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人角度看MIH聯盟策略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故事

隨著美債走強、美元升值等現象造成市場心態浮動,各家投資人產生各自不同的想法,進而催生了近期美股修正的態勢,其中尤其以科技股最盛,一直以來受美股連動台股自然也產生了不確定心態,而去年底就已經開始炒作的電動車題材開始受到投資人的考驗,不論各家投資人的態度如何,我決定純粹從我個人對電動車產品的觀點切入台灣供應鏈策略簡單討論。

定義

討論這個議題,必須要先定義自駕車與電動車,並對比傳統車業。
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利用可充電電池或儲能裝置提供電流給電動機以驅動的車輛,許多人提到電動車會直接想到特斯拉(TSLA)的產品,並同時把它同時也很有名的自動駕駛功能也聯想在一塊,然而對電動車而言,自動駕駛並不一定需要,但對於供應鏈,卻必須要為這個功能充分準備,因為這是消費者所期待的。
先說說鴻海的MIH(Make It Happen)聯盟(天下web only,20210222)電動車開放平台的目標:核心在於解決傳統車業的三大痛點:開發費用太高、開發期長、資源不足,以開放技術規格為號招,期在結合多種不同產業打造一體化的生態系(https://www.honhai.com/zh-tw/mih-ev-open-platform),他們定義出了四個屬於這個平台的特色模組彈性客製、輕量一體成型、強大EEA架構、自動駕駛技術。
關於MIH聯盟一定要知道的四大策略:模組彈性客製、輕量一體成型、強大EEA架構、自動駕駛技術。
其中會讓人比較陌生的部分應該是EEA(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電子電氣架構,是首先由德爾福公司提出的,集合汽車的電子電氣系統原理設計、中央電器盒的設計、連線器的設計、電子電氣分配系統等設計為一體的整車電子電氣解決方案的概念。(百度百科)
從工業設計的觀點,EEA不論是目前打算新興的電動車產業鍊還是傳統車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份,EEA設計白話而言就是讓包含電力總成的各汽車機件藉由電力系統達到資訊交換,形成各種管理應用機制。
EEA架構(百度百科)
關於自駕系統部分,台灣在這個領域的著墨一直都不少,筆者所詳細知道的案件中,就有工研院的第一面自駕車牌及新竹貨運的自駕運送計畫,如果有興趣可以利用搜尋引擎閱覽相關新聞,筆者個人的意見是如果是討論在地化的自駕系統,尤其是台灣或東南亞這樣機車混雜的交通狀況,具有很高的競爭力,然而目前筆者不認為這是台灣自駕車產業鍊的優先重點,下一個章節詳談。

討論

雖說從MIH期許自己能像當年的Android (天下web only,20210222),筆者倒不認為這是能類比的,因為Linux、Android當年在軟體上扮演的雖然是開放的角色,帶來的卻是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零組件的百家爭鳴,因為Linux給開發者自由度及突破wintel陣營的希望、而Android則是藉由Google背後大量的雲端服務支持及相對能與蘋果陣營一戰的作業系統直接解決了眾多硬體商的硬傷,對比之下目前MIH聯盟並沒有展現出比特斯拉更好的駕駛輔助系統願景,也不像蘋果(AAPL)在過去已經證明可以開發出高使用者體驗的使用介面及高度物聯網優勢的產品鏈,但筆者並不悲觀於目前的聯盟願景,原因如下。
第一,目前的聯盟目標對於台灣的代工產業習性是相當合身的,聯盟雖然不太可能扮演Android的角色,卻有捕捉到當年三星、宏達電及後來的小米、OPPO的獲利精髓-比起競爭軟體,打造高軟體差異適性、具有性價競爭力的硬體生產鏈更為重要。
第二,台灣在地的企業中能夠立即快速接軌電動車零件設計、生產十分充足,許多企業本來就有在出貨,如果能從零件出貨提升到囊括組裝、測試出貨,那勢必帶來獲利的提升,當然這不是單一公司,而是從整個產業鍊台灣企業能獲利的部分來看。
上面二點就建立在聯盟前三點的目標:特色模組彈性客製、輕量一體成型、強大EEA架構。
前兩點從字面上就能看懂,其中想達到的目標就如同筆者所提,用智慧型手機來比喻,原本台灣就有各種零件的代工,如果出貨智慧型手機時,某個生產鏈能提出他們的生產鏈輸出的完整硬體能維持原效能的情況下減低功耗、減輕重量、維持組裝強度(這個特性在車輛更重要),那麼必然能追加測試、組裝的訂單能見度,從這個觀點來看,用開放協議的方式合縱連橫總體利益是存在的。但空有這兩點並不能鞏固優勢,而EEA架構設計雖然付出的成本會高昂許多,但如果研發成功,將會是聯盟最大的武器,但也是最大的變數,目前台灣汽車製造並非全球前段班,也就是說要完成這塊拼圖,聯盟必須找到合作夥伴,這是可以持續關注的點。
能不能完成強大EEA架構是承智慧應用及鞏固生產鏈優勢的重要指標
下篇會重點放在分析目前台灣加入MIH的廠商、到底電動車的自動駕駛系統在自用車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從科技產品的角度,會怎麼設計整個空間感知機構配合車載輔助系統,最後分析企業及投資人可能採行的下一步。

avatar-img
5會員
7內容數
科技很近,而你值得更多,這個專題是我為了實現學習及投資目標的資料與個人看法整理,希望與你分享,一起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I、電動車、智慧城市無不需要空間感知技術,除了電腦視覺(鏡頭),還有很多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這篇文章整理介紹LiDAR這個科技產品的技術、應用、商業,從技術面、投資面了解他是什麼東西。
AI、電動車、智慧城市無不需要空間感知技術,除了電腦視覺(鏡頭),還有很多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這篇文章整理介紹LiDAR這個科技產品的技術、應用、商業,從技術面、投資面了解他是什麼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析了臺灣政府推出的MIT電動輔助自行車國產化補助計畫。分析了補助計畫對產業的影響及可行性,並探討了三電系統的重要性和相關的中置驅動電機、電控系統、電池的條件。最後提出了對補助計畫可能影響的疑問和結論。
Thumbnail
00896 是由中國信託在 2021 下半年推出的,主力放在台灣自主創立的 MIH 電動車聯盟相關產業。該聯盟是由鴻海所推動的,目前已經有超過 60 個國家 / 地區參與,相信該聯盟在未來全球電動車市場中能夠佔有一席之地。 00896 是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的 ETF,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析了臺灣政府推出的MIT電動輔助自行車國產化補助計畫。分析了補助計畫對產業的影響及可行性,並探討了三電系統的重要性和相關的中置驅動電機、電控系統、電池的條件。最後提出了對補助計畫可能影響的疑問和結論。
Thumbnail
00896 是由中國信託在 2021 下半年推出的,主力放在台灣自主創立的 MIH 電動車聯盟相關產業。該聯盟是由鴻海所推動的,目前已經有超過 60 個國家 / 地區參與,相信該聯盟在未來全球電動車市場中能夠佔有一席之地。 00896 是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綠能及電動車指數的 ETF,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