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舟山路的鹿鳴堂,常常是臺大學生相約集合、領取獎品的標誌性建築,而它背後也蘊含了中華民國的僑務與臺大的生活史。臺大早期缺乏資金,校內空間也缺乏建設,便將空閒的土地租借給政府機關使用,而鹿鳴堂的前身——僑光堂,便是由僑委會興建的,成為當時僑民們的重要集會場所,見證了許多文化、政治的重要時刻。1996年隨著僑委會的退出,其更名為鹿鳴堂並成為餐廳和臺大劇場。2017-2018年因應卓越聯合大樓的興建計畫,開啟了關於鹿鳴堂文資身份的討論,而前述兩棟建築的工程停擺也影響了戲劇系學生劇場學習與表演的權益。2019年初,鹿鳴堂以僑光堂名義登錄為臺北市文化資產,保存其融合中式文化及現代主義的建築手法,也紀錄華僑的共同歷史。
▎歷史變遷:僑光堂到鹿鳴堂
戰後由於經費問題,臺大有許多建築計畫在美援的補助下與政府機關共用,而鹿鳴堂的前身——僑光堂便是在同個脈絡下建造的。僑光堂是1960年代後的僑務中心,作為雙十國慶接待歸國僑胞的主要場所,空間涵括一樓的中菜餐廳、會議室及二樓挑高的禮堂。僑委會在此舉辦過許多大型僑生活動,提供僑生在異地聯絡情誼的場所,僑光堂也是中華文化復興、華文教育的重要據點。此外,僑光堂也見證了許多重要的政治文化集會,像是解除動員戡亂後的第一次修憲國代任務會議及全國書展等等,充分展現僑光堂在戰後臺灣時間軸上的歷史意義。
1996年後僑委會遷出,臺大校方修繕整理後回收使用,取《詩經・小雅》〈鹿鳴〉篇中的迎賓之意,改名「鹿鳴堂」,成為富有中菜特色的學生餐廳與臺大劇場的所在地。
▎建築特色:中華文化的推廣
僑光堂因為僑務的需要而建造,自然也被當時推廣中華文化的歷史脈絡與鼓勵僑民返鄉的政治環境影響,見證了文化輸出的中華復興運動時代。僑光堂帶有濃厚的中式仿宮廷風格,像是紅柱、仿中國木造的雀替、椽條、雨批,是臺大同時期唯一一棟帶有中華文化風格的建築。僑光堂的建造者為創立淡江建築系的馬惕乾,此時期的建築師多受現代主義影響,強調建築本身的結構,與裝飾性的中國元素衝突,但可以從僑光堂外牆正方錐體造型設計看出建築師仍在傳統中國風格與現代手法中取得平衡。
▎近期爭議:文資身分與劇場停擺
在長年使用下,鹿鳴堂因為防水性能不佳而導致潮濕、混凝土剝落現象,加上劇場空間需要改造,2011年台大校方評估後因修繕費用龐大,決定建造卓越聯合中心取代鹿鳴堂功能,開始「舊換新」計畫。2015年臺大取得建築執照,開始卓聨興建工程。2017年校方向北市府提請鹿鳴堂拆除執照,開始了鹿鳴堂的第一次文資審議會,結論為「在鹿鳴堂歷史無形價值論述不足的情況下同意鹿鳴堂不具文資身分,但須意象保存。」於是獲得拆照的臺大校方開始拆除工程,但也引起臺大校友與文資團體的關注,在民間積極找尋鹿鳴堂的無形歷史價值後,鹿鳴堂在2018年得以「新事證」進行第二次文資審議會,並獲得文資身份,逃過被拆除的命運。在此事件中可以看出現行文化保存制度仍有改進的空間,文化資產主管機關(臺北市文化局)在評估文資時缺乏全面性的資料搜集,忽略鹿鳴堂在僑光堂時代的歷史意義,而導致事件中「翻案」的結果。
除了對文資保存的討論之外,鹿鳴堂事件也影響了臺大戲劇系學生的權益。戲劇系在原先由禮堂改建而成的劇場中排練就常面臨安全及空間不足的問題,因此卓聯劇場的興建計畫對健全展演功能是高度相關,學生也能在新的專業劇場裡上課、公演。然而,在文資爭議下,戲劇性地面臨兩方場地都無法使用的窘況,空間的缺失導致器材只能四散擺放在系館、魚類標本館、上課品質受損、公演需外借場地等問題,使戲劇系多年無法在安全、固定的場域中學習及實作。然而,隨著鹿鳴堂文資身份塵埃落地、卓聯大樓商家的進駐,劇場功能卻卡在逃生安全的評估及內部裝建的問題遲遲無法成功轉移,使得新劇場仍無法啟用。
劇場對於戲劇系師生來說是學習與展演的空間,不管是燈光的架設或是舞臺的佈置,都需要長時間的規劃與練習,在專業的劇場空間中,師生們才能有最好的教學體驗。希望臺大校方能加速劇場的使用進度以保障戲劇系師生的權益,也呼籲臺大學生們能更加關注校內藝文空間的缺乏及藝文活動的參與。鹿鳴堂作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文資爭議,呈現出臺大校園發展與文資保存的典型衝突,唯有校方積極於計劃前考量並規劃文資層面的問題、相關局處在審查前充分調查避免翻盤,才能免去如今學生、文資、校方三輸的僵持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