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總是被教育著要考上好高中、好大學,畢業後找到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小孩等,要過著這樣平順的人生。就好像是一個公式般的存在,每個人都依循這套公式生活、賺錢、買房買車,想辦法呈現出自己最光鮮亮麗的一面給他人看。但在看似美好的外表和模式下,似乎缺少了人們內心的情緒與心境,他們是怎麼看待這樣的人生呢?
在劇中,有許多牢籠般的景象:洗衣店外的鐵窗、詠晴公司的窗外遮光板、詠晴家整齊的磁磚、角色們的場景以方框的室內居多等,許多工整的橫線直線,將角色們一一網在名為「債」的牢籠;而在螢幕前的我們,也像是隔著一道鐵窗,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被困住的影子。
身邊有很多的詠晴(李大霈 飾),為了能擁有自己與家人的房子,成為窮忙族,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忙著省錢、賺錢,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忙、這麼累;身邊也有許多的大器(林柏宏 飾),知道投資理財一定有風險,產品開發亦是有許多不穩定的因子,卻可以因為朋友的一句話奮不顧身,哪怕自己連住的地方都快沒了;身邊也有像是碩儀(陳昊森 飾)的富二代,看似衣食無虞,卻缺乏了家庭的溫暖;打開電視,或許也看得到仲良(張書豪 飾)一家人,丈夫因欠債而跳樓,老婆獨自面對還不完的債,甚至動了帶孩子輕生的念頭……他們都背負著來自外在的錢債與情債,當這些債務逐漸把自己消耗時,卻發現自己找不到為什麼而活的茫然。
詠晴:「我到底為什麼而活?我們被教導三十而立,而三十歲真的能而立了嗎?」
看著這齣劇,我一直回想到以前受義務教育,一直到現在的人生。以前的老師們,總是耳提面命的要我們努力唸書,先有好的成績再說;但很少有十六、七歲的年輕人,真的很清楚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也有很多人上了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填錯了科系;畢業後的一些人,在工作上發覺到自己真正需要進修的課程,選擇去唸研究所;另一部分的人,則是開始研究投資理財,期望能賺到更多的錢;但絕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可遮風避雨的家。在現實的壓力下,摸索自己的喜好,試著去平衡想要的生活。
但往往,在需要與想要的拔河間,需要總是迫切的,我們會因為這樣的迫切性,如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服,總是想辦法去賺錢,去填補這樣的需要;而想要,就會變成「總有一天會去做」。久而久之,我們不斷的投入了許多金錢與健康,努力想填補名為「需要」的坑洞,每天都很忙,卻一直等不到那個總有一天。看著坑洞好似永遠補不完的樣子,只好對自己說:「等我退休後再去環遊世界吧!」之類的話。我們預支了夢想,去還現實的債。
再怎麼艱苦,我們都還是會在SNS、人群面前,表現出最好看的一面。詠晴已存到了第一桶金、碩儀是個衣食無缺的富二代、大器充滿自信的提案、仲良是一間公司的老闆,他們在外人眼裡,都有許多讓人羨慕的地方;但他們也有各自的困境與缺點,以至於在彼此流露出互相羨慕的神情時,多了一份苦澀與嫉妒。這就像是我們在滑臉書、ig時,看到別人上傳著去遊玩的地方、去留學、打工度假的地方、交往的對象、工作上獲得的成就、好吃的美食等等,不知不覺就會有種:「真羨慕他們啊~怎麼可以過這麼爽!」之類的心聲,但其實我們也都不知道他們背後經歷過了什麼,耗費多少心思,才能在他人面前展現出自己滿意的部分,畢竟人多少都還是很注重自己的形象,還是希望給他人的感覺是狀態很好的,快樂的。
越是勉強撐起滿意的表象,越是覺得內在的空虛。「我真的這麼優秀嗎?」、「為了能買房,我還要再更努力!」、「為什麼我努力這麼久,都沒什麼成就?」、「即使我擁有了第一桶金,但我感到空虛。」這些聲音在窮忙的空隙中漏出,越漏越多,漏到了即使表面上好好的,卻忘了怎麼笑。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最近有感,平衡一直是一個人生的課題。它不會一直固定不變,而是隨著時間的流動,維持在一個不偏不倚的狀態。牢籠,也會隨著時間,不停的變換大小及形狀。也許我們難以控制大環境中,所設下的種種牢籠,但我們依然能好好問自己真的想要、需要什麼,以及如何在傷痕累累的經驗中,找到一個可以平衡自己的地方。
影劇資訊:
- 原作:安邦
- 編劇:馬自明、張可欣、陳定寧、廖士涵
- 導演:廖士涵
- 主演:林柏宏、李霈瑜、陳昊森、潘麗麗、黃瀞怡、張書豪、游安順
- 製作公司:用力拍電影有限公司
- 發行公司: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