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己的溫柔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作者:小麥

 從小到大,我總是被教導要服從上司,不得有任何違抗。25歲那年,我被診斷出思覺失調症,當時我以為自己只是憂鬱,結果卻是另一種心情不平衡的症狀,我明白我的精神疾病源自於家庭對我們兄弟姊妹的壓力和期望,我一直在守護自己的脆弱,與他人溝通總是困難重重。


 尤其是在當兵期間,我本應免於兵役,因為我腳受傷嚴重,但長官和家人都不願意負起責任,讓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助,我和家人溝通無果,最終還是硬撐過了當兵生活,在軍中經歷了無數的精神壓力,我一直在想如何生存下去,經過了艱難的基訓和部隊生活,我終於熬出頭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關於復元和同儕支持的課程,我鼓起勇氣報名參加,雖然當時精神上有壓力,但最終還是成功報名,參加了同儕課程後,我了解到復元的意義和十要素,我們在課程中分享復元經驗和故事,互相交流討論,一次次讓我眼界大開,我們學會了正念和樂觀,學會了情緒的調節,並認識到事物總有其兩面。


 從那以後,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雖然我曾經經歷了兵役的壓力,但我學會了面對和超越自己的極限,即使曾經在家庭和工作中受到巨大壓力,也讓我逐漸明白自己的情況,我也反思了社會對思覺失調症者的看法,許多人認為患者是危險的,但這是誤解,我們不需要成為社會的定時炸彈,我們只需要被理解和接受。


 社工、醫生和專業人員對我們有更多的同理心,我們只希望社會能認可我們的尊嚴。我希望社會能支持復元和同儕支持的運動,讓所有人都能找到精神的寄託,不再彼此仇恨。


 同儕支持的重要性在於讓我們能夠將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共同面對和超越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的沙龍
16會員
43內容數
復元是一種歷程,是精神障礙者在生活中學習與疾病相處與共存的一種方法,讓生活不再只有疾病,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認識不同的朋友、寫出自己的故事~
2025/04/28
作者詠真分享自身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復元歷程,從自我囚禁到重返職場、回歸社會,強調社會接納與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並期盼能給予其他病友希望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作者詠真分享自身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復元歷程,從自我囚禁到重返職場、回歸社會,強調社會接納與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並期盼能給予其他病友希望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1/29
一位確診重度憂鬱症的作者,分享其童年陰影、求學經歷、與疾病抗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教會及康復之家的支持下,逐步走出困境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1/29
一位確診重度憂鬱症的作者,分享其童年陰影、求學經歷、與疾病抗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教會及康復之家的支持下,逐步走出困境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1/29
新竹女子小竹的精彩人生故事,從照顧養父、進入修德康復之家、到職場奮鬥、結婚生女,歷經家庭變故、經濟壓力、感情波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2025/01/29
新竹女子小竹的精彩人生故事,從照顧養父、進入修德康復之家、到職場奮鬥、結婚生女,歷經家庭變故、經濟壓力、感情波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