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尋找電影的初衷-《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譯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但唐謨

「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面對這問題有兩種態度。有一種人只關心電影文本,選擇以自己的方式詮釋電影;然而某些/或者大部分的電影觀眾,總是會對電影的創作過程懷著一絲好奇。同樣地,面對觀眾時,創作者也會有兩種反應。有一種導演完全不想談作品,尤其不想「解釋」他們的電影;如果觀眾問:導演你為什麼要這樣拍?你想表現什麼?他可能會反問:你覺得呢?大衛‧林區的電影很燒腦,但是他從來沒有興趣解釋;幾年前岩井俊二來台灣面對觀眾時,也是盡量不說太多,把答案留給觀眾。然而另一位英國導演彼得‧格林納威來台參加影展時,就非常熱心地與觀眾交流,優雅而幽默地暢談創作,實為分享創作的典範。

其實不管是哪一類觀眾,哪一種導演,面對「創作者──觀眾者」關係時所選擇的態度,都沒有錯。然而,如何處理觀眾面對導演,是個非常微妙的工作。有些材料,觀眾沒興趣知道;有些題目,導演不想講。法國導演/作家勞倫‧帝拉德的著作《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是一個完美的平衡,呈現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生動而有趣的互動。


彷彿說出一部當代電影史

《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是一部電影導演的訪談集,一個從觀眾角度去了解導演的過程,也是一個世代的紀錄。原書出版於2002 年,電影世界還在一個「純真年代」,漫威還沒有出現,儘管好萊塢仍然稱霸世界,導演/作者永遠被視為電影最重要的靈魂。這本書訪問了當時/當今 二十個世界導演,請他們以個人而專業的角度,談論自己的作品。這二十位電影作者幅員廣闊,從發跡於六、七○年代的約翰‧鮑曼(《激流四勇士》),到直至今天依然活躍的柯恩兄弟;受訪者來自各大洲,包括美國的伍迪‧艾倫,義大利的貝托魯奇,德國的溫德斯,丹麥的拉斯‧馮‧提爾,日本的北野武,西班牙的阿莫多瓦;而作者的屬性更多元有趣,包括警匪電影(吳宇森),實驗前衛(大衛‧林區),奇幻類型(提姆‧波頓),時代記憶電影(庫斯杜力卡)等等。

根據本書作者的說法,他得以在導演忙碌的行程中,敲到時間訪談,是因為他當時在法國,因而有機會聯絡到參加坎城影展的導演,進行這項工作。如此的方式帶著一點有趣的隨機性。想像一下若要執行這個企劃,可能得全世界到處跑,耗費甚鉅。而作者利用了影展的便利性,彷彿很輕鬆地接觸到這些重量級的電影作者,完成了一個或許想像中很艱鉅的工作。整本書依序閱讀下來,彷彿就是一部當代電影史,記錄了電影發明後,在人們摸索電影的過程中,技術、內涵、人文思想、藝術呈現等各種面向開始趨向成熟發展的整個創作歷程。

大衛林區(圖/《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

大衛林區(圖/《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

替觀眾代言跟導演提問

訪談是個巧妙的任務。本書的作者,彷彿得為觀眾代言,對導演提問。然而有些東西或許太專業,觀眾可能難以進入;有些問題可能太個人,導演不想回答。作者採取雜誌訪談常用的策略,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化提問,再從受訪導演的回答中,延伸出每個導演的個人特色。作者選取的「標準化提問」,經常都是觀眾感興趣也可以理解的,包括如何選角,如何指導演員,如何放置攝影機,如何選擇攝影角度等比較技術性的問題;同時也會問到他們學習電影,創作電影的心路歷程,編寫劇本的過程,以及他們個人的美學偏好等比較軟性的問題。讀者一面閱讀訪談,必定會浮現自己的觀影經驗,在整個過程中,這些電影作者也從過去片面零碎的印象中,漸漸立體,活現了起來。


最有趣的導演「同與異」

在這二十位導演的訪談中,最有趣的現象就是「同與異」。例如有些導演不會花時間排演,或者跟演員講太多,就讓他們自己發展;有些導演可能會讓演員演很多次。有些導演一個鏡頭就 OK;有些導演可能會拍許多角度,到剪接室再決定用哪一個。每個導演對於選演員,指導演員,也都有不同的策略。有時候他們的做法甚至完全相斥。然而奇妙的是,他們都拍成功了。在這些細緻繁複的實務描述中,我們看到了一種藝術的摸索。電影真的是人們從無到有,在各種人為、技術因素當中,從點點滴滴的嘗試中試出來的;這也正是電影獨特之處。


窺見導演的赤子之心

這本書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有幾個導演的作品深奧難懂,但是訪談中的他們,都充滿著赤子之心,例如風格大膽而晦澀的拉斯‧馮‧提爾,儘管他已經是大師,談起電影仍然像要搞革命那般憤世嫉俗;而且,他居然會嫉妒演員,因為演員之間感情太好,他覺得被排擠。這些描述,實在跟我們對導演的印象差很多。而本書的最後,刻意把高達一個人拉出來自成一個章節,因為他是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無法被分類的。我個人非常喜歡高達早期的電影,但是他後來作品中那份極度個人的藝術性,讓我幾乎想放棄掉他了;但是,本書中高達的訪談,卻是我閱讀得最興奮的部分,也是因為看到了赤子之心。看到一個導演經過了一個人生的電影,依然像個少年那般堅持創作本質。我們也彷彿從中回到電影的原點。

