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大債時代》- 我們都積了點債,所以走不到幸福的入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raw-image

無法清晰的幸福輪廓


《大債時代》運用狄更斯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來破題,直白讓觀影的人理解,這部作品交織了笑顏與眼淚,即使走到最後,依舊貼合著主軸,一方面,嘲諷社會現象,另一方面,又為人孕育希望。

大霈飾演的周詠晴,許多人認為是最相似市井小民的代表,日夜辛苦打拼,只為爭取安穩的生活,但就像詠晴所說,買車買房,然後呢?幸福就會到來嗎?很可惜,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每日每夜,我們抱著希望在前進,盼望著努力就會累積,幸福的輪廓就會清晰,卻忘了自己要落歸何處,甚至丟失了幸褔的定義。

就此,或許在萬頭攢動的過程中,我們都忘了自己為何而前進,不知不覺下,被掩埋在進度落後的焦慮中,深怕自己無法三十而立。對照來說,為何詠晴總是抓緊時間與腳步,我想,重點就在於,害怕失控,以及折翼墜落。這部份正好就跟楊大器相反,詠晴為了安全,總是謹慎踏實,即使擁有翅膀,為了不墜落,也選擇不起飛。畢竟,人的日常就是如此脆弱。

關於角色塑造,為了豐厚內涵,皮克斯就會安排三個主要結構,包含角色的需要、渴望與學習,回到《大債時代》,同樣擁有這般細膩的刻劃。如前所述,詠晴表面上渴望的是錢,內心需要的則是一份踏實的安全感。然而,一開始的詠晴,並不明白自己的心底需求,只知道按照社會的規則走,直到母親美珍的揭露,詠晴才明白前進變成一種執著,不安更氾濫到讓她無法放手,買房甚至變成一顆大石頭,壓得人無法再走,根本近乎窒息。

raw-image

就此來看,不只美珍對詠晴抱有愧疚,詠晴也是,她內疚自己的忽視,本來的前進,竟因為執著成為一種折磨,消耗了母女倆的關係與生活。誠如我們自己時常掛在嘴邊的嘲諷,從「為了活而工作」變成「為了工作在活」。於是乎,詠晴明白自己的需要是安全感,或許還是要有房子,但那棟房子,不用大不用高,更不用富麗棠華,只要能夠放下詠晴與母親的日常,就已足夠寬廣,即使不算有錢,溫暖的關係,還是能夠點亮幸福。

為此,詠晴不用再那麼汲汲營營,反而能夠學習去體會,過去那些,因為忙碌與執著而被凍結冰藏的愜意,慢慢地散步,慢慢地吸與吐,慢慢地走向幸福的起點。

綜上所述,詠晴與美珍這對母女,其所欠下的債不是錢,而是好好面對自己的坦白。筆者非常喜歡這般安排,不只講現實層面的苦難,也闡述內在的慌亂與不安。畢竟,即使不用講,觀眾也明白要通往幸福,錢或許必要,卻不夠充足。

幸福的列車不會只有一班,端看你,想坐上那一班

raw-image

一份可以做選擇的自由

楊大器的性格,來自於童年的不滿,即使油腔滑調,但大器的本事並不低,甚至有人願意花費25萬來聘請,只要他願意,經濟絕對不會是煩惱。然而,如前所述,埋藏於想要後面的需要,才是劇中角色真正的目標。這一部分,相較於詠晴,大器其實更為清晰,要的就是一份可以選擇的自由。為此,就算擁有腳踏實地存活的實力,大器還是要奮力而飛,即使會墜落也在所不惜。

所以,大器就沒有需要克服的內在挑戰嗎?

