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成為群島的可能性:【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觀展後記

2021/04/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展場入口(拍攝/yun_note)
如果說我們的認同逐漸形成一種名為「臺灣人」的概念,這是建立於什麼樣的共識之上?生活在「臺灣」?那麼,「離島」呢?
如果有所謂「我們」,誰會變成被排拒或忽視的「他們」?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今年一月推出新特展【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重新省思「臺灣」、「離島」,乃至於「離」與「島」的想像。
展覽大約分成四塊。
「臺灣-離島」的導言區,醒目的离、人、島的三色燈光疊影,而為了凸顯中央的視覺設計,四週以幽暗晦澀的黑色包圍,散落的文字問你是否想過何謂臺灣、何謂離島。恍若撥開迷霧,你腳下將踩進一片暈開的幽幽藍光,蕩漾著海波,你得跨過那片水域,接近以展櫃蓋成的一座座海島。然後看見「離—島之人」。本來各自獨立的島嶼,被納入一個政府之下,成為了邊陲。
【離人.離島】展場局部,以展櫃擺放為島嶼意象,上方懸掛螢幕撥放影像資料。(拍攝/yun_note)
【離人.離島】展場局部,光線採用幽暗藍色,營造海的氣氛。(拍攝/yun_note)
馬祖,對我來說遙遠而陌生的地方。當年被賦予戰地前線的戰略任務,以海維生的人卻不能接近海。對馬祖人來說,臺灣也是遙遠而陌生的吧。部分居民為了生活,在1970年代搭乘軍隊的補給艦,移居臺灣島,落腳桃園八德。就像是澎湖人因為港口工業的勞動力需求而聚集於高雄,一群離開了他們的島的人。馬祖與臺灣甚至語言不通(馬祖據說是閩東腔的福州話,與臺灣多數講閩南語完全是兩回事),在離海又更遠了一些的地方,把家鄉的信仰與文化於異地重現。再慢慢找回自己的島。
找回名字更是一件必要的事。「國境邊陲:Ponso no Tao 人之島(蘭嶼)」,展覽把蘭嶼這個稱呼放進括號裡,我很喜歡。從人之島到紅頭嶼到蘭嶼,這裡的「人」如何被「忘記」,遙遠遙遠的邊緣,所以核廢料可以放在這裡沒有問題⋯⋯。可是這裡一直有人在,與下一代、下下一代述說飛魚之神,還有老鼠人造船的故事。只是能夠流利使用族語控訴「國家」的耆老還有多少?凋零的聲音會不會再次被忘記?
「島內之島」更加引人省思。如果倚仗著距離,合理化自己對於「離島」的鞭長莫及、力不從心,那發生在「本島」的事呢?剝除了物理上的距離,也許心境上的疏離才是肇因。
「環境孤島」:高雄大林蒲。(拍攝/yun_note)
運用展場挑高空間,懸掛抗爭布條,營造當地居民自救會的空間意象。(拍攝/yun_note)
亮橘色工業管線、黑白輸出的抗爭民眾與標語。(拍攝/yun_note)
「居住孤島」。直接在展場裡蓋起了「房子」。(拍攝/yun_note)
「居住孤島」。展場裡的霓虹燈條鮮活了社區日常感。(拍攝/yun_note)
「瘟疫孤島」之一:龍發堂,鐵窗與鐵鍊串起的人。(拍攝/yun_note)
「瘟疫孤島」之一:SARS和平醫院封院新聞當時,還記得螢幕前的你我心裡想著什麼嗎?(拍攝/yun_note)
形成了一座座的孤島。環境孤島、居住孤島、瘟疫孤島。高雄大林蒲、板橋大觀、精神疾病(龍發堂)與傳染性疾病(SARS-和平醫院、Covid-19)……,是曾經映入眼簾的事件,也是孤島裡的真實人生。展場裡搭建起各樣空間,你走進高掛布條的自救會,你曲折在狹窄的門牌與門牌之間,然後看見鐵窗裡被鍊條鎖著的人,以及螢幕裡新聞播報著醫護人員倚窗的無助。
展覽在警醒後,給出一個帶點希望的開放性結局。總是要讓今天的我們知道可以在過去裡學到什麼。跳脫單一中心、去除本位主義的「群島思維」,草地顏色的懶骨頭也成為一座座小島,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上頭自在思考,木質夾板做成的矮櫃裡嵌著音響,可以選播各地傳統歌謠,也擺放書籍提供延伸閱讀。在繁多的資料裡看見、聽見不同的聲音。
「群島思維」,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學著認識更多不同的島。(拍攝/yun_note)
我滿喜歡每個展區裡介紹「島」的第一塊解說版上的文字排版,以留白的方式描繪出「島」的形狀。我自己的理解是,各種詮釋或許都是外圍的,但就是必須有了邊界才有辦法界定出本體,那是一個形成的過程。我們都在這個過程中試圖企及,過程本身就是意義。
yun_note
yun_note
無法理直氣壯稱之為評論(何來資格評論?),但總是寫點筆記,展覽、電影、時事,讓自己記得自己活了些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