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5】每月一書 做工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是一本還蠻有名的書,還拍了電視劇,可能有人已經看過。不過我到最近才看了這一本,2017年2月9日由寶瓶文化出版,作者是林立青,我這本是2020年6月14日出版的,已經64刷。有人知道一刷是幾本呢?我去查了一下,有人說2000本,有人說是500或1000本。所以並不是有固定的本數,這樣算算也10幾萬本了,還不包括電子書。上次的「計程人生」讓我們看到計程車司機的故事,這本書則是敘述了工人的生活百態。我其實蠻喜歡了解社會上各個職業的生活,不完全是窺視的心態,而是有些職業,平常其實都會有接觸或交集,大部份都是匆匆掠過,可是在這些職業的背後,有很多獨特的故事和人生,卻不一定會有人可以寫出來。除非是這些人的周遭,或是這些人本身,有寫作的興趣,還要有把這些故事寫出來的動機,否則外人是無法真正好好了解這些職業的故事。不一定只有辛酸的故事,也有好笑的、感動的。就像工人,我們在路上,只會瞥見工地裡皮膚曬的很黑,揮汗如雨的工人,很辛苦的搬水泥、磚塊、鋼筋或是在焊接。大部份也是看一眼就過去了,對我而言,會和他們最大的交集就是在門診了。就像書中的某一篇「呷藥仔」說的,工人們最常使用的就是止痛藥了,感冒也是自己吞藥,甚至甘草止咳藥水也是整罐在喝,由於藥水有嗎啡成份,喝到上癮的都有。以前在醫院的確看過工人吃止痛藥或感冒藥吃到腎功能下降的,就像書中說的,那時侯我比較年輕,有時侯會念病人不要一直自己吃藥吃到腎臟壞掉。現在看到書,才知道工人只要看醫生當天就沒工錢,所以很多人選擇不看醫生。痛到不行就去打止痛針,造成惡性循環,腎臟壞的更快。工人長期在濕熱的環境下工作,濕疹和癬反復發作,結果變成黑斑,我們叫發炎後的色素沈澱。工人們吃重鹹和喝酒軀寒,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也很容易出現。那時侯也常怪病人或家屬怎麽這麽晚才來看病,現在才了解工人和家屬的難處。不敢看病,看病被醫師酸;看病要花時間就沒錢;工地就是吃便當,而且也不一定新鮮,又能怎麽辦。我很訝異作者可以把這些疾病寫得這麽清楚,簡直就像我在門診看到的樣子。

看書的時侯,作者算是工人裡生活相對穩定的人,裡面寫的很多字句充滿了作者對工人們的憐惜。還包括了外勞、西施、茶室的小姐、舉看板的「看板人」、甚至是便利商店裡年輕的員工。這些在社會上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群,薪水不穩定,生活蠻辛苦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看板人,從早上九點舉看板舉到六點,中午休息一小時,舉牌的時侯,被陽光曬、被雨淋,不能隨便去上廁所,薪水還要被仲介抽成。以前時機好的時侯,一天有六百到八百,現在有的竟然一天只有四百,四百在現在的物價,只能吃飯糊口,更不用說還有住和生活的花費。對於我這種從小到大,雖然不是有錢人家,但還算是衣食無缺的人,真得很難體會。整本書看下來,會對工人整個生活有大致的了解,包括他們的工作內容,泥作、瓷磚、水電等,由於常流汗,所以工人看起來都有點髒髒的,還有汗味。長時間在外工作,在家的時間沒辦法很久,所以只好藉助信仰來彌補,希望神明可以保佑家裡老小平安。在作者看來,這些族群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遇到要照規矩,不通人情的勞檢、警察,總是被罰錢被責罵,那些被罰的錢也許就是一整天工作下來的薪水。所以作者對高層人士或政府總會有一些不滿,我能理解這種狀況,因為訂立制度的人大部份都不是在第一線、不然就是離開第一線很久了。他們很多都忘了或根本不知道會有例外的狀況,於是造就了很多人對政府或高層充滿了不信任。

整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走水路」這一個故事,走水路是什麽意思?就是靜脈注射,這裡指的是打毒品,過量就會死。主人公是阿欽,單身男性,安靜不多話,卻擁有超凡的焊接技術,在工地內焊出來的作品非常的美,而且可以長時間工作又專心,除了他本身的技術,一部份是他吸了安非他命。因為工作出色,時間又長,月薪可以到10幾萬。但是他的哥哥阿祈,有太太、兩個小孩,還要照顧一個中風的母親。接些零工大概一個月可以四、五萬。主角平常會定期回去給哥哥和嫂嫂錢,但是當母親過世以後,哥哥又中風,主角只好給更多錢。哥哥中風後,生活起居都要家人照顧,自尊受損之下,和太太常吵架又不想要小孩看到,身體也越來越虛弱。於是有一天,哥哥拜託主角一件事,主角剛開始完全不能接受...過了幾個月,哥哥的家人要出遠門,主角自願照顧他,帶著他逛逛以前兄弟倆逛過的地方,也看看宮廟。回家後,兩個都哭了,主角把花了八萬的毒品打進哥哥身體,最終哥哥帶著微笑離開。哥哥離開以後,主角也會在逢年過節拿錢回家給侄子侄女,看看父母和哥哥的墳墓。文章的最後,主角在祖墳留了一支針給了自己。這個故事半真半假,如果是真的,那就太悲傷了。工人靠身體吃飯,一但身體出現狀況,家境就會陷入困難。如果是為了生計,就算老了,拖著病痛還是必須工作,直到身體受不了或倒下。

