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的理財:《大債時代》對小資族的理財啟示

2021/09/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有一齣戲劇,獲得廣大迴響,聽說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年輕觀眾最在意的社會議題。受眾群為30~40歲左右的青壯年,離開校園有段時間,但在職場卻是上有主管,下有部屬的夾心世代,其中買房、負債的問題,成了最大的討論核心,這部劇叫做《大債時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資上班族們,給我們什麼樣的理財啟示。
《大債時代 》海報,圖片來源:網路

貧窮會遺傳 

  大家都知道,基因來自父母,所以高矮胖瘦,甚至個性,無不受自己雙親的遺傳影響。這是生理上,財富階級上呢?
  我知道你們可能會說,現在不是封建的古老年代,已經沒有兄終弟及,父死子繼,這種世襲的思想。
  然而,我想說的是,不論你是富二代、小資族,還是家道中落的背債那一代,生理的基因只佔了一部分的決定,更多的時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使然,進而影響了你的思維。
  簡言之,貧窮確實會遺傳!
  當你在窮思維的環境下長大,你的思維就會受制於成長的環境。舉例來說,從小爸媽教導孩子有錢就要花的觀念,你覺得長大後這個小孩會懂得存錢、省錢嗎?這就是環境的影響,進而塑造一個人的思想。所以我說貧窮確實會遺傳!

打造富人思維

  不過,環境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那麼現在我能怎麼做呢?
  想要變有錢,就要去思考你的思維與有錢人思維有什麼不同。劇中楊大器提到樊仲良家跟銀行借錢買房子,然後只還利息不還本金,這涉及買房技術(房地產老師不都在教這個),我們縮小一點來看,或許大家比較好理解,也比較貼近我們小資族的生活。
  假如信用卡卡費一萬,你會選擇全繳,還是3期零利率?
  首先,我們一直囿「欠錢要還」這個概念(我承認這個想法在道德上是正確的,但在理財上不正確),所以一有錢當然立刻還掉。不過,以一位薪水5萬的小資族來說,當你還掉那一萬塊,意味著你這個月的生活就要特別改變,畢竟占了薪水1/5,可是如果分期不到4千,約占薪水1/16,影響不大,生活品質比較不受影響。
  其次,理財先理債,這個觀點不錯,但前提是高利率(例如信用卡的循環利息),高利率對借貸人來說一點不划算,當然要先還掉。但是案例中是0利率,意思是銀行同意你不收利息,又可以晚一點還本金,且不必全還,慢慢來就好,這簡直是慈善家啊!為何不分期?一點都不吃虧。
  最後,當你沒有一次性全部還掉,代表這個月你有多餘的錢可以投資,積沙成塔,聚少成多,不要小看金錢的複利效應。況且如果你投資技術良好,最後可能賺的比那一萬塊還多,一舉兩得。「沒本金沒投資,有本金有機會」這是富人的思維。

不可忽視風險

  因此,楊大器這個角色的理財觀念其實比周詠晴好,雖然看劇的人應該不會這麼認為,但我必須持平來說,他只是忘了進行風險管理,這當然也是理財的另一個課題。
  風險控管很重要,一言以蔽之,就是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

周詠晴的風險

  劇中周詠晴為了買房,縮衣節食,又幾乎把自己的積蓄all in在上面。這有什麼樣的風險呢?
  第一,生理健康風險,三餐不正常,劇中不是吃餅乾,要不飲食時間不正常,而且平日銀行加班,假日兼職外送,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即使買到房,健康受損住病房,值得嗎?
  第二,心理健康風險,銀行業績壓力大,又要帶新人,且急於買房,使自己過得不快樂。當中一幕,夾了自己喜歡的滷味,後來因為價錢因素又放回去,如果人生不能享受當下,賺再多錢有何意義?心裡會健康嗎?
  第三,投資型態保守的風險,她幾乎把錢存銀行,這有很大機會會被通膨吃掉,想想以前科學麵一包5塊,現在都12塊了!再者,投資基金,雖然不知道詳細標的為何,但是光費用率就會吃光她的報酬率了。
  第四,買了比當初預期還貴的房子,連頭期款都付不出來,明顯超過自己的財務負荷,這不是風險,什麼才是風險?

陳美珍楊大器樊仲良的風險

  看完保守的周詠晴後,楊大器與陳美珍剛好是她的對照組。
  陳美珍為了不讓女兒買房壓力太大,聽信投資老師玩期貨,最後慘賠,甚至差點自殺。這個風險來自於:
  第一,沒有清楚投資標的的明細,只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容易成為股市韭菜。
  第二,沒有進行風險控管,超出自己可以預期的風險,所以最後才會想走上自殺一途。
  第三,想短期投機致富,不想慢慢投資變有錢,將1~2個月要買房的錢拿去投資,這實在是很冒險的事。
  楊大器的風險則又更高:
  第一,跟樊仲良借錢投資股市,這本來是投資自己創業的資金,竟然拿去投資股市,而且還是借錢投資,萬一沒賺回來怎麼辦?如何償還?唯一的好處是自己好兄弟,如果是地下錢莊等高利貸機構,豈不準備斷手斷腳?遭錢逼死,一如樊仲良。
  第二,信用破產風險,他的一位收入不穩定,又常大筆借債,使得銀行不敢借他錢,當一個人信用破產時,沒有本金,哪來一番作為?
  第三,自行創業的風險,AI機械咖啡,草創維艱,沒有仔細衡量自己的成功率、所需的資金技術,就只因為理想與夢想,貿然投入,必定會遭到嚴重打擊。
  楊大器與樊仲良在某些部分是很像的。只是大器的心理素質較高,故能度過這些風險、挫折。但,我們應該選擇控制風險,而不是去測試自己心理素質的堅韌度。

爛結局?

  最後,小岔題一下。網路上很多人不喜歡本劇的結尾,我想是因為主角失敗收場。不過,我卻非常喜歡這個結局,它相當真實,告訴我們所有小資族,不要想一夜致富,成為少年股神,不只劇中不會出現,你的人生也不能有這種過度的癡心妄想。
  《大債時代》告訴我們,風險處處都在,大家都沒有主角光環,本劇的主角大器也沒有,所以不會像阿湯哥一樣衝鋒陷陣而不死,不會像所有主角一樣嚐到成功的甜美果實,他跟我們小資族一樣,一樣會失敗。
  這不是一個爛結局,而是所有投資人都應該知道的結局。

結論

  這部劇讓我理解到小資族的無奈,必須充分做好理財,有富人思維,才不會像周詠晴一樣為錢辛苦。同時,也要仔細衡量自己的能耐,才不會像楊大器、樊仲良一樣為錢所逼。
  本劇引用大文豪狄更斯《雙城記》:「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小資族在這個社會,要賺錢、買房,確實不如父祖輩輕鬆,是個最壞的時代。然而一旦擁有富思維、做好風險控管,就能成為一個最好的時代。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2會員
88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