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視覺筆記08、相親相愛不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喜歡歡迎留言給我鼓勵喔
我先來問問大家,
以下對話你在處理孩子手足衝突曾經出現幾個?
說,是誰先開始的?
為什麼你們總是要吵架,我已經說過多少次了
停!不然我要揍人了
罰你們一周不能看電視、玩玩具,不給你們零用錢
再吵就出去,我不要你這樣的孩子
『爸爸!』這句話我從小說到大
但從自己孩子口中聽到時,每次都覺得很神奇
『我是爸爸了?兩個屁孩的爸爸了?』
但怎麼當爸爸,如何做好榜樣,
如何處理兩兄弟彼此不時的口角衝突
真的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一位好爸爸
我不斷地從自己過去經驗、回憶中找尋方法、參考
並瀏覽教養書籍上的建議、網上文章、直播、影音的分享
不過,

知道終究不等於『做到』

直到看到明儀老師的
【相親相愛不簡單?給爸媽的手足教養學】一書
似乎有種「我懂你」的接納感,
尤其是從懷孕、手足出生,到幼兒成長為兒童各個階段
書中歸納為發現、迎接、預備、經營、引導、扶持、反思、關愛
八大章節
搭配豐富的真實案例情境與建議,真的相當實用
一開始問大家的情境對話,老實說,我幾乎全中了!?
為什麼呢?
因為當面對到孩子的手足衝突,我們往往急著處理衝突本身
卻忘了優先處理自己!
你可以參考以下四階段來試試看
1.你要先處理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能夠穩定、接納自己的情緒後。
2.確認孩子經歷的情緒與同理
關於1、2階段有個共通點,就是讓大腦『降溫』
這裡引用書中描述大腦機制的一段話,你就立刻明白了
『當有強烈情緒時,是腦幹(杏仁核)的部分在支配他的行為。這區塊的腦是爬蟲類的腦,只能做原始本能反應,因此父母確認孩子情緒、幫助回應、表達同理的最大目的是讓孩子爬蟲腦降溫,讓邊緣系統、皮質層這些高層級的腦出來接管行為控制』
3.客觀看到問題根本,從主觀『對人』轉為客觀『對事』,這點老實說不容易,所以我嘗試運用的方法是用樂高積木、畫圖來輔助,讓焦點的是以積木或圖像來呈現,也比較容易轉移對人的情緒,這點也普遍應用在成人會議、溝通場合中喔~
4.和孩子一同思考出解決辦法,比如說你可以說『這問題好難,我們來想看看如何找到一個對你們都公平的方法。』,也可以提供一、兩個建議或搭配思考框架來操作。
這四步驟,不知你學會了嗎?
另外,孩子平常說的那些話或關鍵字,會一秒惹怒你呢?
對我來說有個大魔王,就是【不公平】
我嘗試說理,弟弟年紀小你年紀大、你們兩個都是不同個體
怎麼可能全部一樣?
結果:失敗!
我嘗試說故事,從童話故事到電影,從卡通到爸爸小時候的親身故事
結果:故事聽的專注,衝突一來秒忘記,失敗!
我嘗試威脅、用職場未來困境、痛點來表達抱怨的下場
結果:失敗中的失敗
看到這本書後,我發現其中成功的關鍵,用一句成語來說明

就是『銘記在心』

白話來說『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特別的』
我們可以回想什麼樣的經驗讓你覺得自己是特別的
比如
「我知道你喜歡吃牛肉,特別幫你點牛肉鍋」
「我今晚特別撥出時間線上跟你討論一下」
「我看到這篇文章,覺得應該對你有所幫助就傳給你了」
平常,我們是否也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對他的愛呢?
