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觀眾比往常更在意自己看的內容,更想用批判的角度審視這種獨特的媒介。……觀眾想找到方法和語言,去理解在螢幕上看到聽到的聲音、故事和視覺影像。」(P.14)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分析、詮釋,不同於心得感想。是否喜歡一部電影,必然有主觀感受涉入,不過是什麼誘發這些感受?電影當中的哪些元素與組合能對觀眾產生意義?它試圖為觀眾創造什麼樣的體驗?這些正是「影評」試著去解析的。
此書作者安.霍納戴(Ann Hornaday)是資深影視記者,也是《華盛頓郵報》影評人。她自言原本不懂得怎麼寫影評,但在訪談諸多電影從業人員時,漸漸有了豐厚的學習,決定寫下此書。書中章節以七個電影製作面向區分:劇本、表演、美術設計、攝影、剪接、聲音與音樂、導演。每個章節都有數個小節,每個小節都有明確的焦點,並以幾句相關的問題開場,讓讀者可以試著在欣賞電影後,以這些提問審視電影。
而我想試著整理自己的閱讀筆記,摘要書籍內容,連結自身觀影體驗,作為學習,也期盼分享與交流的發生。
從「沉浸」開始履行影評人的職責
第一篇我特別想紀錄安.霍納戴在序文寫到的「影評人職責」,其言:
電影無論想滿足怎樣的期望,都有共同的基本語法:電影是視覺、聽覺、表演等傳統表現手法彼此相連組成的詞彙,或者也可說,若有人高明顛覆這些手法,也會是別具心意的突破。影評人的職責,在於點出這些連結與破壞性的創新,不是為了賣弄自己博學和高讀者一等,而是要開啟各種詮釋的可能性,讓觀眾的觀影體驗更豐富,否則至少也得寫出引人深思的文章。(P.13)
電影的呈現是許多表現手法相互加成的複合結果,不過這並不代表影評人要將電影完全拆解,畢竟電影不是樂高積木或數學公式,而是看出電影中的連結產生什麼化學作用,以及這些作用帶來什麼樣的「可能性」,可能令觀眾落淚、緊張、忍俊不住或倍感療癒。
在我看來,電影評論與所有的藝術評論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有的是「有依據的詮釋」,這些詮釋或許就能讓觀眾發現:「我觀影時有那些感覺,可能是因為電影中的這些元素交疊引發的。」不僅如此,這些詮釋也涉及導演的目標和作品價值,如大衛.佛里曼給安.霍納戴的提點,影評人需要思考三個關鍵問題(P.1):
- 這位創作人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 他辦到了嗎?
- 這件事有做的價值嗎?
然而,作者顯然深知影評人會有的困境,因此提醒了讀者:「欣賞電影的最佳方式,就是徹底沉浸其中。」這乍看是一句很單純的話,但細究來看,會發覺當我們過於期望找到評論與分析的切入點,反而會分神而無法好好「欣賞」電影。作者便說觀影人應該「卸除心中所有防衛和偏見,揮去讓你無法全神貫注看片的雜念」。就像有些小說會讓我們掉進另一個世界,有些遊戲會讓我們完全忘卻時間,欣賞電影也應該讓我們如此投入其中,當然電影本身太讓人出戲就是另一種狀況了:
理想狀況下,電影應該神似我們一同進入、各自感受的夢境。倘若我們不斷解析演員的表現,或細究某些場景的燈光和美術設計,那就有兩種可能:一是我們無法讓電影「進來」,二是這片子原本就不夠好,無法和我們意識的最細微層面徹底融合,而這種融合,是電影力道是否夠強,能否讓觀眾忘情投入的關鍵指標。(p.15)
本書的序文雖然看來輕鬆,卻已經揭示對影評人而言至關重要的提醒,因此我認為特別值得詳加整理與引述。後續將持續更新我閱讀各章節的筆記與想法,希望對於愛看電影的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