宣誓效忠納粹,排除一切猶太異己(解雇所有猶太人,包含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提倡種族主義,更使用納粹記號的簽名等,這些有爭議的行為,其創造出來的重要書籍,能避免學術倫理和道德問題嗎?

又這類書籍文物的內容包含了非法取得和道德疑慮的標本和物件,究竟能不能研究和使用?

歷年來學術論文、社論以及許多研討會都有類似的爭論內容,以下截取部分內容:

  • 反對方論點:

有貢獻似乎就能抵銷過錯,這會替有心人士樹立先例。因為大家在使用這些書籍的時候,時間一久就會遺忘它黑暗的歷史,只記得美好重要的一面;加上有其餘次等的替代品和相關科技儀器輔助,即使可能效果沒有這本書籍那麼好,然道德的良知也應該讓人不為納粹背書,以示對受害者的尊重。

  • 支持方論點:

使用這些圖才是對受害者最合適的致敬,也能讓人發展成為更具同情心、包容性的公民,並以此發揮效益來幫助更多的人。作者與作品不可視為一個整體,作品不應因作者本身而受到否定,加上最重要的是,人們不能重蹈歷史覆轍和過錯,不是連帶地否定作品的重要性及價值。

到現在文化遺產、博物館也常常陷在這樣的兩難中。過去殖民時代下,許多國家掠奪了其他地區的古文物-有些如同這本人體解剖圖冊一樣,牽涉人體遺骸-至今仍沒有歸還原屬社群,並且持續展出或作為該館的「珍貴館藏」之一;又或是國家展出了過去文物,卻可能因牽涉國家榮辱,而選擇強調了藝術價值,沒有將「真實故事」的歷史述說出來予大眾了解,其背後的真相在無形中「被隱藏」了起來。

道德標準、理性價值和公眾利益的衝突,沒有任何一個能一言蔽之、涵蓋全部。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合理的解釋與立場,這些可能會與他人相互抵觸。在這議題上,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博物館可以做的是竭盡全力的展示各個面向的事實與真相,不過分偏重歷史或美學價值,在大眾理解這本爭議性書籍文物的美學和醫學重要性時,也能明白其製作過程的歷史悲歌,過去前人的犧牲絕對不能被淡忘。

參考來源:
1.BBC News | Eduard Pernkopf: The Nazi book of anatomy till used by surgeons
https://www.bbc.co.uk/news/health-49294861?CMP=share_btn_me&fbclid=IwAR1rH9YOBfTB8pvoBbBVDr2J2CnSeRgEjQJtb-k6vceiFA4zg0-Y4IQ02TU
2.The New York Times | Doctors Question Use Of Nazi's Medical Atlas
https://www.nytimes.com/1996/11/26/science/doctors-question-use-of-nazi-s-medical-atlas.html
3.Evolution News | Eduard Pernkopf and the Ethics of Science from Holocausts
https://evolutionnews.org/2015/08/eduard_pernkopf/
4.Wiki | Eduard Pernkop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uard_Pernkopf

➤更多博物館消息都在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的粉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16會員
522內容數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推薦本書,看完後打破許多我長期以來對納粹大屠殺事件的刻板認知,作者提摩希.史奈德是當代美國研究中東歐歷史的專家,先前看了他寫的《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驚為天人,所以就下單買了這本書跟還沒看的《血色大地》。 史奈德寫的歷史書,不單純是耙梳歷史細節,發掘被人忽視的真相,同時還有很清
Thumbnail
很推薦本書,看完後打破許多我長期以來對納粹大屠殺事件的刻板認知,作者提摩希.史奈德是當代美國研究中東歐歷史的專家,先前看了他寫的《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驚為天人,所以就下單買了這本書跟還沒看的《血色大地》。 史奈德寫的歷史書,不單純是耙梳歷史細節,發掘被人忽視的真相,同時還有很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網路上偶爾還是可以看到對納粹軍裝或符號崇拜的發文,像是某年反同遊行就有人穿全套參加。那些軍裝常常帥氣筆挺,好像當個納粹很時髦似的。但是這本書裡整理了紐倫堡大審四位戰犯的精神分析紀錄,以及當時兩位心理學家對戰犯評估的筆記,有些人看起來是還算正常沒錯,但有些人感覺在戰敗之前就已經瘋得很誇張了。
Thumbnail
網路上偶爾還是可以看到對納粹軍裝或符號崇拜的發文,像是某年反同遊行就有人穿全套參加。那些軍裝常常帥氣筆挺,好像當個納粹很時髦似的。但是這本書裡整理了紐倫堡大審四位戰犯的精神分析紀錄,以及當時兩位心理學家對戰犯評估的筆記,有些人看起來是還算正常沒錯,但有些人感覺在戰敗之前就已經瘋得很誇張了。
Thumbnail
七月底時,一名德國歷史老師Sebastian Yurtseven在幫忙整理阿姨家——具有100多年歷史的房屋——的時候,他將牆上一塊損壞的石膏板取下,結果意外發現牆後藏有一大批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文物,包含了:阿道夫·希特勒的肖像、手指虎、左輪手槍、1945年的報紙、防毒面具以及有納粹卐字的...
Thumbnail
七月底時,一名德國歷史老師Sebastian Yurtseven在幫忙整理阿姨家——具有100多年歷史的房屋——的時候,他將牆上一塊損壞的石膏板取下,結果意外發現牆後藏有一大批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文物,包含了:阿道夫·希特勒的肖像、手指虎、左輪手槍、1945年的報紙、防毒面具以及有納粹卐字的...
Thumbnail
納粹在二戰時期的暴行,對現代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所有人都從歷史課本裡,或多或少的聽過學過考試過。但陌生,是因為所有人都不清楚,這些暴行背後的影響。納粹集中營真正的惡不只是毀滅種族,也不是刑求虐殺
Thumbnail
納粹在二戰時期的暴行,對現代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所有人都從歷史課本裡,或多或少的聽過學過考試過。但陌生,是因為所有人都不清楚,這些暴行背後的影響。納粹集中營真正的惡不只是毀滅種族,也不是刑求虐殺
Thumbnail
本篇分享關於納粹的人體解剖圖冊的新聞,其衍生的一連串醫學倫理和道德爭議問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不斷被討論,醫學界仍然沒有定論。
Thumbnail
本篇分享關於納粹的人體解剖圖冊的新聞,其衍生的一連串醫學倫理和道德爭議問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不斷被討論,醫學界仍然沒有定論。
Thumbnail
真相會被掩蓋,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嗎?蒙蔽我們雙眼的是假象?還是自身的執念? 真相被掩蓋,不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而是人們的眼睛被矇住,看不見等於不存在,真相就自動消失。往往...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真相會被掩蓋,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嗎?蒙蔽我們雙眼的是假象?還是自身的執念? 真相被掩蓋,不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而是人們的眼睛被矇住,看不見等於不存在,真相就自動消失。往往...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