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劉備不英雄-利涉大川篇 第四章 孫劉聯手

2021/04/23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赤壁之戰可說是漢末三大戰役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除了徹底粉碎曹操統一中的夢想,奠定日後三分天下的基礎外,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水上作戰。從此以後,中國政治與經濟中心開始南移,軍事戰爭也不再只是騎兵與步兵的對抗。在《三國演義》加油添醋的描寫下,赤壁之戰更是漢末人物鬥智的菁華,戰爭的意義不單單只是軍事力量的較勁,更是政治、外交的對決。
不老實的老實人:魯肅
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下,魯肅老實人的形象深深印在普羅大眾的心中,然而這位老實人卻未如《三國演義》所描寫的那樣,是個任人擺佈的老好人。相反的,魯肅不但是東吳基本國策的規劃者,同時也是魯肅一手促成赤壁之戰,奠定東吳得以三分天下的基礎。
魯肅
魯肅,字子敬,自小就與祖母相依為命,家中雖然有錢,但是魯肅卻對經營家業不感興趣,反而將家中的財貨土地用來接濟需要幫助的人。家族中的長輩對魯肅的舉動大為反感,但是魯肅卻因此獲得獲得鄉里百姓的敬重。
魯肅與周瑜的交情是在周瑜擔任居巢縣縣長期間,周瑜聽聞魯肅仗義疏財的名聲,因此前往東城向魯肅借糧。魯肅二話不說,將自己一半的米糧送給了周瑜,也因此周瑜認為魯肅與眾不同,便表示希望兩人能結為好友。
魯肅的名聲越傳越大,盤據在淮南的袁術也聽說了魯肅的事蹟,因此打算任命魯肅為東城縣的縣長。但是魯肅認為袁術野心太大,不願與袁術共事,所以率領家中老弱以及部曲南下居巢,投靠周瑜。後來孫策到居巢邀請周瑜協助,魯肅便與周瑜一同加入孫策的陣營。
孫策死後,魯肅一度有意離開,但是被周瑜所勸阻,並且將魯肅引薦與繼承孫策之位的孫權見面。跟劉備拜訪諸葛亮時相同,孫權也提出了自己的考題-『承父兄遺業,思有桓文之功』,問魯肅將如何為自己出謀劃策,以達到這個目標。
魯肅先舉項羽謀殺義帝的例子,漢獻帝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是不會允許有齊桓公、晉文公出頭的機會,因此提出『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的建議,此建議成為東吳立國的基本方針,由於這段對話是在坐榻之上發生的,因此又被稱為『榻上策』。
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勦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的『榻上策』與諸葛亮的『隆中對』被視為三國時代最佳的策略規劃,而『榻上策』的時間比『隆中對』要早,甚至被認為是奠定三國分立的創始者。
雖然魯肅的『榻上策』成為東吳的規劃藍本,但是『榻上策』是以割據的方式形成南北對抗,以分裂作為理論依據。這樣的概念在當時的知識份子中屬於異類,甚至與大一統的王道思想牴觸,尤其是孫氏重臣張昭對於這樣的論述大為反感,認為魯肅太過狂妄。但是魯肅的規劃與孫權利益接近,所以孫權未受張昭影響,決意拔擢魯肅。
孫劉結盟共抗曹
