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4月9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焦點─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1990年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戰士授田憑證處理條例」,以法律解決追隨國民政府於1949年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的軍人,在反攻大陸無望,年華卻已逐漸老化後,帶來的政治和歷史問題。
立法院早在1950年10月4日國民政府剛撤退到台灣立足時,即已通過「反共抗俄戰士授田條例」,凡是參加反共抗俄戰爭滿2年的三軍官兵,在反攻大陸後都將授予每年出產淨稻谷2000市斤的土地,並於1956年10月4日開始正式發放戰士授田證做為憑證,追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的百萬大軍都符合領取資格。
追隨敗亡的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的軍人究竟有多少?由於撤退到台灣的時間不同,始終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從60萬人到100萬人都有,主要來自蔣介石創辦的黃埔軍校嫡系部隊,以及蔣介石的死對頭之一李宗仁統領的桂系(廣西)部隊,彼此的境遇也天差地遠,黃埔嫡系部隊被蔣介石視為鐵衛雄師,桂系部隊在李宗仁稱病流亡美國後,以白崇禧為領袖,但卻毫無作為,受到蔣介石無情的打壓,絕大多數只能在軍隊中苟延殘喘,抑鬱而終,政府發給的戰士授田證,自也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
在反攻大陸只是紙上作業的現實壓力下,無田可授的戰士授田證註定成為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逐漸形成政治壓力。1990年1月3日政府決定將戰士授田證改為授田津貼,以現金換回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兌換標準依官階分為5萬元、10萬元、20萬元和50萬元等級,並在立法院通過「戰士授田憑證處理條例」後開始發放,至1997年底止,共有62萬6千人領取,國庫付出的代價是新台幣745億元,一筆勾銷對老兵虧欠的人生。
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發佈的國情統計顯示,截至2003年9月底止,台灣符合榮民資格的老兵人數,持續下取到54萬88人,其中34萬6,758人為65歲以上榮民,因孤苦無依每月領取政府發給就養金榮民有10萬8,860人,他們絕大多數在台灣定居,但有5,648人拿到國庫支付的就養金後,前往中國大陸家鄉生活。
歲月催人老,老兵無論身處何處,隨著時間的消逝,都日趨凋零,逐漸消失在他們人生意外的第二故鄉台灣,一切隨風而逝,甚至聽不到輕聲的嘆息。(延伸閱讀:故事台灣~老兵的故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2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僑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焦點─全球重大火山爆發災難~20世紀 
今天焦點─街頭上血淋淋的車禍亡魂 
今天焦點─現代夏季奧運會登上歷史舞台 
今天焦點─美國的黑白種族衝突 
今天焦點─SARS風暴在中國 
 今天焦點─全球重大火山爆發災難~20世紀 
今天焦點─街頭上血淋淋的車禍亡魂 
今天焦點─現代夏季奧運會登上歷史舞台 
今天焦點─美國的黑白種族衝突 
今天焦點─SARS風暴在中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二次大戰的硝煙已經遠去數十載,隨著地緣政治的逐步穩定,東北亞全面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噴發期。大時代的變遷,遺留下來為數不少的解甲歸田老兵,散居台灣各地,而且大都已垂垂老矣! 為了體恤這群榮民半生顛沛流離,政府於1987年開放老兵返回對岸老家探親。一下子捲起了訪問大陸的風潮,大批台籍老兵紛紛踏上返回故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二次大戰的硝煙已經遠去數十載,隨著地緣政治的逐步穩定,東北亞全面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噴發期。大時代的變遷,遺留下來為數不少的解甲歸田老兵,散居台灣各地,而且大都已垂垂老矣! 為了體恤這群榮民半生顛沛流離,政府於1987年開放老兵返回對岸老家探親。一下子捲起了訪問大陸的風潮,大批台籍老兵紛紛踏上返回故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