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採訪】熱線訪談團隊《阿媽的女朋友》

2021/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阿媽的女朋友》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同小組老年同志口述歷史訪談團隊,2020,大塊文化
2020年10月,週末在天母書院帶作文班,身為共筆的友人拿了此書來給我們老師,但我下課後才知道有人來送書⋯⋯老師知道我對這類議題多有關注,所以在閱讀完後借予我,然後過了好幾個月,我斷斷續續地才終於讀完XDDD
**
當我們說到「同志」時,Les這個群體在其中的色彩總不那麼鮮明,連時常作為LGBT族群象徵歌曲的那首張惠妹的〈彩虹〉,中間都有一句「我們的愛很像,都因男人而受傷」——這不是專屬Gay的歌詞嗎?為什麼總拿來代表LGBT呢?
有此疑問不是想挑刺,只是想說說Les到底多讓人忽略。
也許這樣的「忽略」是種保護色,女孩們若是交情要好,勾手、十指交扣、親密擁抱,都根本不算什麼。多少拉拉在青春期懵懵懂懂時,嘗過這樣曖昧不明的甜蜜情愫,卻也時常在下一個「尋找結婚對象」的人生階段時,告訴自己那不過就是青春時的誤會,繼而步入了異性婚姻。
這本書中所訪問的老拉們,無論T、婆或不分,步入異性婚姻的,比我想像中的要多太多。
在這個同志已經可以結婚的時空,我們或許有些難以想像——「你是同性戀幹嘛去禍害人家異性戀」、「你這樣是在欺騙你的結婚對象」,甚至有些人是步入婚姻之後終究無法待在這個殼之中,若是選擇離婚還能說是及時清醒,但實際上至今沒有離婚卻另外結交女友的卻也大有人在(原因多元且複雜,便不在此一一細談)。
這大概是看完本書最令我訝異的部分,但看完他們敘述的同時,我卻依然能剝離我個人的價值觀念,理解到過去那個年代的各種壓力與難處。
訪談團隊的文字記錄下他們的生活故事,依據每個人的經歷,從中可以了解到1950~2000之後的拉子社群發展,從美軍文化引入「T婆」概念、T bar興起、大專院校的社團、藉由《女朋友》雙月刊交筆友⋯⋯也有人是年紀較大之後,直到網路興起才終於踏入圈子。
過去資訊不流通,很多人連自己「這樣的狀況」叫作「同性戀/雙性戀」都不清楚,還不夠認識自己便隨著年紀步入異性婚姻,養兒育女多年後才發現自己的面貌。
當然也有覺醒得早、從未步入異性婚姻的,但終究是少數。
總讓人不禁猜想,至今大概還有許許多多尚未理解自己的「老拉」在社會中默默抱著自己的疑問生活著吧。
活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學到了更多的詞彙、知識,比過去更能尋找到自己的定位,但事實上,這個年代的我們依然時常自問而沒有解答,更別說這群「阿媽的女朋友」了。
結尾好像應該來點希冀,但我只想問,有沒有人知道「現代」的拉子社群在哪?
好像依然,不那麼好找,對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會員
43內容數
讀讀我書架上的那些裝飾品。 或者偶爾看看電影。 隨筆記錄,或隨心吐槽。 別走心,更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