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一場
無限賽局。只要還在投資、還在市場就沒有結束的時候,所以思考週期、思考勝負,會限制對於投資的想像。我的角度裡沒有股市第八局,幾乎都是滿倉塞進去。我的每一天
都是八局下半吧。
這一場打輸了,只要還有球員就可以繼續打。這一場打贏了,也不代表下一場能打贏。賭場每年都開,除非世界經濟結束了?我只擔心我對公司的判斷,也就是選股。利率、大市方向,這些都不是我該分心的,做自己有信心的事。而我的人生也是,熱情為主(👋寫作),投資為輔,一場一場用自己的方式過下去。
我的投資體系
體系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與合適度。不是說我偏好的風險與選擇的
相反就是不對的,只要是最後能夠賺錢的,都是好的。我的體系基礎建立在彼得林區、還有
Saul老師這樣的成長投資人上,然後又稍微加上一些自己的偏好。相信我的解釋可以給其他人建立適合自己投資體系一些方向。
- 要能夠理解相衝突的概念,在投資中其實是會共存的
- 集中投資,將資金組合集中在至多不多於10家公司。雖然實務上很難辦到,但就是要逼迫自己去蕪存菁 🗑。比如專注在邏輯上思考這一年可能的風潮與趨勢,再篩選一次。今年,我比較押注在經濟重新開放、電動車、東南亞成長、小型高成長公司
- 專注在一年後營收會有實質大幅成長(通常至少50%以上)且有機會繼續再維持的公司。但是質量向(Quality)上的思考大概是三年或是更長維度的
- 投資自己能夠理解、解釋、看得懂的商業模式。這更多是為了持股信心。所以我通常pass生技醫療(NARI、NVCR),或是沒感覺的科技技術(NET、DDOG)我不是工程師,什麼CDN、Log可視化管理不是很懂它們,會讓我持股信心變低
- 不只限於科技公司,而是這個商業模式在產業帶來的新價值或成長的公司。例如房地產經紀是一個傳統產業,但是eXp Realty(EXPI)公司運用虛擬實境平台使連鎖實體店面不再需要存在,這樣節省費用可以來回饋和吸引經紀人,無實體店面也能讓加盟高速擴張。eXp光是一季就馬上快速進入多個新的國家市場。在我看來他是運用科技為傳統產業帶來新模式的公司,並非科技公司,但不阻止他快速成長的事實,和股價增長的潛力
- 不是鐵則但如果可以選擇,我偏好市值相對小、還未被大眾發現的公司。但也不能小到像penny stock。這些公司正在起步且有可能成長起來,目前理想潛力市值大概在接近略低於1B~30B,不過還是有些例外,最高的優先順序還是成長率
- 通常產業或公司有「催化劑」。資金即行情,有了題材與追捧,在基本面的成長上我們要求,在題材的熱門度我們也留意,避免“曲高和寡”的投資。價格是體重計但是“也是”投票機。比如大麻產業,就是一種大家都有興趣、可以討論的熱門催化劑;WSB的瘋狂散戶們也是
- 高毛利率不是不好但不是絕對,同時考慮相對應成長速度的估值貴或便宜才是我的紀律
- 不買自己估值公式裡相對貴的公司,但是也不因為估值太貴而賣出已經持有的公司。而會在 1. 基本面情況出現轉變 或 2. 有相對更好標的公司的時候,考慮賣出 a. 相對已經貴的公司 或是 b. 信心相對低的公司
- 如果真的太喜歡但又太貴,使用Sell Put來收取權利金同時等待紀律的價位,但是因為做Sell Put資金也會鎖住,也要注意這塊資金的效率
- 持續的成長本身就是護城河。一家公司可以多年持續一個好的速度成長,就代表他做對了某些事情,有些是我們可以分析出來並認同的,也有很多是我們無法掌握的!為什麼Fire TV沒法打敗Roku? 為什麼如賽門鐵克這樣在防毒軟體的大公司,為什麼無法阻止Crowdstrike的步步逼近?黑莓機的智慧型手機為什麼失敗?封閉的Mac當初市占慘輸給開放的Windows,但是為什麼封閉的iOS卻沒大輸開放的Android?誰又能想到AMD能夠再崛起?我們對於護城河、競爭力都只是事後諸葛,當然要了解公司優勢與特色,但絕不要用這種角度去判斷輸贏,緊跟成長表現即可。
後續內容...
- 更多投資體系要點
- 我的公司篩選項目
- 估值表、持股名單與信心程度範例
- 估值圖表
- 持股名單圖表
付費訂閱將可以支持專欄繼續下去,每月只要149元就可以讓好內容每週都誕生!💀 👇下面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