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特殊藏品分享—文藝復興時期的樂譜餐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要來跟大家介紹一個博物館的特殊藏品——「文藝復興時期的樂譜餐刀」(Notation Knife)

raw-image


樂譜餐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這類餐刀最特別的是刀片兩面都刻有樂譜,而且為不同的樂曲。

根據收藏了這類型文物且持續深入研究的 V&A博物館表示,樂譜餐刀的刀頭較為尖銳,刀身寬且扁平,推測刀身設計可能是作為抹刀使用,刀頭則是用來傳遞切下的肉塊

同時,刀片上的樂譜可以用來詠唱,應為持有該刀具的賓客負責歌唱。上面除了樂譜外,還有標示著感謝的圖樣,銘文寫著「餐桌的祝福」。

通常刀身一面寫著「餐桌的賜福,願三位一體的神,祝福我們即將要吃的食物」,代表吃飯前詠唱;另一面則是「我們感謝上帝的慷慨」,為吃飯後詠唱。

目前V&A博物館典藏了2組樂譜餐刀,一組預估可以提供給4位賓客合唱,另一組為6位。由現有的文物可知,部分賓客會唱到一樣的旋律;但因為有缺件,所以還不能確定一組樂譜餐刀確切的數量。

為了更瞭解這件文物,V&A博物館特別聘請了合唱團來試唱餐刀上樂曲,有興趣的各位歡迎點選後方連結試聽(試聽請點我 https://reurl.cc/2b875m)。

現存這類型的餐刀皆為義大利富人所訂製,運用了精湛的工藝技法和較為昂貴的材質,如:刀片刀柄佈滿繁複的花紋,使用刻花精美的象牙手柄⋯等。

雖然研究人員認為樂譜餐刀的儀式性大於實用性,但這類餐刀的真正用途以及為何如此設計,目前都還是個謎,尚待更多的研究和文物史料才能釐清。

不過,樂譜餐刀結合了人類的飲食需求和技藝工法、宗教的音樂藝術、還有對神祇的敬畏,除了凸顯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工具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及水準外,也無疑讓現在的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來一窺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價值觀,與富有階級生活的部分景象。

raw-image

參考來源: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https://reurl.cc/5o8X0G
〈V&A Museum〉https://reurl.cc/2b875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25會員
546內容數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中和景平站旁有一間特別的歐洲二手提琴專門店叫「舊琴人」,老闆原本在貿易公司工作,經營義大利工作室琴,因此認識歐洲琴商,現在半退休狀態專心投入二手歐洲老琴的懷抱,進歐洲30、40年以上的老琴來賣。 十
Thumbnail
中和景平站旁有一間特別的歐洲二手提琴專門店叫「舊琴人」,老闆原本在貿易公司工作,經營義大利工作室琴,因此認識歐洲琴商,現在半退休狀態專心投入二手歐洲老琴的懷抱,進歐洲30、40年以上的老琴來賣。 十
Thumbnail
無關中古世紀亦無關歐洲皇室 純粹因為早餐看著格友的文章,配著You tube隨機播放的系列樂曲有感而發:樂器之王與樂器之后的種種。 鋼琴不論獨奏、伴奏都能完美完全的詮釋樂曲的精髓且動靜皆宜,所以被推崇為樂器之王;小提琴高昂清亮的聲音表現讓人激賞,不僅古典樂曲能完美演繹複雜多重可急可緩的轉折,在流
Thumbnail
無關中古世紀亦無關歐洲皇室 純粹因為早餐看著格友的文章,配著You tube隨機播放的系列樂曲有感而發:樂器之王與樂器之后的種種。 鋼琴不論獨奏、伴奏都能完美完全的詮釋樂曲的精髓且動靜皆宜,所以被推崇為樂器之王;小提琴高昂清亮的聲音表現讓人激賞,不僅古典樂曲能完美演繹複雜多重可急可緩的轉折,在流
Thumbnail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張管弦樂團排練時,打擊樂手拿出一把長槍擊發的照片,這不是槍擊案!而是作曲家把槍聲寫進了曲子裡面,Reddit或配樂社團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德州的樂團才能這樣玩,但事實上,從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就有很多作曲家把這些“音效類”的聲音寫進音樂中囉。
Thumbnail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張管弦樂團排練時,打擊樂手拿出一把長槍擊發的照片,這不是槍擊案!而是作曲家把槍聲寫進了曲子裡面,Reddit或配樂社團很多人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德州的樂團才能這樣玩,但事實上,從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就有很多作曲家把這些“音效類”的聲音寫進音樂中囉。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在上一篇 〈樂器的起源〉 ,我們聊到史前時期、古希臘、中國、埃及、印度的樂器,這裡我們會針對音樂的起源與理論來介紹:
Thumbnail
在上一篇 〈樂器的起源〉 ,我們聊到史前時期、古希臘、中國、埃及、印度的樂器,這裡我們會針對音樂的起源與理論來介紹: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嗯,台灣管樂的發展,早期多半就是承襲自軍樂隊。 那軍樂的作用,基本就是提振、鼓舞軍隊的士氣。 到了我們這個世代,像是在學校上、下午的集會,還是會用到這些所謂的「典禮樂」。 其中,收錄最完整的就是「文音軍樂曲譜」。
Thumbnail
嗯,台灣管樂的發展,早期多半就是承襲自軍樂隊。 那軍樂的作用,基本就是提振、鼓舞軍隊的士氣。 到了我們這個世代,像是在學校上、下午的集會,還是會用到這些所謂的「典禮樂」。 其中,收錄最完整的就是「文音軍樂曲譜」。
Thumbnail
在尋找翻箱倒櫃中, 意外發現 以前收藏很多名片或卡片。 點播:韋瓦第 木笛協奏曲 現代人美眉演奏家 大家在台灣很不起眼的木笛(或直笛)這個樂器,在德國是一個主修樂器!!!!!一個科系(有學士/碩士/博士),沒有按鍵的樂器,木頭製的(非塑膠直笛),是可以吹協奏曲的,還有樂團伴奏,特地放上漂亮美眉
Thumbnail
在尋找翻箱倒櫃中, 意外發現 以前收藏很多名片或卡片。 點播:韋瓦第 木笛協奏曲 現代人美眉演奏家 大家在台灣很不起眼的木笛(或直笛)這個樂器,在德國是一個主修樂器!!!!!一個科系(有學士/碩士/博士),沒有按鍵的樂器,木頭製的(非塑膠直笛),是可以吹協奏曲的,還有樂團伴奏,特地放上漂亮美眉
Thumbnail
本篇要來跟大家介紹一個博物館的特殊藏品——「文藝復興時期的樂譜餐刀」(Notation Knife)。 樂譜餐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這類餐刀最特別的是刀片兩面都刻有樂譜,而且為不同的樂曲。
Thumbnail
本篇要來跟大家介紹一個博物館的特殊藏品——「文藝復興時期的樂譜餐刀」(Notation Knife)。 樂譜餐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這類餐刀最特別的是刀片兩面都刻有樂譜,而且為不同的樂曲。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