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篇散文寫得到底是不是真的壓?|第21屆臺北文學獎散文決審會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本屆)最大的呈現點集中在孤獨,散文中無良父母的存在更使人反思現代社會。」──廖玉蕙

第21屆這次,據評審們說的是,作品水準都滿一致的,因此很難選。

因為內容受限於台北經驗,所以多半會與之直接相關,例如台北租房、台北物價、孤獨感,流離、搬遷。總之都是困境居多。

廖玉蕙評論,這次大部分的作品都集中在孤獨與無良父母。不過有趣的是,獲得名次的作品中,單純講孤獨的幾乎沒有,多半是以某個主題,輔以心緒上孤獨感來表現,例如林念慈〈擇木〉沐羽〈模擬迷途〉。無良父母的作品大概只有楚楚〈用眼睛捕捉聲音的人〉

不知可不可這樣說:當大家都在寫孤獨時,你寫別的,靠著題材獲得注目,就脫穎而出了?

當然,鑑古知今在很多情況下是失靈的,投資如是,投稿亦如是。畢竟,人怎麼可能預知這屆大家是厭世或積極向上呢?不管如何,還是寫自己有興趣、擅長的題目,相對來得更有勝算吧。

本屆也出現另一個討論,我看起來是對於弱勢的刻板印象討論。主要集中在楚楚〈用眼睛捕捉聲音的人〉,當廖玉蕙、阿盛、黃麗群盛讚此篇優點,房慧真則獨排眾議,說明這篇作品無法說服她,應是中產階級家庭怎麼會放任孩子生病?跳過求學階段的重要轉折,明明弱勢,沒有完整教育,應是階級斷裂,卻在長大後做著許多中產階級的活動呢?

黃麗群、廖玉蕙以「我認識的隔壁家孩子」的舉例方式,從自己生命經驗上來看,認為作品描述的應是有可能的。這種舉例方式是沒錯,只是看著大咖作家這樣做有種質樸的幽默不知道為何。

我也是覺得,為什麼不行?我們都聽過或見過弱勢者拿最新蘋果手機,物質與享樂生活還比一般中產體驗更多的故事。也有許多一無所有然後翻轉致富或找到有意義人生的例子。也有中產階級家庭出來但最後走偏的。都是有可能的。

這裡的討論,其實也是散文比賽中,散文是否寫的是自己真實人生故事這個百年難題。房慧真的質疑也沒錯,敘述有斷裂、轉折不清不楚,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又一個獎棍呢?但這部分,就是個無解的難題吧。

另一個可以學習的是,如果哪天自己也變成評審,房慧真這裡的表現,是滿值得借鏡的。當大家像被迷惑一般認同某個你自己無法認同的作品,你還是得出來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這部份很需要技術、勇氣和理智。

最後,有點想看一些沒上的作品欸那個標題好吸引我,像是〈車貸林小姐〉、〈這裡沒有邱小姐〉。我也常接到這種電話,想看他們怎麼寫的。

★ 創作螢光筆

☆ 當大家都在寫孤獨時,你寫別的,自然就以題材脫穎而出了。例如寫聲音的、寫霸凌的。

☆ 反正怎麼寫,都會有人不滿意,無法說服他。即便你寫的都是真的。繼續寫就對了。

☆ 我很喜歡黃麗群評王佑甄〈歡迎來到永無島〉的部分:「這群青少年只是想玩,那是沒有罩門的,天真反而造就了最極端的邪惡,正是因為他沒有如表面上邪惡,我們反而對這些小惡束手無策。」純真與邪惡、孩子與罪惡,都可能連在一起,沒有說孩子就一定是純真無邪這種事。熊孩子最低。