最後,我想分享書中提到的兩個心法
一、自我對話,因為父母觀照自我情緒,是所以教養的開端
二、好奇同理,如同閱讀薩提爾對話中的一個核心價值,
就是好奇,而在心理學依附理論中,
孩子會從照顧者的眼神與話語回應中,
來理解到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增加好奇、聆聽、回饋來提升陪伴的品質。
那麼,我們來快速複習一下
1.觀察與平靜自己的情緒
2.確認孩子經歷的情緒與同理
3.引導孩子客觀看見問題根本
4.一起和孩子想辦法
  • 自我對話
  • 好奇同理
至於一開頭問大家平常遇過那些情境問卷
書上也提供了建議可以回應的話語,我畫成漫畫如下
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喔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至圖像思維研究室line社群詢問喔https://line.me/ti/g2/Vo4qwpJiOjsKe8c29jpnA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K會員
171內容數
「圖像力學院」,是一個推廣【圖解教育】的教育平台,希望幫助大家打破不敢畫圖心魔,啟動用畫圖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圖解習慣. 更多圖解應用學習資源: https://drawwin.kaik.io/courses/drawtowin 圖解力學院: https://drawwin.kaik.i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視覺筆記挑戰賽,需要你幫忙按讚分享!》 大家周末愉快,有件重要的小事想請大家幫忙 這次我參加了遠流新書試讀心得挑戰賽 不過時間飛逝,當我完成這本好書的視覺筆記時 赫然發現只剩下兩天時間,啊~~~~(大腦中無限回音撥放) #所以想請大家幫忙按讚支持與分享 #留言+1我將贈送給你本書精選的金句與知識
邱奕霖視覺筆記-樂高認真玩 邱奕霖視覺筆記-樂高認真玩 今年第五本教育相關書籍,首先,這不是業配啦~ (我也好希望樂高找我業配,哈哈) 從小很喜歡玩樂高,有了孩子更是變本加厲地加碼買了各種主題組, 以及作為授課教材使用,後來接觸到“樂高認真玩”,驚為天人 原來樂高不只是創意發想,還可以進行反思、回
最近讀完了無限賽局,回頭再讀作者之前的【先問,為什麼?】, 還有一本【找到你的為什麼】之後也會與大家分享。 裡頭的黃金圈概念大家或許都略知一二,重新再次翻閱最大的心得有兩點 1.你的為什麼 就是你與他人最大的差異,你不需要拼命地告訴別人你有多厲害、累積了那些成就來證明,當你由內出發,你知道每個人本
大家好,歡迎來到志祺七七 『資訊就像一張白紙,摺疊讓它變好看;給好的資訊一雙翅膀,可以飛的更遠。』 第一次認識志祺這個人,是從2015年在網路上看到,圖文不符中的【台灣常識集001-別被颱風娘的外表給騙了!】開始,後來陸續追蹤Youtube、Hahow線上課、資訊圖解書籍,到最近的新書『歡迎來到
說到古人,你會想到什麼? 「無聊、老掉牙、八股、與我無關……?」 那麼,強烈推薦你可以看看《談情說愛,古人超有哽》一書,因為你會看到過往關於這些古代名人,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內容,但是更重要的。 以資訊圖解或傳達的角度來看,我更佩服作者怡慧老師這本書的架構的設計,以及其豐富的閱讀量(才能如此輕易引經據
我是作者賽門西奈克的粉絲, 第一次認識他是因為看到TED《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演講,對於透過黃金圈把過去抽象、難理解的概念,以三個圓圈來說明,也是視覺引導很棒的示範,這部分我想透過下本書【找到你的為什麼】來跟大家分享。 那麼,回到這一本《無限賽局》
《視覺筆記挑戰賽,需要你幫忙按讚分享!》 大家周末愉快,有件重要的小事想請大家幫忙 這次我參加了遠流新書試讀心得挑戰賽 不過時間飛逝,當我完成這本好書的視覺筆記時 赫然發現只剩下兩天時間,啊~~~~(大腦中無限回音撥放) #所以想請大家幫忙按讚支持與分享 #留言+1我將贈送給你本書精選的金句與知識
邱奕霖視覺筆記-樂高認真玩 邱奕霖視覺筆記-樂高認真玩 今年第五本教育相關書籍,首先,這不是業配啦~ (我也好希望樂高找我業配,哈哈) 從小很喜歡玩樂高,有了孩子更是變本加厲地加碼買了各種主題組, 以及作為授課教材使用,後來接觸到“樂高認真玩”,驚為天人 原來樂高不只是創意發想,還可以進行反思、回