承前所述,自由的渴望來自於過往的匱乏,不過,匱乏帶出的不只是動機,還有一份懷疑。具體來說,大器總是保持積極,遭遇挫敗或挑戰都是勇往直前,之中的原因,某種層面跟詠晴一樣,同樣深怕被內心陰影給追上。如果說追著詠晴的是不安,大器的就是懷疑。由此可知,大器的挑戰,就是那份等著他面對的自卑。

如果說詠晴的結要由母親來幫忙,大器的結,同樣得由父親來解,當大器發現到父親默默幫忙繳清催款時,心中泛起的除了愧疚,更多的是滿足,原來,不管光鮮亮麗與否,自己都會被某些人肯定。爾後,大器發現到自己不只追尋自由,也在追逐自尊,金錢、地位或創業都是因為不甘心而起,想讓嘲笑自己,或拋下生病母親的有錢人,後悔看錯了自己。就此,大器求的是份證明,顯示自己足夠好的證據。

為此,父親喝完咖啡後的一聲還不錯,看似簡簡單單,卻也補足了大器,讓他又有了力氣,繼續往前爭取。當然,大器遇到的父親,不只一位,郭董的鼓勵與肯定,同樣讓他受寵若驚,甚至讓他明白,期貨跟股票,看似是一種保險,但心理層面上,也是一種對自我不夠有信心的懷疑。

raw-image

說來有趣,大器與父親,詠晴與母親,雙雙都是單親,但又以不同的方式去幫助自己的子女,詠晴帶出情感的靠近,大器帶出務實的肯定。我想,到頭來,總是在身旁的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需求的那面鏡子,幫助大器或是詠晴看到自己的盲點,不管是過度的執著,或是因應挫敗而躲藏的自信。

整體而言,表面上看似坐落於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中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如果碎了、脆了、破了,可能也就像阿良一樣墜了。所幸,大器與詠晴不只有家人,更還有彼此,坦露之後,搭建起橋梁的孤島,就有了避風的港口,即使挫折的浪潮再次襲來,依舊能夠安然地度過。就此,即使碎了,或許也還能拼湊,失敗的引力,也不會那麼容易讓碎變成墜。

市井小民,不過就是天地之間的滄海一粟

raw-image

情感的債,要由誰來還


承前所述,《大債時代》著重的不只是金錢的債務,更聚焦情感關係的匱乏來描繪,外放出寂寞與渴求的何碩儀(陳昊森飾),就是本劇之中最佳的例證,他的存在讓人明白,即使擁有大器或詠晴都渴望的經濟地位,幸福的種子,還是不一定落地生根。就如美珍所述,幸福難以直接用金錢來二分,某種程度,我們都會認為自己是匱乏的,羨慕別人的富有,殊不知,自己或許也被某些人給羨慕著。

許多人說,老少配的戀情過於突兀不現實,但照角色發展來看,對於碩儀來說,美珍確實就是那顆溫暖的太陽,讓他在家庭與工作的寒冬中,保持清醒,避免失溫致死。不過,碩儀對於美珍是否真的單純只是愛戀,又或參雜了許多對於母愛的渴求,有待商榷,這部分也是兩人未來要面臨的挑戰,對比於社會觀感,這也是真正需要去釐清跟討論的。

再來,長期的匱乏與忽視,也讓碩儀對於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感到懷疑,甚至外顯出來變成一種直覺式的自我挫敗,遇到外在問題或是環境變動時,碩儀更會自動聯想到是自己「不夠好」,比如不夠好才會被罵,不夠好才會添麻煩。回過頭,碩儀的戀情,可能也會面臨相似的考驗,不自覺地把關係的責任扛下來,又或是過度以美珍為主,忘了自己。為此,即使故事結束了,但就像開場那句狄更斯的名言,最好最壞,希望與絕望,都共存在同一時刻之中,碩儀跟美珍的路,也還有很長一段。

raw-image

欠下情感之債的不只是碩儀的父母,還有阿良,他從小到大都活得壓抑,總是扯起的笑顏,也都是為了擠走眼淚。故此,除了龐大的債務, 阿良同時也忘了要還一生所積累的情緒。到了最後,之所以會往下墜,某種程度,不只是現實的殘酷,更也因為他已經來到情緒的邊緣,現實灰暗就算了,心底還打撈不出一絲希望。

當然,阿良留給純珊的也不只是經濟債務,還有情感上的匱乏,這也讓純珊對於阿良的離開感到矛盾,一方面難受,另一方面又憤怒。如同大器跟詠晴,純珊一樣有自己必須去面對跟學習的考驗,意即重新拼湊起身為女人的自主與意識,不再只是附屬於他人的母親或是妻子。這部分,雖然劇組沒有透過劇情直接點名,但明顯可以感受到其企圖,特別是純珊找工作那一段,一句「如果我是男生」,就是要嘗試衝撞社會的昏暗。

