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劉備不英雄-利涉大川篇 第三章 兵敗當陽

2021/04/2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雖然在諸葛亮的建議之下,劉備有了明確的方向,客居荊州的事實卻依然沒有改變。即便在《隆中對》中要取荊、益兩州為地盤,但是荊州在劉表的治理與地方世族的支持下,領導權不可動搖,更別說以客將的身分想要西取益州了。
禍起蕭牆,誰是接班人?
劉表與袁紹其實有很多的共同點,兩人都是名門望族出身,受到天下人的景仰,同時也憑著個人的聲望與努力成為割據一方的霸主,更相似的則是因為溺愛少子,導致被接班問題所困擾。
劉表有子兩人,分別為長子劉琦與次子劉琮。劉表與袁紹相同,對於跟自己相似的兒子比較喜愛,唯一不同的是袁紹喜愛的幼子,但是劉表喜愛的卻是長子劉琦。
身為嫡長子,又為父親所喜愛,表面上來看,劉琦成為接班人是指日可待。但這一切卻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而完全改變,這個女人就是劉表之妻蔡氏。
東漢中後期以來,地方幾乎為豪強地主所控制,當時荊襄一帶被龐、黃、蒯、蔡、馬、習六家所掌控,其中又以龐、黃、蒯、蔡四家實力最大。當初劉表初到荊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與蒯氏家族的蒯良、蒯越以及蔡氏家族的蔡瑁見面,共同商議如何安定荊州,後來為了能在荊州站穩腳步,更娶了蔡瑁的二姐為繼室,與蔡氏結成姻親。
荊州古城夜景
本來作為後母,蔡氏對劉琦、劉琮兩兄弟應該無分親疏,可偏偏劉琦娶了蔡氏的姪女為妻,有了這層關係,這親疏遠近也就跟著出現了。因此蔡氏開始在劉表耳邊吹起枕頭風,每天說劉琮有多好,劉琦有多壞,為的就是希望劉琮能夠成為接班人,讓蔡氏家族能夠在荊州繼續掌握權力。
劉表本來就是個耳根子不硬的人,加上年紀大了,耳根子也就更軟了。這枕頭風吹久了,難免發生效果。劉琦不是笨蛋,自然而然也發覺事態不對,可是苦於自己沒人撐腰,始終莫可奈何,但是隨著諸葛亮應劉備之邀出仕,反而給了劉琦一絲新的希望。
諸葛巧斷家務事
諸葛亮本來是『躬耕於南陽』的一介儒生,何以他的出現能夠給劉琦一絲新的希望呢?這就要從荊襄六大家族間的關係說起了。
說起諸葛亮也是名門之後,當年叔父諸葛玄到豫章擔任袁術的豫章太守,可惜的是諸葛玄的豫章太守並不是漢朝廷任命,而是袁術私自任命的。因此漢朝廷便派了朱皓來擔任豫章太守,諸葛玄頓時變成『山寨版』的郡守。諸葛玄與劉表素來有交情,在走投無路之下便帶著諸葛亮及其姊弟去荊州投靠了劉表。
到了荊州之後的諸葛玄沒多久就死了,但是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氏家族的蒯祺,二姐嫁給了龐氏家族的龐山明,而諸葛亮自己則是娶了黃氏家族黃承彥的女兒為妻。由於黃承彥是蔡瑁的妹夫,而劉琦的後母又蔡瑁的二姐,這一來二去算下來,諸葛亮反而成為劉琦與劉琮的表親。
有這層關係後,劉琦就特別跑去找諸葛亮求救,希望諸葛亮可以教他如何自保。諸葛亮害怕自己會被捲入內爭之中,因此總是找理由迴避。於是劉琦便將諸葛亮騙到閣樓之中,接著來個『上樓抽梯』命人將梯子搬離,表示:「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諸葛亮眼見對方來真的,於是回答:「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諸葛亮舉出春秋時代晉文公的例子,當初晉文公(重耳)還沒有登位之前,父親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因此有意廢太子申生,改立幼子奚齊。後來申生被逼自殺,晉文公因為人在蒲城而逃過一劫,後來因為驪姬的鼓動下,晉獻公率軍攻打蒲城,晉文公被迫流亡二十年,最後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晉國即位,成為晉文公。
晉文公重耳
諸葛亮的意思很簡單,既然劉琦在襄陽隨時隨地都有危險,又無法影響父親,不如自請外放到他地擔任郡守,一方面可以逃避蔡氏對他的謀害,另外一方面又可以蓄積自己的力量,為將來爭位作準備。即便爭位不成,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蔡氏也不敢亂來。
