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債」的牢籠/台劇《大債時代》雜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債時代》劇照。
從小到大,總是被教育著要考上好高中、好大學,畢業後找到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小孩等,要過著這樣平順的人生。就好像是一個公式般的存在,每個人都依循這套公式生活、賺錢、買房買車,想辦法呈現出自己最光鮮亮麗的一面給他人看。但在看似美好的外表和模式下,似乎缺少了人們內心的情緒與心境,他們是怎麼看待這樣的人生呢?

在劇中,有許多牢籠般的景象:洗衣店外的鐵窗、詠晴公司的窗外遮光板、詠晴家整齊的磁磚、角色們的場景以方框的室內居多等,許多工整的橫線直線,將角色們一一網在名為「債」的牢籠;而在螢幕前的我們,也像是隔著一道鐵窗,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被困住的影子。
身邊有很多的詠晴(李大霈 飾),為了能擁有自己與家人的房子,成為窮忙族,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忙著省錢、賺錢,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忙、這麼累;身邊也有許多的大器(林柏宏 飾),知道投資理財一定有風險,產品開發亦是有許多不穩定的因子,卻可以因為朋友的一句話奮不顧身,哪怕自己連住的地方都快沒了;身邊也有像是碩儀(陳昊森 飾)的富二代,看似衣食無虞,卻缺乏了家庭的溫暖;打開電視,或許也看得到仲良(張書豪 飾)一家人,丈夫因欠債而跳樓,老婆獨自面對還不完的債,甚至動了帶孩子輕生的念頭……他們都背負著來自外在的錢債與情債,當這些債務逐漸把自己消耗時,卻發現自己找不到為什麼而活的茫然。
《大債時代》劇照。
詠晴:「我到底為什麼而活?我們被教導三十而立,而三十歲真的能而立了嗎?」

看著這齣劇,我一直回想到以前受義務教育,一直到現在的人生。以前的老師們,總是耳提面命的要我們努力唸書,先有好的成績再說;但很少有十六、七歲的年輕人,真的很清楚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也有很多人上了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填錯了科系;畢業後的一些人,在工作上發覺到自己真正需要進修的課程,選擇去唸研究所;另一部分的人,則是開始研究投資理財,期望能賺到更多的錢;但絕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可遮風避雨的家。在現實的壓力下,摸索自己的喜好,試著去平衡想要的生活。

但往往,在需要與想要的拔河間,需要總是迫切的,我們會因為這樣的迫切性,如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服,總是想辦法去賺錢,去填補這樣的需要;而想要,就會變成「總有一天會去做」。久而久之,我們不斷的投入了許多金錢與健康,努力想填補名為「需要」的坑洞,每天都很忙,卻一直等不到那個總有一天。看著坑洞好似永遠補不完的樣子,只好對自己說:「等我退休後再去環遊世界吧!」之類的話。我們預支了夢想,去還現實的債。