整體而言,《大債時代》讓人明白,生活幸褔的多樣化與複雜性,這也讓人想到國片《同學麥娜絲》,很多時候,夢想的藍圖都是拓印社會的想像而來,所以缺乏足夠的適切性。為此,詠晴之所以最貼近市井小民,並不是因為她沒錢,而是因為她跟我們一樣,許多時候,就是隨著現實的洪流在載浮載沉,好似一隻渺小的浮游生物。

所幸,這是一個最壞也最好的世代,再怎麼渺小,也都藏著專屬的偉大,不管是一份平凡的日常,又或是一份激昂的夢想,甚至是一份遲來的愛情,都有各自的遼闊,得以洩洪長久以來的不滿。

大家只要一點一滴,擁有自己的海就好-寺山修司

結語

《大債時代》短短六集,結構分明,方方面面地圍繞著債務這個主軸來擴散,不管是經濟或是情感,都能有所梳理,唯一可惜之處在於少有爆發力強,或是說印象深刻的台詞。不過,演出表現整齊劃一,角色們都非常討喜,甚至惹人憐愛,特別是哭戲,精準到位,且不濫情,符合劇中角色的設定,壓抑、內斂且含蓄,就像是一種帶血的潰堤,悶熟的苦,豐沛帶味,令人印象深刻。

