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釀XCATCHPLAY+|《大債時代》:每一分的痛苦,都跟愛與希望同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年輕世代,現在或許確實是最壞的時代。過去幾年,「七年級生到底得罪誰」、「七年級最慘的是哪一年次?」等話題屢屢在網路上造成熱議,學歷貶值、新鮮人薪資凍漲、房價飛漲等等,這代都碰上了。許多人揹著學貸、領著低薪、扛著房租或房貸,在職場或創業生活中掙扎浮沉,找不到安全感。《粽邪》系列導演廖士涵執導的迷你劇集《大債時代》,集結好幾位入圍金馬的實力派演員,將青壯世代被債務與生活逼到牆角的心境,化為節奏快速、幽默又寫實的都會劇,敲痛許多觀眾的心,絕對是開春以來最值得觀賞的台劇之一。
《大債時代》從三位曾是補習班死黨的人物出發,以不同面向切入「債務」對人的影響。在銀行債權管理部擔任小主管的周詠晴(李霈瑜飾演),是逐夢踏實派,工作認真、周末拚外送存錢、準備與母親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做著創業大夢的楊大器(林柏宏飾演),拼命找金主投資人工智慧咖啡機,還拍影片教人賺錢、過有品味的人生,不過他雖然對外擺闊,但手頭很緊;至於另一位「阿良」樊仲良(張書豪飾演),雖然已經順利成家立業,但他就是本劇英文名「Who Killed the Good Man」裡頭那位死去的好人,為了創業開公司所背負的債務而自殺身亡,死時戶頭一毛不剩。讓阿良走上絕路的神祕理由,替本劇添加懸疑元素,也讓多年未見的周詠晴及楊大器再度聚首。
與前述三位角色相對照的,是陳昊森飾演的富二代何碩儀,他是周詠晴工作部門的菜鳥,人雖善良但做事散漫,住在母親給他的小豪宅,工作對他可有可無,周末點個外送牛排,竟是為了餵狗。身為他的小主管的周詠晴,積極工作加班、節儉度日,卻還是湊不夠錢買個安居之所,相對照之下,還真不知道努力拼命有什麼意義。
但何碩儀也有他的煩惱。他想要獲得關愛,卻無法在原生家庭找到溫暖,其他同事不是把他當成能力差的菜鳥、就是當作無交集的富家子弟,家中的小狗似乎是他唯一朋友。
人一旦入了社會,進入「大人」的世界,看見的亮麗不是亮麗,光環不是光環,一切呈現在外的都是刻意營造的假象,就像在阿良一躍而下結束生命之前,外人還以為他是個年輕有為、事業成功的創業家。許多年輕世代今日手中令人欣羨的事物,常常是預支未來永遠賺不到的錢,替今天圓一個夢,但恐怕已經賠掉明天。
錢不夠的生活,少有美好安慰,左選右選都是陷阱。租房雖能讓手頭寬裕些,但隨時會被房東調漲房租或趕走;買房則有幾十年的還債壓力要扛,生活品質與彈性全部消失。在大公司裡上班當社畜雖然較為穩定,但成天被老闆嫌又賺不了大錢;創業則得扛下更大的責任,不幸的話可能背上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大債時代》深入觀察這些一般人能感同身受的日常煩惱,搭配非常寫實的本土經驗,例如周詠晴每天辛苦騎著小摩托車在台北橋的「機車瀑布」下橋,或是行程滿檔的楊大器拿起紅牛猛灌,或是房東等著都更所以不想替房客修繕房子⋯⋯許多細節都幫助喚起整個世代的共鳴。
劇中的主要角色,不管是以堅忍踏實的態度面對困境、還是油腔滑調地一天混過一天,內心都像等著要爆炸的壓力鍋,尤其沒有富爸爸、金湯匙的年輕人,宛如在沒有安全網的狀態下走鋼索,每一個失誤都足以致命,如阿良那樣,不僅自己跌下鋼索,連老婆與孩子都一起被捲進無盡深淵。
但並非一切都是悲傷與痛苦。本劇一開始引自《雙城記》的名句「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替劇情下了最佳註解。每件事都有一體兩面,這些年輕人扛的債,除了為享受美好未來而冒險,也更是為了愛。詠晴想跟相依為命的母親安穩住進舒適的新宅,阿良想替妻兒打造溫暖幸福的家庭,大器希望父親與已逝的母親有天能以他的成功為榮──每一分痛苦,都跟愛與希望同在。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嘗試一步步學習、調整與找尋平衡,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全文劇照提供:CATCHPLAY+
《大債時代》現可於 CATCHPLAY+觀賞,連結請點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K會員
