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的硝煙已經遠去數十載,隨著地緣政治的逐步穩定,東北亞全面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噴發期。大時代的變遷,遺留下來為數不少的解甲歸田老兵,散居台灣各地,而且大都已垂垂老矣!
為了體恤這群榮民半生顛沛流離,政府於1987年開放老兵返回對岸老家探親。一下子捲起了訪問大陸的風潮,大批台籍老兵紛紛踏上返回故土之路。回鄉之路,當時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取道香港或是澳門,然後轉機飛內地各大城市。
在那之後不久,政府也開放通郵,從此開始兩岸的交流,而間接貿易也逐漸拉開了序幕。因為,兩邊還沒有任何官方的接觸,也沒有正式的通航和通商,所以兩岸的互動,人流和物流幾乎都經由香港或是澳門進行。
在這段時間,我的工作也轉換了軌道,從本土的大型貿易公司,加入了一家歐洲的跨國企業,擔任區域市場負責的職務,工作範圍多了大陸市場的開發。因此,經由香港進去大陸的頻率變得更高了。
當時經濟最活絡的地方,大都是在沿海地區,其中就屬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為重要。但是,由於當時首先開放的四大經濟特區,有三個就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很自然的,我也把重心放多一點在南方。因此,對我而言,香港的地理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除了前往「珠海經濟特區」, 得飛到澳門經由‘’拱北‘’口岸入境以外,一般我進內地的行程,大都是飛往香港。
這樣做其實是有兩個原因。首先,我們有為數不少的貿易夥伴在香港和九龍運作,我有必要在香港停留,做些訪談交流。至於,轉進內地,選擇就很多了。
單就搭乘KCR, 或是後來改稱為「東鐵」的地鐵系統,就可以前往羅湖口岸,或是福田口岸。
細心一點的影迷,會發現銀色車身大紅車門的“東鐵”列車身影,經常出現在有新界場景,劉德華和劉青雲主演的影片裡。我第一次搭乘,就有了一些親切感了。
前往羅湖口岸,只要搭乘‘’東鐵‘’,一路到底,在終點站“羅湖”移民關敲章,就是離境了。然後步行大約一百米長的羅湖橋,就抵達中國口岸,那一頭也叫“羅湖”。
由於深圳的幅員廣闊,鄰近的工業區有好幾個,有時候會選擇‘’福田‘’口岸進入中國。這個時候搭“東鐵”列車就要留意了。最好選擇前往“落馬洲”的列車,就可以一路到終點站。
這個邊境口岸,兩邊移民關相距就更近了。只是對面入境口岸不叫落馬洲 ,而是“福田”。若是,“東鐵” 列車搭乘的是往“羅湖”的話,也沒關係。只要在“上水‘’站換車,轉乘往“落馬洲”的就行了。
前往深圳,還有很多途徑。譬如搭乘大巴,經由‘’沙頭角‘’陸關進入中國。另外,還有水路的選項,我就有好幾次就是在“中港碼頭”搭快艇前往"珠江五邑"的新會、江門、和中山等地。
香港,做為一個國際聞名的金融中心,更具備這樣的地理優勢,別的地區應該是無法取代的。也難怪當代的國家領導,選擇了珠江三角洲為改革開放的先鋒,也讓香港擔負起了這樣恢宏的歷史性任務,直到今日,仍為全世界所稱道。
(附註:當時的香港、九龍和新界還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境內所有交通指示標識,凡是通往大陸的,一般都寫“中國”,譬如紅磡火車站,出境目的地的標示就是。這裡是真實反映回歸之前的時代背景,和當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