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文學走讀」導覽系列 一路太平
方格精選

「李潼文學走讀」導覽系列 一路太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太平詩路勘查。照片提供:陳建宇

太平詩路勘查。照片提供:陳建宇

文|蘇麗春

李潼到博愛醫院看診時,路過我上班的學校,偶而會送來一些文章、卡片。某日傍晚下班前,在辦公桌上看到一疊李潼「太平詩路」的手稿影本。

第一次閱讀李潼「太平詩路」的十二首詩,我馬上被〈氣味〉迷住了。

你問我自然的的氣味

怎可聞嗅得分明


那是沾蜜蝴蝶飛過

是清泉在林間湧出

是鞋跡在落葉拓印

是春雨溜滑過新葉

是日光蒸發了露珠

是你在我身旁的芬芳

每一句詩都是畫面:蝴蝶翩翩飛過、清泉泪泪湧出、春雨滑過新葉、露珠被日光蒸發,我最喜歡「鞋跡在落葉拓印」這一句,彷彿聽到鞋子踩在落葉上「沙沙沙」的聲音,整首詩充滿清新、香甜的氣味。

2004年年底李潼住院,我去探望他,他說太平詩路12月4日要在太平山上舉行揭幕典禮,可惜他正在住院不能去。

後來因為颱風,延期到12月18日,李潼本以為他出院後可以去參加,顧及健康狀況,最後沒去。

但有如心願已了似的,他在太平詩路揭幕典禮後的兩天去逝,太平詩路因此成了李潼完美的句點。

催生「太平詩路」的陳建宇,是李潼的好友,他十分欣賞李潼的才氣,跟李潼談到在太平山上設置「太平詩路」的構想,李潼興沖沖地找本地另一位詩人黃智溶,一起去太平山實地勘景,兩人共寫了二十多首詩,給主辦單位羅東林管處的人員挑選,結果選中李潼十二首,黃智溶八首。

陳建宇說,太平山上潮溼,詩句如果寫在木頭上會腐朽,寫在鐵板上會銹蝕,而沉船的物品中陶器最經得起時間考驗,所以決定將這些詩句燒製成陶板,於是邀請戴埤圳、廖慶昌揮毫,張永能塑燒陶板,加上簡閱卿為太平詩路題字,大費周折地把「太平詩路」誕生出來。

「太平詩路」設置以後,到太平山上遊玩的朋友,徜徉山林,空氣中多了詩意的芬多精,一如李潼在「太平詩路」記事中所說的:「健行山林步道,以詩文引路,可呼吸吐納清雅的語言;讓情感理智與詩文結伴,可走出自在輕安的步履。」

二十首詩,讀過的人各有所好。多年前,和朋友合寫《來宜蘭旅行》時,曾寫過一篇〈閱讀太平詩路〉,文中引用了李潼的〈望海〉、〈山亭〉和黃智溶的〈與巨木談不朽〉、〈樹立太極〉。

李潼往生後,在宜蘭演藝廳舉辦的「追思音樂會」中,他的家人朗讀了〈雲三朵〉、〈圓傘〉、〈青春嶺〉。2020年「五十蘭愛樂」合唱團,將〈山嶺〉、〈半日閒〉、〈素顏相見〉、〈紅葉〉、〈山路〉這五首詩譜成曲,10月8日在宜蘭演藝廳首演,當天演藝廳滿座,猜想許多人都是因李潼而來。

到太平山旅遊時,除了在「太平詩路」上可以閱讀到李潼寫的詩外,在太平山莊的雲海咖啡館,還可以看到李潼另外十二首為太平山寫的詩。陳建宇說,那是李潼根據一些老照片寫的,當時覺得這些照片很有意義,李潼也很喜歡,所以就寫了這些詩。2003年羅東林管處跟宜蘭縣美術學會合作在太平山上舉辦「太平山詩書畫展」,李潼寫的這十二首詩配上老照片一起展出,之後收錄在《太平山詩畫作品集》中。

這兩組詩以外,李潼也寫了以太平山為場景的少年小說《太平山情事》,將一九五○年代太平山划木時期的盛況,以小說的方式保存在時光膠囊中。

李潼對太平山的深情透過詩句、故事傳達,讓我們呼吸山林與詩句交織的芬芳,一路太平。

【走讀台灣—李潼的宜蘭書寫】※路徑一│太平山情事

走讀路徑:羅東轉運站-見晴懷古步道-太平詩路-三星牛鬥大橋及景觀台-破布烏堤防-羅東森林鐵路天送埤車站-羅東轉運站

活動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2010236429287400940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09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蘇麗春 李潼的《太平山情事》,書名預告了青春情懷的想像,而以太平山為場景。 主角黑豆,是蹦蹦車的學徒,這個人物原型是李潼的朋友林明仁,他的綽號就叫「黑豆」。 林明仁說:「我爸爸是駕駛羅東到土場這一段太平山森林鐵路的火車司機,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跟著爸爸一起坐火車,看爸爸工作,我也特別喜歡那
文|蘇麗春 李潼的《太平山情事》,書名預告了青春情懷的想像,而以太平山為場景。 主角黑豆,是蹦蹦車的學徒,這個人物原型是李潼的朋友林明仁,他的綽號就叫「黑豆」。 林明仁說:「我爸爸是駕駛羅東到土場這一段太平山森林鐵路的火車司機,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跟著爸爸一起坐火車,看爸爸工作,我也特別喜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