看完書的感想是,現在門診再看到病人或家屬是工人,會覺得多了一份親切感。就算對方一副不想聽的樣子,我也不會怎麽樣了。因為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就像今天的門診有個工人抱怨要本人來看,以前可能不太想理他。現在會請他找他方便看的診所或是解釋一下,我們也是不得已的。我想,這是看過這本書之前和之後最大的差別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遊戲人的沙龍
9會員
60內容數
威海無涯。這份筆記,寫給自己,也寫給威士忌愛好者的你。
遊戲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9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2021/08/29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2021/08/18
一個人一輩子看不到幾件屍體,但有個職業每天都會看到屍體,而且各種死法都有。作者從ptt媽佛版出身,表面上是一本包括了鬼怪、靈異和接體員工作內容的書,實際上卻是作者對人生深刻的體悟和同情。看完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後,個人覺得人生還是好好享受過程(正當的事),因為最後每個人的歸宿都會是一樣的。
Thumbnail
2021/08/18
一個人一輩子看不到幾件屍體,但有個職業每天都會看到屍體,而且各種死法都有。作者從ptt媽佛版出身,表面上是一本包括了鬼怪、靈異和接體員工作內容的書,實際上卻是作者對人生深刻的體悟和同情。看完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後,個人覺得人生還是好好享受過程(正當的事),因為最後每個人的歸宿都會是一樣的。
Thumbnail
2021/07/23
大家對警察的印象是什麽?作者條子鴿把他當警察這一路上好的和不好的,用一篇篇小故事寫在這本書裡。警察令人尊敬的一面、刺激的抓補犯人;黑暗的一面,受賄、吸毒。都在本集介紹給大家聽。
Thumbnail
2021/07/23
大家對警察的印象是什麽?作者條子鴿把他當警察這一路上好的和不好的,用一篇篇小故事寫在這本書裡。警察令人尊敬的一面、刺激的抓補犯人;黑暗的一面,受賄、吸毒。都在本集介紹給大家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久仰林立青這本《做工的人》很久了,但就一直安在書單上,直到近日才總算拜讀。林立青用他工地監工的獨特視角與細膩尖銳的筆,撥爬、掃視社會底層。讀完深有感觸,不愧為曾經的現象集作品。
Thumbnail
久仰林立青這本《做工的人》很久了,但就一直安在書單上,直到近日才總算拜讀。林立青用他工地監工的獨特視角與細膩尖銳的筆,撥爬、掃視社會底層。讀完深有感觸,不愧為曾經的現象集作品。
Thumbnail
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同名原著《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原是擁有一身好文彩的工地監工,自2017年陸續出版《做工的人》、《如此人生》,成為近年暢銷的本土作家之一。作品裡真實記錄底層民眾的無奈生活,不僅感染眾多讀者、亦引起社會關注。
Thumbnail
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同名原著《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原是擁有一身好文彩的工地監工,自2017年陸續出版《做工的人》、《如此人生》,成為近年暢銷的本土作家之一。作品裡真實記錄底層民眾的無奈生活,不僅感染眾多讀者、亦引起社會關注。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門診看到工人三高、止痛藥過量造成腎臟病、止咳藥水上癮、濕疹,以前總覺得講也講不聽。看完這本「做工的人」,才知道這些工人背後,有這麽多的故事,辛酸的、好笑的、感動的,對他們多的一份熟悉感就在這一次的每月一書,歡迎收聽。
Thumbnail
門診看到工人三高、止痛藥過量造成腎臟病、止咳藥水上癮、濕疹,以前總覺得講也講不聽。看完這本「做工的人」,才知道這些工人背後,有這麽多的故事,辛酸的、好笑的、感動的,對他們多的一份熟悉感就在這一次的每月一書,歡迎收聽。
Thumbnail
每一篇短短的一個小故事,卻深刻道盡了每一個故事主角那有點無奈又只能苦笑面對的人生。
Thumbnail
每一篇短短的一個小故事,卻深刻道盡了每一個故事主角那有點無奈又只能苦笑面對的人生。
Thumbnail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Thumbnail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Thumbnail
從事工程業的人 必讀的一本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並沒有運用大量的文藻和優美文辭 但卻真誠、真實, 一下就能感受到他說故事的情緒和溫暖 這是我很欣賞的~
Thumbnail
從事工程業的人 必讀的一本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並沒有運用大量的文藻和優美文辭 但卻真誠、真實, 一下就能感受到他說故事的情緒和溫暖 這是我很欣賞的~
Thumbnail
社會問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是隨時在發生。 記得新聞報導過「工人遭機器斷指」之類的新聞吧?工人的工作環境有甚麼樣的狀況? 遊民的日常又是怎麼度過?
Thumbnail
社會問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是隨時在發生。 記得新聞報導過「工人遭機器斷指」之類的新聞吧?工人的工作環境有甚麼樣的狀況? 遊民的日常又是怎麼度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