1.8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坂本龍一:OPUS》:結束的聲音,是你的臉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avatar
括號君
2024-06-20
釀人物|就算年華老去,我仍要繼續演戲──只有美不足以形容的實力派演員北川景子熱愛表演的北川景子,並未將自己的生活視為一場表演。她既是一名女演員,也是一名對自我負責的女性、母親與妻子。作為粉絲,光是凝視著她,就足以讓我們生出走向自己的勇氣,發現愛這件事並不是虛無縹緲。
Thumbnail
avatar
CHIH 夏日葵
2024-06-19
釀影評|《火上鍋》:陽光燦爛的日常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avatar
涵柳
2024-06-17
釀影評|《腦筋急轉彎》與《腦筋急轉彎2》:擁抱情緒,就是在擁抱自己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avatar
怒怒心理師
2024-06-16
【J. Herbin】350週年限量紀念墨水X玻璃沾水筆試寫來開箱【J. Herbin】350週年限量紀念墨水(50ml)!!!
Thumbnail
avatar
因為一隻貓|諮商心理師
2023-08-19
釀XTIDF|TIDF 2022「再見真實獎」入圍片觀察今年,TIDF將自2014年起所設的「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及華人紀錄片獎,重新定位成跨單元的「再見真實獎」,本篇文章將略敘單元中的《K 的房間》、《事件現場製造》、《Pink Mao》、《庭中有奇樹》、《布洛卡區》、《逃跑的人》這六部紀錄片,希望能一探策展「再見/再現」、「真實」的要旨。
Thumbnail
avatar
甜寒
2022-05-18
釀XTIDF|家與國的邊界,舊傷未癒的旅人──《K的房間》、《庭中有奇樹》與《未泯》《K的房間》、《庭中有奇樹》與《未泯》三部紀錄片乍看並無相關之處,在被攝者身分、故事的時空背景、紀錄片呈現方式上都相差極大,但若再向內深究幾許,就能發現其中共通之處繁多:探詢家的本質、質問時代/國家的病灶、對言語/述說不可忽視的隱喻⋯⋯儘管可能是藍色窗簾,但不妨聽我闡述幾句。
Thumbnail
avatar
Levy
2022-05-17
釀XTIDF|給憤怒青年好一點的《海妖》入圍本屆(2022 年) TIDF 台灣競賽單元單元的《海妖》,是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朱日坤的新作,他將鏡頭對準爭議影片創作者吳昊昊和他伴侶葛寧寧的平凡生活,透過他們自我剖白與對話,呈現其未竟的夢想、開放式關係的難題、家庭與社會的認同與挫折。
Thumbnail
avatar
甜寒
2022-05-08
釀X新北紀錄片影展|身份認同是一種創傷:《吾家有男初長成》、《不具名:自由的代價》、《寍》成為跨性別者、香港人、唐氏症患者與離群索居的老人,並非他們所願意的,但是不得不如此。佛瑞斯所認為的「被冒犯的世代」,並不是一種世代特徵或是個人的選擇累積而成,而是成為創傷的主體,成為某個少數的、被剝削的族群──成為受害者,是在當今恐怖事件、性暴力、物理病變、價值崩解的世界裡,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
Thumbnail
avatar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1-06-30
釀X新北紀錄片影展|從女兒觀點出發的家譜斷代──《一家兩國》、《修片林小姐》和《魚路》我們共享相似的文化價值,卻因為相異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分別。尤其,女兒在傳統的家族記載中幾乎被隱形,然而本文所書寫的三部新北紀錄片獎優選作品正來自三個女兒的視角,她們都同樣看著自己曾經一同經歷,卻不甚熟悉的家族往事。立足於今日的視角,回望過往的家庭秘語,理解自身家庭的同時,逐漸拼湊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