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稱王時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也就是秦孝公的太子。被商鞅治過罪的那個太子無誤。隨著這個太子的上位,商鞅被車裂也只是剛好而已。

這裡我們先稱他惠文君吧。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惠文君的即位,得到了韓趙楚的祝賀,很顯然的,在鄰近大國中,只有魏國跟秦國是敵對的。

剛好岔題一下,三國時代,蜀漢要靠著益州漢中打敗曹魏,大家都知道不可能。

諸葛亮自然也知道。所以北伐的目標,一直都不是什麼直搗洛陽打敗大魔王全破。諸葛亮在做的,從來都是先恢復戰國之秦的格局再說。

有秦的本錢,才有抗魏的實力。

回到戰國時代。

魏國在秦兩代之前的獻公即位時,趁機奪取了河西之地,並且在吳起的治理跟守護下牢不可破。

惠文君完成了先祖的怨念,下一步就是要完成父輩的遺志:奪回河西。

戰國諸子百家,兵家最先躍上政治舞台。就是孫武、孫臏、吳起。但在這個兵器互相進步到殺人像切草的時代,戰場上的勝負越來越不能確定。越來越需要「勝負在開戰前決定」的專業學問。

法家的富國強兵術應運而生,但是你會農、人家還會儲值VIP咧。互相進步的鬼打牆情況,並沒有被法家改變。

真正帶領大家開始大戰國時代的,還是縱橫家。

縱橫兩字,就是這流派堪稱陰陽的兩大主流思想。

縱者,合眾弱攻一強。

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

合「縱」的代表者,一般首推公孫衍跟蘇秦。

惠文君五年,任用了公孫衍為大良造。

把這個官職當成相國看就好,不過是蜀漢的相國,軍政一把抓的超級實權者。商君鞅也曾經是大良造。

公孫衍這個人的事蹟不多,在這個時候,他所代表的僅僅是一個大將軍。一個懂得判斷國際局勢的大將軍。

當年商鞅趁著齊國孫臏大敗龐涓之後,積極規劃了伐魏之戰。雖然收穫了不少戰果,但秦孝公過世,引發了秦國內部一連串變局,也讓魏國有了喘息的空間。

公孫衍上位,建議惠文君繼續按照商鞅的法令跟軍事規劃,再次向魏國進襲。一連數年,不但打穿河西之地,也一路打到了魏國面前。

但這個時候,楚國也想來分一杯羹。惠文君就有點猶豫了。

合縱的問題也在這裡做了第一次揭曉:聯合攻強國,分贓怎麼搞?

這時,有個人去見了惠文君。他的建議是,不如資助魏國抗楚。這什麼神邏輯?

他的意思是:要是以大秦軍直接抵抗楚國,同盟破裂,魏國無損又超爽。要是什麼都不做,魏國直接被楚國端了,我大秦又為人作嫁。

如果暗中贊助魏國,魏國擊退楚軍,仍在我大秦挾制之下。如果魏國戰敗,我們也可以搶先楚國一步,直接取下魏國首都。

這番規劃甚得惠文君之心,就派這個人帶兵去支援魏國。擊退楚軍後,魏國自知無力抗秦,便割地還秦。

這個顛覆合縱策略的秦國新寵兒,正是張儀。

張儀立下大功,取代了公孫衍為相。

公孫衍也算警覺,秦惠文君這個人可以殺商鞅,又怎會不能殺他?公孫衍直接一個華麗轉身,就投效魏國去了。

張儀的加盟,瞬間讓秦國又增加了不少領土。四年後,秦惠文君正式稱王。同年,秦王贏政之前,戰國最重要的秦王也跟著出生。

成為王國的秦。

張儀與公孫衍、蘇秦的登場。

勢必展開一場最混亂最激烈的戰國大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4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Thumbnail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商鞅跟張儀這兩個戰國名人,同時經歷了秦國第一個王:秦惠文王。雖然他們倆應該是從來沒有碰過面。 秦惠文王不但是秦國稱王之始,也是第一個依靠變法後富國強兵的利益,發動外交與戰爭壯大秦國的男人。 惠文王的兒子,則是秦武王。秦武王大概是嬴姓除了嬴政之外,最多人知道名字的角色:嬴蕩是也。
Thumbnail
商鞅跟張儀這兩個戰國名人,同時經歷了秦國第一個王:秦惠文王。雖然他們倆應該是從來沒有碰過面。 秦惠文王不但是秦國稱王之始,也是第一個依靠變法後富國強兵的利益,發動外交與戰爭壯大秦國的男人。 惠文王的兒子,則是秦武王。秦武王大概是嬴姓除了嬴政之外,最多人知道名字的角色:嬴蕩是也。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 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Thumbnail
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 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秦穆公的過世,是春秋時代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在同一年,晉國的襄公也走了。 就像過去一樣,襄公的公子在秦國做為人質,隨著襄公去世,秦國跟晉國的大臣打算再次扶植傀儡晉侯上位。 然而,就在秦國大軍帶著新任的傀儡晉侯進入晉國領土時,晉國人突然擁立了襄公的另一個兒子繼位,並發兵狙擊秦軍。 秦軍大敗……
Thumbnail
秦穆公的過世,是春秋時代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在同一年,晉國的襄公也走了。 就像過去一樣,襄公的公子在秦國做為人質,隨著襄公去世,秦國跟晉國的大臣打算再次扶植傀儡晉侯上位。 然而,就在秦國大軍帶著新任的傀儡晉侯進入晉國領土時,晉國人突然擁立了襄公的另一個兒子繼位,並發兵狙擊秦軍。 秦軍大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