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注意到MedScape網站這則訊息,下載新發表的研究論文來看。這類研究在國外已經進行多次,研究者普遍認為此類藥物若用在COVID-19輕症病人,可大幅減少輕症轉變重症的比率,也可望縮短病症持續的時間。另一個優點是,此類藥物價格便宜,全世界有非常多學名藥廠有能力生產;相對其他治療COVID-19重症病人的藥物,副作用算是輕微。
國外學者選用的藥物是fluvoxamine,台灣常見商品名是「無鬱寧」、「安鬱」、「樂得」等等。簡單說,這是跟台灣常用的百憂解、樂復得等憂鬱症藥物同類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以下簡稱「血清素藥物」)。跟其他同類藥物相較,fluvoxamine藥性較和緩、但副作用也較輕微。
國外研究者會嘗試以fluvoxamine改善新冠肺炎病程的原因是:血清素藥物可以活化細胞內「內質網」(endoplastic reticulum)的sigma-1 receptors,藉此降低cytokine的產生,而新冠病毒最致命的就是引發「免疫風暴」(cytokine storm)。在所有常用「血清素藥物」裡,fluvoxamine是sigma-1 receptors親和力最強的,所以成為研究者的首選。
這篇brief report的研究者位於美國加州,那裡有源源不絕的新冠肺炎病人。他們針對加州某一區域某個時間點以PCR確診的病人,在確診當天提供fluvoxamine做為治療選項。第一作者會跟所有病人解釋fluvoxamine的優缺點、為何提供fluvoxamine,討論可能的禁忌症與藥物交互作用,然後由病人自行決定要不要服用。Flovoxamine是免費提供,每天服用100mg持續14天。在第7天、第14天會追蹤病人狀況,所有病人都沒有退出研究。
由於研究進行區域的限制,受測者有84%是拉丁裔,14%白人。男性佔75%。平均年齡則是42歲。實驗組與觀察組的人口學分佈沒有太大差異,不過「非白人」選擇服藥的比例高些。113位受測者中,65位選擇服用fluvoxamine,48位沒有服用。
選擇服藥的人,在確診日「無症狀」的比例較低(38% vs 58%),看來有症狀的人會比較想嘗試實驗藥物?但到最後,服藥組沒有人住院,而觀察組有12.5%(6/48)住院,兩人住ICU,其中一人死亡。服藥組的呼吸症狀在第7天有明顯改善。在第14天,服藥組已經沒有症狀(0%),而觀察組是60%。
隨著越來越多疫苗上市,以及各種可預防性投藥的藥物研究,人類可望快速縮減新冠肺炎帶來的震撼。今天先寫到這裡,日後再補充fluvoxamine的副作用、以及各個血清素藥物的Sigma-1 recepters的親和性比較。
文獻出處:
Prospective Cohort of Fluvoxamine for Early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19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8 Issue 2 February 2021 DOI: 10.1093/ofid/ofab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