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吉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有的只是一把紅吉他,

三個和弦,還有真理......

第一次聽到這段歌詞是1988年,愛爾蘭樂團U2翻唱Bob Dylan 1967年的名曲"All Along the Watchtower",這兩句卻是主唱Bono自己添上去的。這首歌正好只有三個和弦,我知道,因為我練過。 如今想來,這段歌詞不無畫蛇添足之嫌,然而十七歲時初聽這口氣極大的宣言,仍是十分震動的。

那年U2巡迴演唱會紀錄片《Rattle and Hum》竟在院線上演,片名譯成很土的「U2神采飛揚」,或許是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公開放映的搖滾紀錄片?不知是否前一年大賣的專輯《Joshua Tree》給了片商信心,又或者根本就是片商那兒有搖滾黨徒臥底──不出所料,片子只放了一個星期便草草下檔。我和同學倒是趕上了,上映之初便衝去西門町。偌大的戲院只有五六位觀眾,我們一面看大銀幕上那齣音樂極之壯闊煽情的黑白紀錄片,一面被冷氣凍得直打哆嗦。

也是那一年,母親陪我去買了把「功學社」的木吉他,記得花了三千多塊,以初學者來說,算是很不便宜的了。我在復興南路的功學社音樂教室報名學琴,吉他老師彈古典出身,教了幾個基本和弦之後,便讓我慢慢進階練習一些獨奏曲:從最簡單的「愛的羅曼史」,進展到「綠袖子」,還有台灣前輩演奏家呂昭炫的「楊柳」。老師神采飛揚地說:1962年呂昭炫應日本人邀請參加「世界吉他演奏家會議」,在高手雲集的現場發表了「楊柳」,揚名東瀛,這首帶著水墨淡彩韻致的曲子從此成為台灣吉他圈子的必練名作。那些曲子和我瘋魔的老搖滾大抵沒什麼關係,然而一旦練成,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聽老師的話,剪淨左手指甲,便於按弦。留起右手指甲,便於指彈。左手指尖先是磨出水泡,繼而漸漸覆上一層繭,那像勞動的徽章,令我感到驕傲。我用彩色鉛筆畫了一艘Beatles的「黃色潛水艇」,剪下來貼上琴袋,揹著走在路上,幻想有一天也能站上舞台,不禁洋洋得意。

那年頭沒有網路,琴譜並不好找。我從母親那兒找到她彈過的幾本老譜,有一本歌集極厚,書背都翻爛了,是她七○年代跟民歌手韓正皓學吉他的課本──韓老師是當年圈內知名的吉他高手,曾經教琴為生,桃李滿天下。小時候母親常常唱那本譜子裡的歌哄我們睡覺:Skeeter Davis的"The End of the World"、John Denver的"Leaving on a Jet Plane"、還有Crosby Stills Nash & Young的"Teach Your Children"──這首歌我在一句英文都不懂的幼兒時代便聽熟了,長大纔發現那是嬉皮世代嘗試與上一代對話的溫馨之作。多年後,我在自己的婚禮上,邀母親一塊兒彈唱了這首歌。

母親那兒還有幾本楊光榮編纂的《民謠吉他集》,據說是七○年代學琴青年的必修教材。然而那些歌多半偏向流行民謠和輕搖滾,對我來說,口味還是稍微溫馴了一點兒。我跑遍許多書店,直奔「音樂」區翻找合用的琴譜,竟然真的讓我挖到一本台灣翻印的Beatles吉他譜,三十二開,附有鉅細靡遺的和弦指法圖表,還穿插了許多Beatles黑白照。買回家興奮地照著彈,卻發現那些聽上去美不勝收的歌,其實充滿了指法刁鑽的和弦,初學者絕難馴服,彈了半天依然不成樣子。只能揉著腫痛的手指,望譜興嘆。

我也自己摸索著彈Led Zeppelin的"Stairway to Heaven"──那段Jimmy Page不朽的獨奏,沒譜也沒電吉他,不免彈得歪七扭八。比起來,Bob Dylan的歌好彈得多,難度和他詰屈聱牙的歌詞成反比,多半三四個和弦就可以搞定。我也在七○年代末的一本吉他教材裡找到吳楚楚譜曲的「好了歌」六弦譜──這首出自《紅樓夢》第一回的歌詞,發表於1977年,一度因為「傳播灰色遁世消極思想」而遭禁播(曹雪芹地下有知亦該苦笑吧),這卻不能阻止它的流行:之後好幾年,「好了歌」成了「民歌世代」青年人苦練吉他的一道「好漢坡」。若你能練得像《我們的歌:中國創作民歌系列》唱片裡吳楚楚彈的一樣行雲流水、晶瑩剔透,你在博大精深的吉他世界便算是入了門啦。

「好了歌」我再怎麼練都始終追不上唱片的速度,終於廢然作罷。倒是多年後不只一次在演唱會場合看吳楚楚親自彈唱這首歌,他早已貴為「吳董」,手底功夫卻不曾荒廢,揚手撥弦,清澈斯文一如當年,依稀多了幾分歲月的薰染:

世人都曉神仙好 / 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 / 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 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 / 孝順子孫誰見了?

