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難以勸戒的勇氣》/熊仁謙

【閱讀心得】《難以勸戒的勇氣》/熊仁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還蠻喜歡熊仁謙的,從《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開始看他的書,也回去補了兩本以羅卓仁謙為名出版的作品,一直知道他以前曾經出過家再還俗,但不曉得他究竟為何出家或者為何還俗。這本《難以勸戒的勇氣》就是在講這件事。
  但他也不單只講這件事,他一直走在體制外的路線,從別人在念國小的時候,他在漢傳佛教出家當小沙彌;到後來又到了印度學習藏傳佛教,到後來在一片大好的前景之下,又選擇還俗回台灣從事佛教轉型的工作。
  雖然書中有很多的部分只是輕描淡寫,但放棄台灣的升學體制,在前途未卜的時候選擇去西藏、印度,從無到有學習藏文,然後插班進了印度高級佛學院。其實這一路下來沒有一件事是簡單的。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對作者而言,是透過排除法去篩選,並不是因為前途容易所以選擇,或者前途困難所以放棄,是因為他的「不想要」跟「想要」讓他完成了自己的選擇。因為想要做學問所以選擇去印度學習,所以放棄台灣的升學體制就變成必然,而去印度也不是一路順遂,很多人告訴他不可能,要多想想,但他還是走下來了,一路上打破不少體制內的規矩,的確,有許多人幫助他,但他的努力跟堅持也不可少。
  看他講述這段故事時,能感受到的是關於選擇,還有選擇之後不畏懼困難的勇氣。


  他說戰勝別人是沒有必要的,只有戰勝自己才是能活出自我的唯一方式,而戰勝自己的方法,就是要推翻舊有的恐懼,推翻舊有的自我設限,唯有如此,才能挖掘出更好的自己。


  我們都需要跟自己相處,傾聽內在的聲音,就算面前只剩下他人不看好的路,如果那是源自內在的渴望,那努力踏上去,似乎,也不是甚麼壞事。

讀完這本書並不單只是了解他的生命故事,而是期望能透過現在的努力,與未來更好的自己相遇。


avatar-img
蒔九的沙龍
5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蒔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本跟難民有關的書,作者是南韓的演員鄭雨盛。 他會寫下這本書的原因是為了2018/5南韓濟州島的葉門難民們發聲。 他在2014年開始積極參與聯合國難民署的活動,到了2015年開始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他走進各國的難民營,傾聽他們的聲音,然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傳達給國際社會。 這本書的文筆樸實真誠,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插畫家,她喜歡而且追逐著流行,甚至是把買衣服當作娛樂的類型。 但是因為一個契機,讓她開啟了想要減衣的挑戰。 之所以說是挑戰,是因為書中她的確是靠一個挑戰而實行減衣的活動。 她實施了一個「100天不買新衣」的挑戰,甚至在100天到了之後主動延長為「一年」。
  我很喜歡這本書,他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禪修是否能改變大腦活動,從狀態的改變躍升成質的改變。  禪修也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訓練,藉由正念、慈悲、同理心等訓練,能提高自己專注力、抗壓能力,還有受挫之後的恢復能力、甚至還有減少身體發炎反應的效果
副標很有趣,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 也許不是唯一,但我覺得讀它不虧。
如果我不做甚麼的話,牠們就會死,但是,沒有退路沒有指導的狀況下,能怎麼做?只能勇敢戰鬥阿,醫生就是走在跟生命戰鬥的路上阿。
有時候我們會羨慕牠人的生活多采多姿、有時候我們會陷入自我嫌惡的情緒、有時候我們會親近他人感到厭惡,這些種種的情緒造成的低潮。 並不是知道了這些情緒就能解決,然而知道了這些情緒、面對他,才有機會處理他。
這是一本跟難民有關的書,作者是南韓的演員鄭雨盛。 他會寫下這本書的原因是為了2018/5南韓濟州島的葉門難民們發聲。 他在2014年開始積極參與聯合國難民署的活動,到了2015年開始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他走進各國的難民營,傾聽他們的聲音,然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傳達給國際社會。 這本書的文筆樸實真誠,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插畫家,她喜歡而且追逐著流行,甚至是把買衣服當作娛樂的類型。 但是因為一個契機,讓她開啟了想要減衣的挑戰。 之所以說是挑戰,是因為書中她的確是靠一個挑戰而實行減衣的活動。 她實施了一個「100天不買新衣」的挑戰,甚至在100天到了之後主動延長為「一年」。
  我很喜歡這本書,他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禪修是否能改變大腦活動,從狀態的改變躍升成質的改變。  禪修也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訓練,藉由正念、慈悲、同理心等訓練,能提高自己專注力、抗壓能力,還有受挫之後的恢復能力、甚至還有減少身體發炎反應的效果
副標很有趣,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 也許不是唯一,但我覺得讀它不虧。
如果我不做甚麼的話,牠們就會死,但是,沒有退路沒有指導的狀況下,能怎麼做?只能勇敢戰鬥阿,醫生就是走在跟生命戰鬥的路上阿。
有時候我們會羨慕牠人的生活多采多姿、有時候我們會陷入自我嫌惡的情緒、有時候我們會親近他人感到厭惡,這些種種的情緒造成的低潮。 並不是知道了這些情緒就能解決,然而知道了這些情緒、面對他,才有機會處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