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債時代》我們到底該學理財還是理債?

更新於 2021/01/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oster vector created by macrovector - www.freepik.com

我很少追 ON 檔劇,主要是自己很喜歡一氣呵成的感覺,不過最近剛好追到了一部迷你劇集《大債時代》,看著看著就引發了自己的思考,目前(1/20)播映到了第四集,還有兩集,全劇在 1/30 完結。

以前我喜歡寫介紹內容的文章,但現在的我喜歡紀錄下來,過程中咀嚼出來的每一分滋味。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引用來自雙城記的一段名言當開頭,也代表這部戲劇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我們有可能會看到那個最壞,但也同時會有機會找到隱藏其下的最好。
壞的地方在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莫可奈何,不論出身的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好的地方是,不管有多苦,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中,總是有屬於歡樂的一部分。
與其說,這是一部探討社會現實景況的劇,不如直接說,劇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正在不斷的投射出了自己的人生。雖然叫做「大債時代」,但其實談的不僅止於「理債」,也不只想要說明如何理財,反而更趨近於人生管理

一、人的一輩子,有些事情是與生俱來的

三個性格迥異的高中同學,生活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之中,配合上了進入社會後各式各樣的美麗遇見,創造了這部戲裡面一次次不同的場景。
當說到與生俱來,並非只是基因這麼簡單,而是我們也同時承擔著父母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之中,所創造出給我們的環境。
不論你是富二代、背債世代、家道中落的那一代,基因只佔了一部分的決定,更多的時候是那個我們生活的環境使然。
與生俱來的定義更多時候,其實是在我們有自主的能力之前,我們早就已經被環境所框架住了。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著述過一篇有名的研究《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就顯示了,成為台大學生的一大因素,很可能跟父母既成的背景有關。
劇中,曾經經歷過負債、窮苦的三個主角,長大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但不變的是他們一樣在追夢,有人正在成功,有人期待成功,有人卻已然面對失敗。每一個人面對的事情,正就是在提醒我們,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而這些事情我們是與生俱來,且難以改變。

二、到底什麼是真的「財產」?

而當面對「金錢」這個議題的時候,每一個呈現的方式,也逐漸打破世俗對財產的印象。
有人會去看自己的存摺,數著上面的數字跟看有幾個逗點;有人是望著自己創辦的公司,品味著裡面的員工跟裝潢;有人是不斷的尋找資源,去創造下一分一秒的可能。也有人,從來不知道財產是什麼,從來都衣食無缺。
到底,什麼才叫做真的財產?
劇名用「債」這個字來取名,其實也是在提出一個矛盾的結論,如果這個人有負債卻又成功,是不是算成功?是不是真的擁有了財產呢?
還是,那個存摺上面擁有好幾個零,銀行紀錄良好,沒有負債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又或者是,寅吃卯糧,永遠都在為下一刻的金錢尋找方法的人,卻從來都能夠快樂有目標的生活著,才是真正的富有?
還是久久才能看到一次親人,自己一個人生活著,卻衣食無虞的富二代,才是富有?
我們印象中的「財產」看起來好像就是一個數字,一個帳面上計算得出來的東西,好像累積的越多,我們就會越快樂。但其實,無法被量化的,看不到卻感覺得到的,也是財產的一種。

三、看上去是債權管理,重點是在管理人生

所以,既然財富的定義如此廣泛,當我們在講「理財」的時候,又怎麼會只能單純的管理那個一張張紙上的數字、文字,更多時候包含了那些無法量化的,卻帶來及時雨效果。
這部劇的每一集其實都談到了債務,也不斷輝映著人生。
有人可以自在地背著債務,繼續為自己的創業夢想找資源;或者可能完全無法承受有債務,卻為了夢想中的房子,開始承擔了房貸;也有一開始借錢,就不斷的被債務綑綁,甚至走道地下錢莊。
債務串起了每個不同的人生,面對債務的方式,創造了不同的生活模式,甚或也令人往不同的未來前進。
講到這裡,再回頭看看市面上一對教導理財的書籍,我自己書架上也有一排都是它們,都告訴我們如何致富,都跟我們說著,透過不同的技巧,讓帳面的數字增加。
卻很少,有人從理財、理債的角度進一步延伸到自己的人生,所以其實債權管理,講得更仔細一點,就是管理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縮短知識與實踐的距離 📪 理清人生的脈絡,過上想要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有說過,離開了 Notion 後我使用「時間塊」來當作我的時間管理系統,我並不是要來做手把手教學(網路上很多大家可以找),不過覺有些體驗跟分享想要跟大家說。
上一篇我提到了離開了使用兩年一直沒有內化的筆記軟體 Notion,我仍然會使用數位筆記的 App,這一篇就來介紹一下,我找到了三個 App 來取代。
Notion 是這一、兩年,或者說這一年來快速崛起的軟體,加上因為 Evernote 改版的效應,讓 Notion 討論度更高了,但兩個月前我從 Notion 跳槽到其他的軟體上面。
創業是一門生意,而門票是你有能力進行一場資本遊戲。 有聽過 Theranos 故事的人,很難不對「許多名流政要支持且相信伊莉莎白(Elizabeth Anne Holmes)」印象深刻。
很久沒有看一本書看得如此興奮與忘我,連續三個晚上,回到家中什麼都不做,就是不斷的拿著電子書,一頁一頁的消化這一齣絕妙的大戲,或者你也可以說粗糙卻美麗的騙局。
之前有說過,離開了 Notion 後我使用「時間塊」來當作我的時間管理系統,我並不是要來做手把手教學(網路上很多大家可以找),不過覺有些體驗跟分享想要跟大家說。
上一篇我提到了離開了使用兩年一直沒有內化的筆記軟體 Notion,我仍然會使用數位筆記的 App,這一篇就來介紹一下,我找到了三個 App 來取代。
Notion 是這一、兩年,或者說這一年來快速崛起的軟體,加上因為 Evernote 改版的效應,讓 Notion 討論度更高了,但兩個月前我從 Notion 跳槽到其他的軟體上面。
創業是一門生意,而門票是你有能力進行一場資本遊戲。 有聽過 Theranos 故事的人,很難不對「許多名流政要支持且相信伊莉莎白(Elizabeth Anne Holmes)」印象深刻。
很久沒有看一本書看得如此興奮與忘我,連續三個晚上,回到家中什麼都不做,就是不斷的拿著電子書,一頁一頁的消化這一齣絕妙的大戲,或者你也可以說粗糙卻美麗的騙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1976年賈克希維特推出了兩部姊妹作作品,一部是《日月女神》(Duelle),一部是《公主復仇記》(Noroît)這兩部片一改之前《莎蓮與茱莉浪遊記》(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超過三小時的片長,規矩的縮到兩小時內,而兩部片也一改《莎蓮與茱莉浪遊記》那種舊故事與新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甜食工廠的主人發出五張邀請卷,邀請五個小朋友來他工廠參觀,他要從中選出一位當繼承人。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1976年賈克希維特推出了兩部姊妹作作品,一部是《日月女神》(Duelle),一部是《公主復仇記》(Noroît)這兩部片一改之前《莎蓮與茱莉浪遊記》(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超過三小時的片長,規矩的縮到兩小時內,而兩部片也一改《莎蓮與茱莉浪遊記》那種舊故事與新
Thumbnail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甜食工廠的主人發出五張邀請卷,邀請五個小朋友來他工廠參觀,他要從中選出一位當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