自從曹操北伐烏桓返回鄴城之後,時時關注曹操動態的不僅僅是劉備一人而已,江東的孫權也無時無刻不關注著曹操的一舉一動。事實上,曹操在官渡之戰結束後就打算趁孫策新喪時對付江東,只是被張紘以『乘人之喪,旣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好,不如因而厚之』為理由而勸阻。等到倉亭之戰後,曹操又將腦筋動到孫權頭上,要求孫權送上質子。在周瑜的堅持下,孫權決定不送人質,加上冀州爭奪戰即將展開,最後只有不了了之,但是這兩次的危機都讓江東孫氏嚇出一身冷汗。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挾著統一北方的氣勢兵進新野,八月劉表病逝,這對孫權來說無疑是一個警訊。爭奪荊州是江東的既定國策,無奈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殺了劉表部署在東邊的得力助手黃祖,結果卻沒撈到任何好處。假如曹操成功奪取荊州,那麼孫權非但不可能再有機會染指荊州,甚至因為長江天險的喪失,孫權將被迫向曹操稱臣,所以荊州誰屬將成為孫權未來發展的重要變數。
孫權
在這種情況之下,魯肅向孫權提出建議,不妨以弔喪為藉口派遣使者前往襄陽,除了打聽荊州內部的狀況外,最重要的便是探聽劉備的意象,必要時不排除扶持劉備奪取荊州,進而與劉備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孫權在幾經考慮過後,決定放棄過往仇恨,派魯肅出使荊州。
可惜的是,魯肅甫到夏口時便收到曹操大軍南下的消息,於是魯肅加快腳步北上,誰知道才剛到南郡,就傳出劉琮投降,曹操順利進入襄陽的消息。魯肅得知劉備如喪家之犬般的往南撤退後,立刻到當陽與劉備見面,表示願意以江東的力量支持劉備,並且與劉備結盟共同對抗曹操。
為了能取得劉備的信任,魯肅更搬出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表示自己與諸葛瑾是好友。此時的劉備已經是兵敗如山倒,眼前除了江東之外,可說沒有其他選項,因此接受了魯肅的建議,決定放棄前往江陵的計畫,改道前往夏口,並且派遣諸葛亮擔任使者,到江東與孫權洽談結盟事宜。
曹操的挑戰書
正當江東上下為了曹操取得荊州一事亂成了一團,曹操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還是驕傲的老毛病又犯了,居然寫了一封措辭強硬的信件給孫權。曹操在信上表明態度,認為自己是奉了皇帝命令來討伐叛逆(近者奉辭伐罪),荊州劉琮無條件投降(旌麾南指,劉琮束手),現在自己率領八十萬水軍,準備與孫權來一場較量(今治水軍八十萬衆,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這封信讓呈現慌亂的江東上下,陷入了更大的危機感。
曹操在官渡之戰後,趁著孫策病亡,江東政權不穩時曾經要求孫權送上質子。擔心曹操準備將矛頭對向江東,在召開會議討論時,張昭、秦松等人就已經有意接受曹操的要求,最後在周瑜的強力反對,以及孫權之母吳太夫人力挺下作罷。此次曹操迅速取得荊州,再度發出信函要脅孫權,且措詞更加強硬,使得以張昭為首的鴿派再度抬頭,力倡『迎曹』主張。
張昭對曹操的態度向來是『抗而不戰,迎而非降』,也就是以江東百姓安危為出發點,如果可以隔江而治,那麼就遙奉漢室的統治;若是孫曹兩家必須兵戎相見,那麼就以『順迎』的態度來避免兵禍。張昭等人提出『迎』而非『降』,其區別就在江東並非叛逆,因此沒有『降』的問題,只有『迎』的問題,也就是承認曹操主導下的漢室朝廷擁有江東的主權,接受曹操的統治,這也正是張昭為什麼會對於魯肅『畫江而治,建帝號以圖天下』的主張視為狂妄的主要原因。
站在孫權的立場,張昭的主張自然是與自己的利益相違背,但是張昭在江東具有極高的影響力,且孫權自己顯然也被曹操的軍力給嚇到了。在會議中,鴿派主張竟然成為主流,力主聯劉抗曹的魯肅卻不發一語。孫權注意到魯肅反常的態度,所以便以更衣為理由離席,魯肅此時也追了出去,孫權知道魯肅必然有話要說,便抓著魯肅的手開門見山地問:『有話要說?』
魯肅身為鷹派成員,主張割據一方,當然不會願意投降,因此表示眾人投降還可以保有名位,最差也不過回歸山林,當個閒雲野鶴;若是將軍(孫權)投降,不但無法像現在這樣南面稱霸,可能連性命都不保。魯肅的這一番話完全是以孫權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自然打中孫權的心坎裡,因此孫權聽完之後,嘆息說:「投降的主張讓我失望透頂,今天你的主張正符合我的想法,這真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啊!」