raw-image
raw-image
全文圖片來源-公視
raw-image

因應筆者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2021/02/18
我其實不大敢看太過沉重的影片,《大債時代》光是片名,就讓我害怕去看,加上片名也讓我聯想到我的金融專業,更是讓我膽怯,很怕看到我們這行的某些人士有多麼的罪孽深重這樣;可是因為你這篇文章,讓我對這部劇集有了強大的好奇,也因為只有六集,所以年假期間把他看完了,果然有看到我們這行有些罪孽深重的部分(應該加投資警語的^^),劇中大部分的內容都很寫實沉重,但結尾的部分,或許劇組還是想要給一些希望吧,在情感上,我喜歡這個帶著亮光的結局,但理智上,我覺得他的收尾,太過夢幻、不切實際,有些壞了整部劇集的調性。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18
那部份就讓人咬牙切齒...投機心態,總是認為自己就是萬中選一,心理學上的賭徒謬論與個人神話,也是在說人面對投資時的謬誤,如妳所說,讓人膽戰心驚!
吳心-avatar-img
2021/02/04
幸福列車不會只有一班...欠的債也不會只有一筆😂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04
只好派出三寸不爛之舌的大器來解決債務XD
我都還沒看劇,你就已經寫完了!!#歪編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04
過年補一補啊XD 另外一部公視出品的《白日夢外送王》我也很期待!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3.3K會員
135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3/11/09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Thumbnail
2023/11/09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Thumbnail
2021/07/02
村西正如身穿新衣的國王,清楚自知描繪的願景,就是荒唐的騙局,卻拉不下臉,坦白才能的有限,或許商業嗅覺確實異常敏銳,但類似藝術本質的追逐,就是碰巧到達的境界,眾人眼底的AV帝王,就是彼此共築出的浪漫泡泡,令人沉醉卻虛幻。整個團隊看得最清楚的人,一直以來,都不是社長,而是深陷騙局,卻無法脫身的全裸監督
Thumbnail
2021/07/02
村西正如身穿新衣的國王,清楚自知描繪的願景,就是荒唐的騙局,卻拉不下臉,坦白才能的有限,或許商業嗅覺確實異常敏銳,但類似藝術本質的追逐,就是碰巧到達的境界,眾人眼底的AV帝王,就是彼此共築出的浪漫泡泡,令人沉醉卻虛幻。整個團隊看得最清楚的人,一直以來,都不是社長,而是深陷騙局,卻無法脫身的全裸監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成長是一種痛苦的過程,一點不能逃避。—郭楓   周文強老師有提到財商的經營之道可以看〈大宅門〉、〈喬家大院〉,要在連假期間追完兩部作品實在是太難了。就如周文強老師說的:人這輩子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找一個愛的人,‌‌在愛的地方,做愛的事業。
Thumbnail
成長是一種痛苦的過程,一點不能逃避。—郭楓   周文強老師有提到財商的經營之道可以看〈大宅門〉、〈喬家大院〉,要在連假期間追完兩部作品實在是太難了。就如周文強老師說的:人這輩子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找一個愛的人,‌‌在愛的地方,做愛的事業。
Thumbnail
對於未來,我們充滿憧憬,但如果盡了最大努力後,還是活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你是否還願意再相信自己一次? 這是我看完時,腦海中瞬間浮出的一段話。
Thumbnail
對於未來,我們充滿憧憬,但如果盡了最大努力後,還是活得一塌糊塗的時候,你是否還願意再相信自己一次? 這是我看完時,腦海中瞬間浮出的一段話。
Thumbnail
身在大債時代很難不被現實擠壓,只願我們還認得清自己的本來面目,不至於被壓壞、壓扁了。
Thumbnail
身在大債時代很難不被現實擠壓,只願我們還認得清自己的本來面目,不至於被壓壞、壓扁了。
Thumbnail
  今年有一齣戲劇,獲得廣大迴響,聽說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年輕觀眾最在意的社會議題。受眾群為30~40歲左右的青壯年,離開校園有段時間,但在職場卻是上有主管,下有部屬的夾心世代,其中買房、負債的問題,成了最大的討論核心,這部劇叫做《大債時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資上班族們,給我們什麼樣的理財啟示
Thumbnail
  今年有一齣戲劇,獲得廣大迴響,聽說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年輕觀眾最在意的社會議題。受眾群為30~40歲左右的青壯年,離開校園有段時間,但在職場卻是上有主管,下有部屬的夾心世代,其中買房、負債的問題,成了最大的討論核心,這部劇叫做《大債時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資上班族們,給我們什麼樣的理財啟示
Thumbnail
在劇中,有許多牢籠般的景象:洗衣店外的鐵窗、詠晴公司的窗外遮光板、詠晴家整齊的磁磚、角色們的場景以方框的室內居多等,許多工整的橫線直線,將角色們一一網在名為「債」的牢籠;而在螢幕前的我們,也像是隔著一道鐵窗,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被困住的影子。
Thumbnail
在劇中,有許多牢籠般的景象:洗衣店外的鐵窗、詠晴公司的窗外遮光板、詠晴家整齊的磁磚、角色們的場景以方框的室內居多等,許多工整的橫線直線,將角色們一一網在名為「債」的牢籠;而在螢幕前的我們,也像是隔著一道鐵窗,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被困住的影子。
Thumbnail
這齣戲播出時真是剛好集結當紅電影主角於一身耶😂 雖然一開始是因為小薰跟張書豪想看的XD 他被Netflix分類在黑暗 害我非常擔心它的結局會超級慘 結果雖然好像很多人不喜歡結尾 但我還蠻喜歡結尾的! 劇情都蠻寫實的 最後給主角們一點點希望 卻也還是有各自的困難存在 這就是生活很容易有的樣貌吧~ 而
Thumbnail
這齣戲播出時真是剛好集結當紅電影主角於一身耶😂 雖然一開始是因為小薰跟張書豪想看的XD 他被Netflix分類在黑暗 害我非常擔心它的結局會超級慘 結果雖然好像很多人不喜歡結尾 但我還蠻喜歡結尾的! 劇情都蠻寫實的 最後給主角們一點點希望 卻也還是有各自的困難存在 這就是生活很容易有的樣貌吧~ 而
Thumbnail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Thumbnail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Thumbnail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Thumbnail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Thumbnail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Thumbnail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Thumbnail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來自 Charles Dickens《雙城記》,是黑暗也是光明,有絕望也有希望,而後面最為關鍵的:「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誠如英文片名 Who Killed the Good Man?其實那是每一代的年輕人的寫照。
Thumbnail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來自 Charles Dickens《雙城記》,是黑暗也是光明,有絕望也有希望,而後面最為關鍵的:「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誠如英文片名 Who Killed the Good Man?其實那是每一代的年輕人的寫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