(圖/《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

(圖/《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

《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原書寫成至今雖過了二十年,但今天讀來依然受用經典,受訪的導演們絕大部分也都仍然繼續創作,他們可能更成熟了,可能風格有了些變化;然而這些導演在本書中栩栩如生的訪談中,讓我們看到了電影的初衷,看到了他們最珍貴的那部分。


(本文摘錄自原點出版, 勞倫‧帝拉德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20位神級導演的第一手訪談,談盡拍電影的正經事和鳥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點出版社的沙龍
58會員
72內容數
2025/03/24
京都「台所(廚房)」全長390公尺,1310年啟用迄今,本來是當地主婦採買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傳統市場,隨著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來享用庶民小吃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3/24
京都「台所(廚房)」全長390公尺,1310年啟用迄今,本來是當地主婦採買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傳統市場,隨著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來享用庶民小吃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3/11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 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薩金特 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 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Thumbnail
2025/03/11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 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薩金特 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 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Thumbnail
2025/02/26
設計最初階段是與客戶晤談後進行調查,再整理資訊。只要將設計對象、目標客群以及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釐清設計目的,設計的大方向與版面配置等設計的手法就會自然確立。配置版面時不光是要將版面排得美觀順眼,而是要有目標導向,達成必要資訊的傳遞。
Thumbnail
2025/02/26
設計最初階段是與客戶晤談後進行調查,再整理資訊。只要將設計對象、目標客群以及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釐清設計目的,設計的大方向與版面配置等設計的手法就會自然確立。配置版面時不光是要將版面排得美觀順眼,而是要有目標導向,達成必要資訊的傳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林區電影中,同一角色可以由不同演員飾演,又或者,同一演員透過改變扮相而成了完全不同的角色,又或者,兩名不同的演員透過扮相而逐漸趨於同一角色。觀眾只能以一種異常主動的方式參與電影,電影的層次與向度,自發而有機地突破再突破。 林區怎麼看電影、做電影,可以從《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的訪談中窺見一斑。
Thumbnail
在林區電影中,同一角色可以由不同演員飾演,又或者,同一演員透過改變扮相而成了完全不同的角色,又或者,兩名不同的演員透過扮相而逐漸趨於同一角色。觀眾只能以一種異常主動的方式參與電影,電影的層次與向度,自發而有機地突破再突破。 林區怎麼看電影、做電影,可以從《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的訪談中窺見一斑。
Thumbnail
華語語境長期忽略,法國影壇卻十分重視的二〇年代前衛電影、三〇年代詩意寫實,絕非只有其歷史檔案價值,復古時代漂亮切片,而是其具體創建【藝術電影】的概念,並展開延續百年的實踐,並以電影工會與影迷俱樂部的提倡,展開【電影民主化】的試煉,以民間動能,刺激產、官、學界政策,試圖下放影像創作模式,影響世界。
Thumbnail
華語語境長期忽略,法國影壇卻十分重視的二〇年代前衛電影、三〇年代詩意寫實,絕非只有其歷史檔案價值,復古時代漂亮切片,而是其具體創建【藝術電影】的概念,並展開延續百年的實踐,並以電影工會與影迷俱樂部的提倡,展開【電影民主化】的試煉,以民間動能,刺激產、官、學界政策,試圖下放影像創作模式,影響世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第一本接觸電影的書是甚麼呢?《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是我第一本認識電影的漫畫書籍,這本書是我目前為止看過最有趣味及深度的電影介紹書。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第一本接觸電影的書是甚麼呢?《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是我第一本認識電影的漫畫書籍,這本書是我目前為止看過最有趣味及深度的電影介紹書。
Thumbnail
在《世紀電影聖經》的序章裡有段話:「在法文裡,是用 realisateur 這個字來稱呼導演,realisateur 意即英文的 realizer,就是「實現者」的意思。」 536頁大份量、400張美圖、100 年電影歷史、100 位影壇大師,《世紀電影聖經》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在《世紀電影聖經》的序章裡有段話:「在法文裡,是用 realisateur 這個字來稱呼導演,realisateur 意即英文的 realizer,就是「實現者」的意思。」 536頁大份量、400張美圖、100 年電影歷史、100 位影壇大師,《世紀電影聖經》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不同於心得感想,究竟該如何做個「影評人」?《如何欣賞電影》這本書提供了切入點,本系列文章是我閱讀此書的筆記,希望分享給愛看電影的大家!首篇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怎麼談「影評人的職責」吧!
Thumbnail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不同於心得感想,究竟該如何做個「影評人」?《如何欣賞電影》這本書提供了切入點,本系列文章是我閱讀此書的筆記,希望分享給愛看電影的大家!首篇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怎麼談「影評人的職責」吧!
Thumbnail
《教父》、《現代啟示錄》的導演柯波拉,講座對談內容意外地打中我的心。
Thumbnail
《教父》、《現代啟示錄》的導演柯波拉,講座對談內容意外地打中我的心。
Thumbnail
《大師之前》每集透過約半個小時的獨家專訪,挖掘五位世界級導演的創作原點
Thumbnail
《大師之前》每集透過約半個小時的獨家專訪,挖掘五位世界級導演的創作原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