最近讀完了無限賽局,回頭再讀作者之前的【先問,為什麼?】, 還有一本【找到你的為什麼】之後也會與大家分享。 裡頭的黃金圈概念大家或許都略知一二,重新再次翻閱最大的心得有兩點 1.你的為什麼 就是你與他人最大的差異,你不需要拼命地告訴別人你有多厲害、累積了那些成就來證明,當你由內出發,你知道每個人本
大家好,歡迎來到志祺七七 『資訊就像一張白紙,摺疊讓它變好看;給好的資訊一雙翅膀,可以飛的更遠。』 第一次認識志祺這個人,是從2015年在網路上看到,圖文不符中的【台灣常識集001-別被颱風娘的外表給騙了!】開始,後來陸續追蹤Youtube、Hahow線上課、資訊圖解書籍,到最近的新書『歡迎來到
說到古人,你會想到什麼? 「無聊、老掉牙、八股、與我無關……?」 那麼,強烈推薦你可以看看《談情說愛,古人超有哽》一書,因為你會看到過往關於這些古代名人,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內容,但是更重要的。 以資訊圖解或傳達的角度來看,我更佩服作者怡慧老師這本書的架構的設計,以及其豐富的閱讀量(才能如此輕易引經據
我是作者賽門西奈克的粉絲, 第一次認識他是因為看到TED《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演講,對於透過黃金圈把過去抽象、難理解的概念,以三個圓圈來說明,也是視覺引導很棒的示範,這部分我想透過下本書【找到你的為什麼】來跟大家分享。 那麼,回到這一本《無限賽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Take 1:小孩A 碰了小孩B就跑。 (你手很閒喔,那你嘴巴可以忙碌一點記得道歉嗎!) Take2:小孩B心情不美麗追了過去。 理由是:"先打人的就是錯的,後面的人就是正當防衛,可以打回去!我媽說的!" (沒~有~這~回~事~!!! 這位媽媽、這樣誤會會很大!!! 孩祉、被碰了不開心可以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我看到我朋友看到小孩打架,想抓著看得到玩具處理一下,讓我想到我之前跟老公的討論… 之前姊姊會很用力地推倒弟弟,搶走玩具,或是很用力打他 我有一次很用力地捏我家姊姊之後,我覺得後悔,跟老公討論 他說,「你想想他們這麼信任你,這麼愛你,他們每次都相信你不會傷害他們」 我心裡OS:
Thumbnail
我不是說打人是對的、當然我也不清楚他的家庭狀況。 我們也一直跟Universe說 只要你出手、動腳了。 那一定會是你比較嚴重。 有什麼事先來跟老師說! 可是、他是情緒無法控制的孩子。只要你挑釁他,他"一定會被你挑釁"! 你一直跟他說:"踢我、踢我啊!"、他肯定踢你! 你對他大吼,他
Thumbnail
生活實驗 五九八 他們要啾啾嗎? 最近在追的新劇【請和我老公結婚】,沒想到第一集前半段就有保護級畫面,在我分心做別的事情時,被姐接看到,接下來這檔劇只要男生女生擦身而過、併肩走路、靠近講話,她就要問我:他們要啾啾嗎? 姐接的小醋桶 每天出門上學,她都要三人聊天聊很久,她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Take 1:小孩A 碰了小孩B就跑。 (你手很閒喔,那你嘴巴可以忙碌一點記得道歉嗎!) Take2:小孩B心情不美麗追了過去。 理由是:"先打人的就是錯的,後面的人就是正當防衛,可以打回去!我媽說的!" (沒~有~這~回~事~!!! 這位媽媽、這樣誤會會很大!!! 孩祉、被碰了不開心可以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我看到我朋友看到小孩打架,想抓著看得到玩具處理一下,讓我想到我之前跟老公的討論… 之前姊姊會很用力地推倒弟弟,搶走玩具,或是很用力打他 我有一次很用力地捏我家姊姊之後,我覺得後悔,跟老公討論 他說,「你想想他們這麼信任你,這麼愛你,他們每次都相信你不會傷害他們」 我心裡OS:
Thumbnail
我不是說打人是對的、當然我也不清楚他的家庭狀況。 我們也一直跟Universe說 只要你出手、動腳了。 那一定會是你比較嚴重。 有什麼事先來跟老師說! 可是、他是情緒無法控制的孩子。只要你挑釁他,他"一定會被你挑釁"! 你一直跟他說:"踢我、踢我啊!"、他肯定踢你! 你對他大吼,他
Thumbnail
生活實驗 五九八 他們要啾啾嗎? 最近在追的新劇【請和我老公結婚】,沒想到第一集前半段就有保護級畫面,在我分心做別的事情時,被姐接看到,接下來這檔劇只要男生女生擦身而過、併肩走路、靠近講話,她就要問我:他們要啾啾嗎? 姐接的小醋桶 每天出門上學,她都要三人聊天聊很久,她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