再怎麼艱苦,我們都還是會在SNS、人群面前,表現出最好看的一面。詠晴已存到了第一桶金、碩儀是個衣食無缺的富二代、大器充滿自信的提案、仲良是一間公司的老闆,他們在外人眼裡,都有許多讓人羨慕的地方;但他們也有各自的困境與缺點,以至於在彼此流露出互相羨慕的神情時,多了一份苦澀與嫉妒。這就像是我們在滑臉書、ig時,看到別人上傳著去遊玩的地方、去留學、打工度假的地方、交往的對象、工作上獲得的成就、好吃的美食等等,不知不覺就會有種:「真羨慕他們啊~怎麼可以過這麼爽!」之類的心聲,但其實我們也都不知道他們背後經歷過了什麼,耗費多少心思,才能在他人面前展現出自己滿意的部分,畢竟人多少都還是很注重自己的形象,還是希望給他人的感覺是狀態很好的,快樂的。
《大債時代》劇照。
越是勉強撐起滿意的表象,越是覺得內在的空虛。「我真的這麼優秀嗎?」、「為了能買房,我還要再更努力!」、「為什麼我努力這麼久,都沒什麼成就?」、「即使我擁有了第一桶金,但我感到空虛。」這些聲音在窮忙的空隙中漏出,越漏越多,漏到了即使表面上好好的,卻忘了怎麼笑。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最近有感,平衡一直是一個人生的課題。它不會一直固定不變,而是隨著時間的流動,維持在一個不偏不倚的狀態。牢籠,也會隨著時間,不停的變換大小及形狀。也許我們難以控制大環境中,所設下的種種牢籠,但我們依然能好好問自己真的想要、需要什麼,以及如何在傷痕累累的經驗中,找到一個可以平衡自己的地方。
影劇資訊:
  • 原作:安邦
  • 編劇:馬自明、張可欣、陳定寧、廖士涵
  • 導演:廖士涵
  • 主演:林柏宏、李霈瑜、陳昊森、潘麗麗、黃瀞怡、張書豪、游安順
  • 製作公司:用力拍電影有限公司
  • 發行公司: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嗨,這裡專放我所看的電影、書籍、動漫等心得,有時會搭配自己的創作抒發對作品的情感。歡迎不吝賜教,請保持基本的禮貌交流即可,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成見,就像是一道強光,將人事物的表面照得清清楚楚,卻把更深入而真實的細節隱藏在陰影中。而接納,就像是補光般,將那些看不清的細節,溫柔的點亮了。《陽光普照》透過光影、顏色與角色們內心的變化,寫出了一家人從成見中漸漸化解,並接受了彼此陽光與陰影的一面。
薩爾加多的旅途經歷了許多歷史性的運動,如在巴西的東北部,碰到了「無土地工人」運動;以及他在衣索比亞與無國界醫生合作時,看著醫生無力救援災民的情景;更是在盧安達,見證到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行動等。這些經歷和他碰撞,影響到了他的靈魂以及拍攝的角度。
我們內心都有個安達,因為害怕改變而踟躕不前;我們內心亦都有個黑澤,因為太過害怕失敗與失去,總是勉強自己堅強。因此即便此劇有BL(Boys’ Love)的成份在,它並不會讓人意識到這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戀愛,而是可以與自己及身邊任何人對話的戀愛成長故事。
很難得台灣有一部電影在討論當藝術碰到各路人馬,如藝術家、藝術經紀、藝評人、以及觀眾等時,作品會被解讀成什麼樣的面貌。而當作品被各自解讀後,去深入瞭解它的脈絡,它還是當初所自我解讀的那個模樣嗎?被解讀的話語,還能夠代表作品的價值嗎? 作品,到底能不能代表藝術家?
這本《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是由張閔筑所著,並由蔡宇哲教授審訂。作者透過心理學,回顧自身與家人、同學的互動,重新去了解自己,並接納自己是有著、有過這樣特別經歷-憂鬱症-的人。
由馬欣所著《反派的力量》一書中,談論每部經典電影的各個反派角色,如近期廣受熱烈討論的電影《小丑》、影史的經典如《星際大戰》系列中的黑武士,以及在《寄生上流》中的金氏及朴氏家族間的關係等。這些反派不但讓電影變得精彩,亦也讓人能在電影中,反思及分析著劇情與現實的關係。到底原因為何呢?我們一探究竟吧!