事實上魯肅的說法有些危言聳聽,綜觀曹操的一生雖然有多次屠城的紀錄,但是卻不會任意殺降,除了呂布之外,曹操幾乎不曾殺過降者。遠一點的如張繡,近一點的如劉琮,後來的張魯與關中諸將,曹操皆善待之,甚至是封侯或是任命為地方大員。不過當權者在權衡利害關係往往是以自己的利害為出發點,無論是『大義』還是『國賊』,其實那都只是經過包裝後的毒藥,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當權者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否則十幾年後,孫權又怎麼會勸曹操稱帝?難道漢相曹操是『國賊』,是『勢不兩立』,魏王曹操就不是國賊了,不必勢不兩立了嗎?可見得孫權全然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魯肅正是因為能看清這一點,所以能說服孫權。
雖然孫權接受了魯肅的建議決心抗曹,但是怎麼抗、由誰來抗,孫權仍舊沒有頭緒,因此魯肅提出接見諸葛亮的提議,由諸葛亮來解開孫權的疑慮。
諸葛亮智激孫權
諸葛亮與孫權見面後並沒有直接了當地提出劉孫同盟的提議,而是要孫權先自己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諸葛亮將話說的很白,『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直接把孫權首鼠兩端的性格給當場戳破。
這麼直白的言論,孫權聽了當然很不是滋味,因此反過來質問諸葛亮,為什麼劉備不投降呢?孫權的意思很簡單,劉備如果要跟曹操對抗,現在只有我能幫忙,所以先對劉備的意向提出質疑。
諸葛亮以田橫為例,當初田橫得罪漢高祖劉邦,因此與自己五百多名門客躲到了海島之上避禍。劉邦統一天下後,邀請田橫回到中原任官。田橫過去是齊國王室的成員,本來就看不起流氓出身的劉邦,如今劉邦稱帝後還要自己去降格任官,又擔心自己如果不去的話,會連累門客的身家性命,因此就假裝同意任官,然後在前往洛陽的路上自殺,並且讓隨行的兩名門客將自己的首級送給劉邦。田橫自殺的消息傳出之後,原本守在島上五百門客竟然全數自殺,追隨田橫而去。
舌戰群儒
諸葛亮將劉備的格局提升到忠義的位階,而非割據一方那般狹隘,以安定天下為發展目標,因此如果最後失敗了,那是天命所致,怎麼可以自甘墮落地選擇投降。孫權聽完勃然大怒,大罵『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孫權原本就接受魯肅的建議,扶持劉備取得荊州的統治權為誘餌,爭取劉備為自己擋住曹操的入侵。如今荊州已失,雖然不用費心去爭取劉備的,但是劉備接連的失敗,孫權仍舊擔心劉備究竟還剩下多少實力(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對於這項疑問,諸葛亮早就胸有成竹,因此表示劉備雖然在長阪打了敗仗,但是關羽已經先曹操一步取得江陵水軍的軍權,另外劉琦在江夏也還有近萬人的兵力。
排除孫權對劉備實力的疑慮之後,諸葛亮進一步提出曹軍目前的三大缺失,第一是曹操雖然率領大軍南下,但是為了追趕劉備,一日一夜行軍三百多里,士卒疲憊,使曹軍已呈現強弩之末的局面;其次是曹操所率領的北方軍隊不懂水戰;最後則是荊州的百姓是迫於現實而投降。有了這三大缺失,只要孫劉能夠結成軍事同盟,肯定可以獲得勝利,荊州與江東甚至可以與曹操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
孫權在魯肅的勸說下,本來就已經打算抗曹,如今又在諸葛亮的分析下,更加深了信心,因此決意抗曹。