此時江夏郡因太守黃祖戰死,劉琦便自請到江夏擔任太守,負責抵禦江東孫權的侵襲,成功的躲過了蔡氏的陷害,為日後劉備建立了避難之所,卻也因為遠離襄陽而完全失去了爭位的資格。不過事實上,即使劉琦留在襄陽,以當時的情勢來看,劉琦想要爭位也是很難,駐防江夏反到成了正確的決定。
曹操南下,劉琮束手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在經過將近半年左右的休養生息與訓練水軍,決定正式南征荊州,往統一中國的目標繼續邁進。
為了在南征期間能夠無後顧之憂,曹操先廢除以司徒、司空、太尉為主體的三公職務,恢復西漢初年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主體的政治體系,並且自任丞相,獨攬朝政,同時進行了政治整肅,將著名的反曹派大將孔融處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曹操有意南下的消息傳到了荊州,原本身體就不是很好的劉表竟然生了場大病。劉表重病的消息傳出,長子劉琦自江夏返回,打算見父親最後一面。蔡瑁、張允等人害怕劉表見到劉琦後會改變心意,將荊州統治權交給劉琦,因此出面阻擋劉琦的探望。在逼不得已的情形下,劉琦無法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只能獨自返回江夏防區。
此時以蔡瑁、蒯越為首的親曹派一方面加緊進行扶持劉琮的計畫,另外一方面也展開了降曹的準備。
劉表死後,劉琮順利繼承荊州,但是面對曹操的南下,年輕的劉琮也開始不知所措。對於蒯越、韓嵩及傅巽等降曹派主張歸降曹操的作法,劉琮也大不以為然。劉琮認為自己據有荊州,大可以閉關自守,不見得非要投降不可,甚至認為可以依賴屯駐在樊城的劉備來抵擋曹操。
劉琮的想法仍脫離不了父親劉表的基本概念,但是傅巽卻認為曹操以天子之命南征荊州,荊州如果不歸降就成為了叛逆;以荊州之地與朝廷對抗,強弱差距過大;至於劉備更不會是曹操的對手。
傅巽更進一步表示,倘若劉備真的有本事抵禦曹操,到那時劉備絕對不可能再如同現在這樣屈居人下,屆時劉琮將難以自處。考慮再三之後,劉琮決定遣使向曹操投降。
劉琮束手投降,勝利來的太容易,反到讓曹操陣營不可置信,大多認為其中必然有詐,唯獨婁圭認為劉琮是真心投降,因此曹操決定正式南征。
棄樊城,劉備的當陽大撤退
事實上,劉琮並沒有告知屯駐在樊城的劉備降曹的決定,因此劉備並不清楚劉琮的決定。見到曹操動作頻頻,劉備從新野撤守到樊城,襄陽方面卻始終沒有任何動靜,因此劉備便派人前去詢問劉琮。
原本劉琮的如意算盤是直接投降,把劉備的問題丟給曹操解決,結果紙包不住火,劉備都派人來問了,總不好繼續裝聾作啞,只好派遣宋忠前去樊城傳達襄陽方面已經決定投降的意思。
得到消息後的劉備大為震怒,自己等於是被劉琮等人所出賣,此時曹操大軍已經進入了宛城,因此劉備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決定去留。
陣前會議中,有人建議劉備將劉琮與荊州官員劫持到江陵,但是這項建議不被劉備所接納。劉備表示自己身受劉表厚恩,若是在此時對付劉琮,死後將沒臉見劉表。事實上劉備知道這項建議根本不可行,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劉備就算要進襄陽城都難,又怎麼可能從蔡瑁等人手中劫持劉琮。
眼見曹操大軍就要來到,原本就有『恐曹症』的劉備決定棄守樊城,往南朝江陵方向撤退,避免自己腹背受敵。劉備大軍到了襄陽城下時,劉備在城外要求劉琮與自己見面,但是劉琮一是心虛,一是害怕,竟躲起來不敢出面。此時諸葛亮建議劉備趁劉表新喪,劉琮繼位尚未獲得荊州勢力的認可下,馬上攻打襄陽,又遭到劉備的拒絕。
襄陽城
深知『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哲學的劉備,心裡明白為了爭奪一城一池而耗費時間,等到曹操大軍一到,全都要被曹操一鍋炒,所以現在只能跑,以空間換取時間,希望能達到『以拖待變』的機會。
由於曹操過去征徐州期間大肆屠城,從樊城到襄陽一帶的老百姓自願追隨劉備南下,到了當陽時已達十餘萬人,運送輜重的車輛多達數千輛,行軍速度大為緩慢。為了能保全隨行軍民,劉備先派遣關羽率部分水師南下江陵,收編江陵輜重與士卒。這時有人認為『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警告劉備隨行民眾雖多,卻大多為非戰力,一旦曹操追到,將難以應敵,不如放棄隨行民眾,先奔往江陵落腳再圖後事。不料劉備卻認為『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因此遭到嚴詞拒絕。