成見,就像是一道強光,將人事物的表面照得清清楚楚,卻把更深入而真實的細節隱藏在陰影中。而接納,就像是補光般,將那些看不清的細節,溫柔的點亮了。《陽光普照》透過光影、顏色與角色們內心的變化,寫出了一家人從成見中漸漸化解,並接受了彼此陽光與陰影的一面。
薩爾加多的旅途經歷了許多歷史性的運動,如在巴西的東北部,碰到了「無土地工人」運動;以及他在衣索比亞與無國界醫生合作時,看著醫生無力救援災民的情景;更是在盧安達,見證到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行動等。這些經歷和他碰撞,影響到了他的靈魂以及拍攝的角度。
我們內心都有個安達,因為害怕改變而踟躕不前;我們內心亦都有個黑澤,因為太過害怕失敗與失去,總是勉強自己堅強。因此即便此劇有BL(Boys’ Love)的成份在,它並不會讓人意識到這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戀愛,而是可以與自己及身邊任何人對話的戀愛成長故事。
很難得台灣有一部電影在討論當藝術碰到各路人馬,如藝術家、藝術經紀、藝評人、以及觀眾等時,作品會被解讀成什麼樣的面貌。而當作品被各自解讀後,去深入瞭解它的脈絡,它還是當初所自我解讀的那個模樣嗎?被解讀的話語,還能夠代表作品的價值嗎? 作品,到底能不能代表藝術家?
這本《別再叫我加油,好嗎:我用心理學救回了我自己》是由張閔筑所著,並由蔡宇哲教授審訂。作者透過心理學,回顧自身與家人、同學的互動,重新去了解自己,並接納自己是有著、有過這樣特別經歷-憂鬱症-的人。
由馬欣所著《反派的力量》一書中,談論每部經典電影的各個反派角色,如近期廣受熱烈討論的電影《小丑》、影史的經典如《星際大戰》系列中的黑武士,以及在《寄生上流》中的金氏及朴氏家族間的關係等。這些反派不但讓電影變得精彩,亦也讓人能在電影中,反思及分析著劇情與現實的關係。到底原因為何呢?我們一探究竟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今年有一齣戲劇,獲得廣大迴響,聽說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年輕觀眾最在意的社會議題。受眾群為30~40歲左右的青壯年,離開校園有段時間,但在職場卻是上有主管,下有部屬的夾心世代,其中買房、負債的問題,成了最大的討論核心,這部劇叫做《大債時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資上班族們,給我們什麼樣的理財啟示
Thumbnail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Thumbnail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便是在講在這個人人都得以成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快速的累積知識且準確運用……
Thumbnail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Thumbnail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來自 Charles Dickens《雙城記》,是黑暗也是光明,有絕望也有希望,而後面最為關鍵的:「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誠如英文片名 Who Killed the Good Man?其實那是每一代的年輕人的寫照。
Thumbnail
鄭文堂導演透露一個鏡子森林小故事,第一集楊謹華飾演的高明在訂婚現場還跑出去工作這個情節,其實一度讓導演跟編劇產生合理性的爭辯,這段在現實人生中真的曾發生過的例子,後來決定藉由訂婚與命案現場的兩個對比,以音效、畫面強化了對高明的衝擊,不煽情卻又能引導觀眾感覺高明的內心衝擊,認同著她後來開始轉變的抉擇。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今年有一齣戲劇,獲得廣大迴響,聽說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年輕觀眾最在意的社會議題。受眾群為30~40歲左右的青壯年,離開校園有段時間,但在職場卻是上有主管,下有部屬的夾心世代,其中買房、負債的問題,成了最大的討論核心,這部劇叫做《大債時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資上班族們,給我們什麼樣的理財啟示
Thumbnail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Thumbnail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便是在講在這個人人都得以成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快速的累積知識且準確運用……
Thumbnail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Thumbnail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來自 Charles Dickens《雙城記》,是黑暗也是光明,有絕望也有希望,而後面最為關鍵的:「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誠如英文片名 Who Killed the Good Man?其實那是每一代的年輕人的寫照。
Thumbnail
鄭文堂導演透露一個鏡子森林小故事,第一集楊謹華飾演的高明在訂婚現場還跑出去工作這個情節,其實一度讓導演跟編劇產生合理性的爭辯,這段在現實人生中真的曾發生過的例子,後來決定藉由訂婚與命案現場的兩個對比,以音效、畫面強化了對高明的衝擊,不煽情卻又能引導觀眾感覺高明的內心衝擊,認同著她後來開始轉變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