★ 作品資訊

會議記錄連結:http://literature.award.taipei/21th/B0.pdf

屆數類別:第21屆臺北文學獎散文決審
收件數:312
進複審:225
進決審:20
決審委員:廖玉蕙、黃麗群、房慧真、阿盛、平路

★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網頁好讀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木凱 Muk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5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2021/06/05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2021/06/02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Thumbnail
2021/06/02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Thumbnail
2021/05/17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2021/05/17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前言:高中散文的稿件,在質量上,與國中散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量上,它不會爆量,也不會太少,一直很穩定的20篇左右。但是,不要少看這20篇啊,篇篇佳作,篇篇精彩,我猜原因是:不太會受老師影響,會寫會投的就是會投。凡是投稿的,一定是高中生自認滿溢的作品。高中散文獎金不低,首獎5000元!
Thumbnail
前言:高中散文的稿件,在質量上,與國中散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量上,它不會爆量,也不會太少,一直很穩定的20篇左右。但是,不要少看這20篇啊,篇篇佳作,篇篇精彩,我猜原因是:不太會受老師影響,會寫會投的就是會投。凡是投稿的,一定是高中生自認滿溢的作品。高中散文獎金不低,首獎5000元!
Thumbnail
上禮拜第三十九屆五虎崗文學獎落幕了,由於我接下來不會繼續留在淡江,所以對我來說這是最後一次參賽了,和前三年不同,這次多投了一個散文組,因此接下來我打算先從新投稿的散文組開始聊起,再來是第四次投稿的小說組,最後是對於這次活動本身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上禮拜第三十九屆五虎崗文學獎落幕了,由於我接下來不會繼續留在淡江,所以對我來說這是最後一次參賽了,和前三年不同,這次多投了一個散文組,因此接下來我打算先從新投稿的散文組開始聊起,再來是第四次投稿的小說組,最後是對於這次活動本身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自稱愛書人,但我的閱讀量實在不怎麼樣,尤其出社會之後休閒時間更被壓縮,讀一本算一本囉! 原先我非常相信自己選書的眼光,但偶爾即使翻遍大意及各書評還是有失手的時候,不能說書本身不好,可能只是不適合現階段的我,總之,從今年開始,我會在年度書單內附推薦指數(滿分五星),佐以個人的主觀心得,分為上下集,此為
Thumbnail
自稱愛書人,但我的閱讀量實在不怎麼樣,尤其出社會之後休閒時間更被壓縮,讀一本算一本囉! 原先我非常相信自己選書的眼光,但偶爾即使翻遍大意及各書評還是有失手的時候,不能說書本身不好,可能只是不適合現階段的我,總之,從今年開始,我會在年度書單內附推薦指數(滿分五星),佐以個人的主觀心得,分為上下集,此為
Thumbnail
此文重貼是恭喜玟珒拿到今年的台灣文學金典獎!寫書評都覺得沾光。
Thumbnail
此文重貼是恭喜玟珒拿到今年的台灣文學金典獎!寫書評都覺得沾光。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散文是否寫的是自己真實人生故事這個百年難題。房慧真的質疑也沒錯,敘述有斷裂、轉折不清不楚,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又一個獎棍呢?但這部分,就是個無解的難題吧。
Thumbnail
散文是否寫的是自己真實人生故事這個百年難題。房慧真的質疑也沒錯,敘述有斷裂、轉折不清不楚,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又一個獎棍呢?但這部分,就是個無解的難題吧。
Thumbnail
我以為對那些直升機父母的案例早已見怪不怪,卻還是被台灣恐怖故事全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給震驚到了。 剛讀完《假性孤兒》、《被討厭的女兒》,如果說這兩本是探討父母行為的理論基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蒐集的九篇故事就是一本案例實證。
Thumbnail
我以為對那些直升機父母的案例早已見怪不怪,卻還是被台灣恐怖故事全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給震驚到了。 剛讀完《假性孤兒》、《被討厭的女兒》,如果說這兩本是探討父母行為的理論基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蒐集的九篇故事就是一本案例實證。
Thumbnail
第21屆臺北文學獎的小說與散文首獎,他們的風格都算是輕鬆、詼諧幽默的,這種(定義模糊的)嚴肅文學形式,也是可以風格輕快的。
Thumbnail
第21屆臺北文學獎的小說與散文首獎,他們的風格都算是輕鬆、詼諧幽默的,這種(定義模糊的)嚴肅文學形式,也是可以風格輕快的。
Thumbnail
兩個小家庭,同一個父親。兩次乘坐客運上台北,勾勒出阿姨與妹妹似乎有豐裕的生活,母親的委屈,阿姨的友善,以及自己尋找自己家鄉的嘗試。
Thumbnail
兩個小家庭,同一個父親。兩次乘坐客運上台北,勾勒出阿姨與妹妹似乎有豐裕的生活,母親的委屈,阿姨的友善,以及自己尋找自己家鄉的嘗試。
Thumbnail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