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的過世,是春秋時代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在同一年,晉國的襄公也走了。
就像過去一樣,襄公的公子在秦國做為人質,隨著襄公去世,秦國跟晉國的大臣打算再次扶植傀儡晉侯上位。
然而,就在秦國大軍帶著新任的傀儡晉侯進入晉國領土時,晉國人突然擁立了襄公的另一個兒子繼位,並發兵狙擊秦軍。
秦軍大敗,又再一次失去對晉國的掌控。
隔年,秦國反擊勝出,又過了兩年,晉國出兵伐秦。晉國先取得優勢,夏季秦國又反攻。雙方你來我往僵持不下,秦國就派了當年被晉俘虜的蹇叔之子出使魯國。
魯在這時仍是周天子底下的「公」,論爵位齊秦晉都在魯公之下。按編制,魯國的軍力也在這些春秋主角之上。但國家大了,下面的諸侯就多,要團結就相對的困難。
這個年代的中國人,對於中央集權還只是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而已。
秦國在踐土之盟扶助晉國。翟泉之盟又捧了魯國。雖然兩次大會諸侯的主角都不是秦國,但秦國做為春秋最強的神槍,地位是無庸置疑的。
重點不是最強,而是大家想要拉攏的超級工具人。
因為秦僅僅是伯的身分,又一直想要往上爬,所以晉魯也很想借用秦國的力量。但晉國跟秦國接壤,秦國真的強大起來,對他們又顯得不利。所以整個春秋時代雙方才這麼糾結。
總之,魯國這隻瘦死的駱駝還是有點實力,就出兵贊助了一下秦國。於是秦國繼續在戰爭中壓著晉國打。
不過晉國人認為,劣勢的主因不是魯國的參戰。而是當年去迎接襄公子的大臣對晉國太了解,如今在秦國出謀劃策,才是心頭大患。於是便派人詐降,接觸了那位大臣,把他騙回晉國。
結果這招真的有效,秦國突然像瞎了眼的大象,再也無法推進。
就在晉秦打得火熱的同時,楚國開始中興。
春秋第五霸,楚莊王展開了他一鳴驚人的人生,北上中原來了。
我們稍稍回顧一下,還記得嬴姓有兩支嗎?嬴姓趙氏的諸侯,隨著秦國長期控制晉國,勢力早已站穩,也是持續支持晉國應該跟秦國友好的派系。
眼看楚國日漸興旺,趙氏突然發狠把晉國國君又給宰了。當然高大正的理由是晉侯荒淫無道。而趙氏這次弒君扶持新侯的大功,也讓他們升上了大夫之位。
這是後來戰國開啟的重要伏筆,不得不提一下。
而在趙氏的努力之下,秦晉之間再次熄火,晉國開始把矛頭轉向北上的楚國,想要恢復霸主的地位。說是這麼說,趙氏當家主一過世,晉國還是忍不住又打了秦國一把……犯賤。
有多犯賤?緊接著楚國就上來了,狠狠賞了晉國幾個巴掌。楚莊王大會諸侯,霸業成就GET。
秦國這時當然就要倡議打落水狗,不過衝過去又被落水狗給咬了。
怎麼辦呢?大家來打外交戰吧。
秦國再次聯盟魯國,甚至連北方的白狄都搭上了,勢要包夾晉國。晉國則是繼續擺他中原霸主的架子……反正楚莊王成就達成就回去了。
晉國一邊抵禦北狄,一邊聯合中原諸侯,以盟約麻痺秦國,雙方終於在麻隧展開了終極一戰。
這時晉國的國君是晉厲公,很厲害的,不只打敗秦國,更擊退了楚軍。嚴格說起來,他可說是春秋末年的真.中原霸主。
不過囂張沒多久就又被臣子給刺了……所以我說,到底要什麼時候才有人發現這是制度的問題呢?
晉厲公掛了,秦國現在也很破罐子破摔,反正北狄都可以聯盟,跟楚國聯合一下也沒什麼關係吧?
秦楚聯軍開始以蠻夷之姿,與中原諸侯反覆征戰。
「恥」這種東西一拿掉,秦國的大刀可就兇猛了。晉國被打成狗,秦楚聯合更是天下無敵。那個年代,能夠不守信義下毒使絆子就已經很無恥了,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屠殺戰之類的。
從孔夫子出生,到他掛點為止,他所見到的春秋亂世,就是秦楚這兩個蠻夷之邦最強大的年代。當然,絕對不可能是孔老先生用生命,來終結這個秦楚之世的。
真正打破秦楚稱雄的,還是晉國。
憑什麼晉國苦苦支撐多年後,還有翻盤的本領?都說之前是四國演義,在秦楚同盟橫行霸道的時期,齊國又再次偉大了。
名相晏嬰的出現,雖然未能讓齊國重回霸主之位,但也幫助了中原諸侯擁有對抗蠻戎的資本。
然而真正讓秦楚之霸劃上休止符的,還是江東英雄。
吳王,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