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奶雞哥 -怕以後買不起鹹酥雞+奶茶 所以學投資
此篇系列文章,是對於產業鏈的介紹文章,主軸是將上中下游產業鏈彙整
台灣電動車發展歷程及政策概述
台灣自2009年起積極推動電動車發展。行政院在2009年4月23日宣布「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並於2009年8月核定「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此後又在2010年4月制定「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並成立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
2011年5月和11月,行政院陸續核定「產業發展綱領」及「經濟部2020產業發展策略」,將電動車列為重要產業發展項目。2014年5月,將相關計畫整併為「智慧電動車輛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並於2016年底結束第二期。
2016年7月,行政院通過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智慧電動車成為重要發展項目。為因應節能減碳趨勢,各國紛紛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台灣也於2017年底推出「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規劃2030年全面電動化公務車輛、市區公車,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然而,2019年9月,行政院宣布暫緩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目標,將「油電併行」作為方針,支持維修電動車技術升級,同時提倡低污染燃油機車。
為回應全球淨零排放政策,台灣自2021年起推出碳權憑證、2022年宣示「2050淨零排放」為國家目標。交通部預計到2024年,國內將有近6萬台電動車,並加強充電設施建置,鼓勵購買低污染車輛。
2022年起,台灣推出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政策,提供換購電動車或油電車補助及獎勵,以改善空氣污染和碳排放問題。這些政策表明台灣在推動環保、綠能產業以及電動車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
資料來源:行政院、交通部、經濟部、媒體報導
電動車上下游產業
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EVs)是使用電池作為能量儲存和驅動力的交通工具,可分為純電動車(BEV)、混合動力車(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和增程式電動車(REEV)。電動車產業涵蓋供應商、零組件製造商和車輛製造商等,各環節互相關聯。
1. 上游:電池材料供應商
- 電池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和電解液等。
- 供應商依賴鈷、鋰、銅和鎳等金屬原料,其中鋰和鎳供應受限。
- 電池材料價格上漲,鋰離子電池組價格2022年回升,成本影響車輛價格。
2. 中游:動力總成、電能總成、車身組件
- 動力總成和熱管理系統整合,模組化趨勢顯著。
- 電池芯/模組由少數大廠主導,需求增加,供應鏈穩定性成為關注。
- 車輛電子、智能座艙技術持續發展,智慧座艙成為焦點。
3. 下游:電動車種市場
- 電動車銷量急速增加,受政策和環保趨勢影響。
- 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等地禁售燃油車計畫。
- 需求增長促進充電基礎設施擴展,但還需進一步擴充。
4. 全球趨勢和政策影響
- 美國、歐盟等國家制定銷售禁令,加速電動車普及。
- 全球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但尚需解決供應鏈、充電基礎設施等挑戰。
各國政府採取多種政策推動電動車發展,包括補貼、鼓勵投資、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排放,並推動電動車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穩定性的提升。
中游:動力總成、電能總成、車身組件 零組件公司
大功率鋰電池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動力馬達等零組件公司
本國上市公司(29家)
- 士電
- 東元
- 華城
- 車王電
- 和大
- 廣隆
- 華新
- 建大
- 和泰車
- 光寶科
- 台達電
- 鴻海
- 致茂
- 大同
- 技嘉
- 正崴
- 凌陽
- 建準
- 飛宏
- 敦吉
- 百容
- 健和興
- 全漢
- 信邦
- 立德
- 維熹
- 盛群
- 台表科
- 康舒
外國上市公司(1家)
- 貿聯-KY
本國上櫃公司(19家)
- 世德
- 順達
- 佳穎
- 加百裕
- 西勝
- 金雨
- 至興
- 新盛力
- 高技
- 新普
- 茂達
- 元山
- 聚和
- 長園科
- 博大
- 天宇
- 精星
- 朋程
- 恒耀國際
本國興櫃公司(2家)
- 有量
- 格斯科技*
創櫃公司(1家)
- 益瑞
知名外國企業(5家)
- ASEC
- 比亞迪
- 寧德時代
- LG化學
- 松下電器
個股相關數據資料僅供說明之用,不代表投資決策之建議。所有資訊皆為本人搜集,根據一般性之證券投資資訊,所述為客觀事實。
存股存錢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沒有最好,適合就好!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收藏與分享 讓我們大存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