劉備這一席『以人為本』的主張,與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遙相輝映,放眼中國歷代君王除劉備外,能做到『以人為本』者,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但是一個被大軍追殺的人,還能做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放眼古今中外,可說唯有劉備一人而已。
七進七出趙子龍;喝斷長阪張益德
曹操順利進駐襄陽後,得到劉備將往江陵的消息後,擔心劉備取得江陵的軍事物資後將更難對付,於是親率五千精騎,以急行軍的方式,在一日一夜中急奔三百里,終於在當陽縣追上劉備。
軍民交雜的劉備軍團,完全不是曹操五千騎兵的對手,很快地整個隊伍就遭到衝散,劉備也與妻子走散,只得在趙雲、諸葛亮以及數十名騎兵的護衛之下逃離戰場。
此時劉備重要謀士之一徐庶,也在這一場戰役中因母親遭到曹兵衝散後遭到曹兵俘虜。為了服侍母親,徐庶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決定離開劉備。對於徐庶的離開,劉備表示不捨,希望徐庶能再考慮一下。但是事母至孝的徐庶卻表示:「我之所以能與將軍共同圖謀王霸之業,靠著就是『此方寸之地』,如今母親走失,我心已亂,未來也將無所作為,請原諒我就此別過吧。」
趙雲身為劉備的騎兵隊隊長,負責保護劉備家眷,因此身負劉備之子劉禪與妾室甘夫人撤離戰場。當趙雲發現劉備的家眷走失時,急忙返回戰場搜尋,結果有人見到趙雲回撤戰場這不尋常的舉動時,便向劉備報告趙雲可能叛變了。劉備聽到時氣的拿起手戟擲向對方,並大罵:「子龍(趙雲字子龍)不棄我走也。」
事實上,趙雲的確也不辜負劉備的信任。返回戰場搜尋的趙雲,很快的找到劉備的家眷,並且費盡心力將劉備家眷護送離開。雖然劉禪與母親甘夫人在趙雲的護衛下安然無恙,但是劉備的另外兩個女兒卻因此而失散被俘虜,最後還嫁給了曹純的兩個兒子。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顯趙雲的勇猛,羅貫中描寫趙雲七進七出,『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最後才將劉禪救回劉備身邊。歷經險惡才得以安全的劉禪竟然還能呼呼大睡,此時劉備竟將劉禪擲於地表示:「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這便是著名『摔阿斗』的典故。
劉備摔阿斗一事,後來常被證明劉備心機很重,認為劉備摔阿斗是為了要讓趙雲能心甘情願為其打天下所做,於是民初文學家魯迅便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偽』。不過劉備摔阿斗這個情節在無論是《先主傳》還是《趙雲傳》都沒有紀錄,因此有可能是小說家加油添醋下的作品。
根據《三國志˙後主傳》中的記載,劉禪繼位時為十七歲,因此推測劉禪大致出生於建安十年左右。曹操南下荊州是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說,劉備棄新野,走樊城,兵敗當陽長阪坡的時候,劉禪大約已經二到三歲了。一個二到三歲的小孩子,如何能像《三國演義》中所述,讓趙雲抱於懷中,左右衝殺,最後讓劉備摔在地上呢?
為了阻斷曹操的追擊,張飛則率領二十名騎兵於長板橋上負責斷後。曹操騎兵追到長板橋前,見到張飛佔據橋頭,大喊:「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一時之間,竟然無人敢近其身,果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架勢。
劉備就在張飛的斷後與趙雲的護衛下轉往漢津,並且與關羽所率領的江陵水師會合,前往夏口投靠劉表長子劉琦。劉備經此一役雖險遭危難,並且失去了徐庶這位重要謀士,但是所幸關羽搶在曹操之前收編了江陵的戰力,加上劉琦在江夏尚有萬名荊州水師,為劉備保存了最後的戰力。爾後,才有了聯吳抗曹的赤壁之戰。
陳建錚
陳建錚
如果哲學是社會科學的最高層次,那歷史就是成就這一切都推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