那正是Europe和Bon Jovi橫掃排行榜的年歲,高中生也有玩團翻唱的,必練名曲是"Carrie"和"Living on a Prayer"。正值「後解嚴」,「髮禁」、「舞禁」紛紛開放,學校禮堂還會辦起「雷射舞會」之類活動,表示親和開明。偶爾學生樂團也有機會在那樣的晚會上表演,還沒發育完全的身子努力擺出rocker四面迎風的派頭,看上去特別顯得尷尬。主唱高音必然飆不上去,吉他獨奏也總是掉拍,音響器材更是破爛不堪。不過那年頭大家並不挑剔,能現場聽到破音電吉他和轟轟的鼓聲就很high了。

我悄悄許下心願:上了大學就要買把電吉他,搞團玩藍調搖滾,到時候絕對嚇死你們這些小王八蛋......。

(寫給中時《人間》副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8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我的廣播人生這些年,能做到這集節目,無悔無憾矣。 《戀戀風塵》原聲帶1993年由「水晶唱片」出版,二十多年來,反覆聽了幾百遍
Thumbnail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我的廣播人生這些年,能做到這集節目,無悔無憾矣。 《戀戀風塵》原聲帶1993年由「水晶唱片」出版,二十多年來,反覆聽了幾百遍
Thumbnail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儘管林生祥早前就為客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寫過主題曲,做過零星片段的影片配樂,《大佛普拉斯》卻是林生祥初次接下整齣電影配樂的工作。誰
Thumbnail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儘管林生祥早前就為客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寫過主題曲,做過零星片段的影片配樂,《大佛普拉斯》卻是林生祥初次接下整齣電影配樂的工作。誰
Thumbnail
2017/11/14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掐指一算,宇宙人成軍也十三年矣,剛剛出版的《右腦》是第四張專輯。他們說:之前做音樂,總是想很多,要把會的盡量都放進去,這張則比較
Thumbnail
2017/11/14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掐指一算,宇宙人成軍也十三年矣,剛剛出版的《右腦》是第四張專輯。他們說:之前做音樂,總是想很多,要把會的盡量都放進去,這張則比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感動的歌會有兩種 一種是讓人大聲唱出歡樂 另一種是用來安慰現實生活中的傷痛
Thumbnail
感動的歌會有兩種 一種是讓人大聲唱出歡樂 另一種是用來安慰現實生活中的傷痛
Thumbnail
用操弄這詞才能彰顯胡搞的真義 從幼童起 常聽表哥用一種長匣型外面包裹著閃亮不鏽鋼殼的玩意兒 發出好聽的聲音
Thumbnail
用操弄這詞才能彰顯胡搞的真義 從幼童起 常聽表哥用一種長匣型外面包裹著閃亮不鏽鋼殼的玩意兒 發出好聽的聲音
Thumbnail
第一次音樂接觸 大家第一次接觸音樂,應該就是小時候聽到家裡面的人在聽些什麼,學校老師帶動唱,電視收音機裏面聽到的歌曲,直到長大一點了有主動權去選擇買什麼唱片,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買的錄音帶,都是跟著同學會買的劉德華專輯,國中後去唱片行買的第一張西洋專輯是Savage Garden,野人花園的同名專輯,
Thumbnail
第一次音樂接觸 大家第一次接觸音樂,應該就是小時候聽到家裡面的人在聽些什麼,學校老師帶動唱,電視收音機裏面聽到的歌曲,直到長大一點了有主動權去選擇買什麼唱片,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買的錄音帶,都是跟著同學會買的劉德華專輯,國中後去唱片行買的第一張西洋專輯是Savage Garden,野人花園的同名專輯,
Thumbnail
躍上沐耳時光機,我們一起回到 1999年,C市的男子高中,那間位在游池畔,大樹旁的老舊音樂教室! 多虧了大樹的遮蔽,所有關於音樂課的記憶,都是清爽且涼快的。泳池裡的大量含氯消毒水,想必也是助益無窮! 回憶那當下的快樂,是此刻已經無法複製的。但轉化為時空之旅的必要催化劑與燃料! #沐耳音響
Thumbnail
躍上沐耳時光機,我們一起回到 1999年,C市的男子高中,那間位在游池畔,大樹旁的老舊音樂教室! 多虧了大樹的遮蔽,所有關於音樂課的記憶,都是清爽且涼快的。泳池裡的大量含氯消毒水,想必也是助益無窮! 回憶那當下的快樂,是此刻已經無法複製的。但轉化為時空之旅的必要催化劑與燃料! #沐耳音響
Thumbnail
這集節目,播幾首我私心珍愛的,搖滾曲、流行曲裡的鋼琴獨奏。
Thumbnail
這集節目,播幾首我私心珍愛的,搖滾曲、流行曲裡的鋼琴獨奏。
Thumbnail
突然想到要錄音這首前奏曲的靈感,是從探友「王禹日青」分享的文章波哥雷里奇,瑀哥那邊分享的是某首夜曲。 我這邊彈的也是蕭邦Chopin,但是前奏曲裡面的其中一小首。 這我娘家的大鋼琴,Yamaha,從大約六歲開始學琴,我的阿公送我們家的一台琴。就開始我音樂的不歸路阿.........所以這台鋼琴存在
Thumbnail
突然想到要錄音這首前奏曲的靈感,是從探友「王禹日青」分享的文章波哥雷里奇,瑀哥那邊分享的是某首夜曲。 我這邊彈的也是蕭邦Chopin,但是前奏曲裡面的其中一小首。 這我娘家的大鋼琴,Yamaha,從大約六歲開始學琴,我的阿公送我們家的一台琴。就開始我音樂的不歸路阿.........所以這台鋼琴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