諸葛亮到達江東的目的就是要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因此《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生動描寫下,諸葛亮猶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般地與江東群儒來了場『口水大戰』,最後江東群儒不僅被諸葛亮說的無言以對,還挨了諸葛亮的一頓批評。可是從現有的記載來看,諸葛亮可能沒有舌戰群儒,甚至還深深獲得文臣之首張昭的肯定。
當時張昭曾諸葛亮表示願意向孫權推薦諸葛亮任官,但是諸葛亮卻予以拒絕,有人詢問諸葛亮原因,諸葛亮表示以自己的觀察來看,孫權可稱的上一代英主,但是觀其氣度,雖然能看重自己的能力,但是卻沒有辦法重用自己,因此不願在孫權的手下任職。從赤壁之戰後,孫權經常拿張昭曾經提倡降曹一事來有意無意地羞辱張昭一番,確實可以看出孫權氣度狹小的一面。
周瑜為抗曹推波助欄
其實孫權雖然堪稱一代雄主,但是在性格上仍有缺乏進取、自信心不足的地方,這也正是為什麼孫策在臨終前會說『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孫權會不如自己。所幸孫權『舉賢任能,各盡其心』的長處彌補了其他不足的地方,因此孫權才得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
雖然有了魯肅與諸葛亮的接連保證,孫權仍然沒有絕對的把握。魯肅不愧是孫權肚子裡的蛔蟲,深知孫權仍然不放心,於是再度建議孫權將周瑜從鄱陽湖召回。
周瑜回到柴桑後,孫權再次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曹操的挑戰。不知孫權已經決意抗曹的鴿派成員仍舊以『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衆寡,又不可論』為理由,主張承認曹操擁有對江東的主權。不過此時周瑜卻提出與諸葛亮大致相同的意見,認為除了曹軍不擅水戰外,加碼提出曹操背後還有馬超、韓遂等後患,以及天氣即將進入寒冬(當時已經進入十月),後勤補給困難,人員易生疾病的問題。聲稱只要有精兵三萬進駐夏口,保證可以大敗曹操。有了周瑜的掛保證,孫權終於放心,拔刀將面前的奏案砍斷宣示抗曹的決心。
周瑜
會議結束當晚,周瑜親自要求面見孫權,再次分析曹軍戰力不如想像的強大,尤其在經過官渡之戰與北征烏桓之後,剩下不過十五、六萬左右的可用之兵,就算加上劉表在荊州的軍力也不過七、八萬左右,而前者是久戰兵疲,後者又是新降狐疑,彼此互信基礎不夠,根本無法並肩作戰,只要有五萬精兵就足以打敗曹操。
顯然白天周瑜聲稱三萬精兵足以抗曹的說法略有誇大,晚上對孫權閉門夜談的分析才是實情,孫權見周瑜有必勝的信心,自己也算是吃了定心丸,因而告知周瑜五萬大軍一時之間難以匯集,目前已經先聚集了精兵三萬,加上船艦糧草等戰略物資都已齊備,由周瑜、程普兩人為分任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先行朝夏口進發,自己則等剩餘的軍力集合之後,擔任後援部隊。孫權更進一步向周瑜表明決心:「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此時劉備接受魯肅的建議將軍隊從夏口轉往駐紮在鄂縣的樊口,以方便日後孫劉兩家的聯繫。劉備每日派遣巡邏士兵在沿岸觀察孫權軍隊的動靜,周瑜在得到孫權的任命之後,隨即率領三萬大軍渡江前往夏口,巡邏的士兵見到江東的艦隊後,立刻前往通知劉備。劉備接到報告還擔心地詢問:「怎麼知道不是青州與徐州兩處的軍隊呢?」顯然劉備對於與孫權結盟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曹操順利取得荊州全境對江東來說,震撼力確實太大,就連孫權自己都對抗曹毫無信心,若不是魯肅、諸葛亮與周瑜三番四次分析利害,孫權極有可能接受張昭等人的主張,同意『迎』曹,自然也就不會有後來赤壁大戰的勝利了。
陳建錚
陳建錚
如果哲學是社會科學的最高層次,那歷史就是成就這一切都推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