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閱讀筆記(人文生活) @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年前於書展中所購入的一本書籍,第一次翻閱時深感富含哲理,於是就默默的把它放回書櫃;幾年後的某一天,心血來潮的從書架上取回細細品嘗後,頓時有種恍然大悟的體會。

 

本書的作者熊仁謙是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國,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及語言學,同時為網路「快樂大學」的創辦人。作者透過印度哲學帶領著讀者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習看待生死、探究情感的力量與追尋真正的快樂,讓我們在忙碌生活的漩渦中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小編彙整分享書籍中一些簡約卻蘊含著人生哲理的文字,願我們都能接受現況、接受不完美、接受可能會失敗的自己,因為只有當我們開始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才會開始放過自己、得到自由。

「從得到的那天起,你就注定會失去。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

 

一、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 沒思考過「死亡」,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活著?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死亡教育是一件幾乎理所當然被忽略或避而不談的事情。或許是因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幾乎可以有個說法、有個答案,唯獨死亡沒有。死亡好像是一道我們無法跨越的鴻溝,是所有人都必須要面對的「終極失敗」,一場不會贏的戰爭,一個徹底絕望的失去,沒有任何可挽回的空間。
  • 「波濤的落下,源自於其湧起;死亡的存在,源自於其出生」從得到的那天起,你就注定會失去。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相對華文文化喜歡把生與死、勝與敗、成功與失敗等分隔開來,印度哲學則更強調,正因為我們創造了「生」,最後必然會「死」;正因為我們得到片刻的「成功」,最後必然會失去這個成功;正因為你受到讚許,必定有嘲諷隨之而來,就像平靜的大海上,正因為激起了波濤,才會有波濤的落下,波濤越高,最後落得越重。
  • 基於不失去或基於恐懼而不斷付諸行動,是一種強化得失的行為,往往只會增加我們的痛苦,以及那些我們所愛的人的痛苦。你的行動一定會得到些什麼,同時也失去什麼,當我們不斷行動,不斷地製造出更多得失: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多。尤其是當一些人在做出看似自私的行為時,其實不過是他們陷在害怕失去的恐懼中而付諸行動而已。
  • 我們無法扭轉外在的恐懼與現實,但如果我們能扭轉自己面對恐懼的方式,心理素質自然強大。「勇敢」不是匹夫之勇的往前衝,而是清楚了解自身的恐懼後仍願意踏出這一步。
  • 所有的付出終究會走向失去,但我們能決定句點的樣貌,句點就是停止恐懼得失、停止為了「害怕失去」而行動,而是為了自己想要做、自己希望做而做。
  • 當我們一心想維護原有的一切、保護他們不受現實改變,只會帶來痛苦。接受現實,抽離這個痛苦的循環,才會得到自由。


二、情感的力量

  • 關係中的「真誠」並非指不刻意、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佛陀曾提出「任何有作用、有價值的東西,必然來自刻意為之」。情感上的維繫,需要刻意練習,舉凡親情、友情、愛情,都需要我們去刻意建立和經營,才會變成密切、良好的互動關係。「有為」方有「功能」
  • 相對於等待一個人的到來,積極創造關係中的厚實豐富才是關鍵。期待一段珍貴的關係,並不會有這樣的關係來到我們手中,而是透過自己的付出與努力,才因此感受到其珍貴的情誼。
  • 不透過別人來幫你決定,掌握關係中的主控權,才能把關係主導到你想要的方向,才有機會保護我們珍視的人事物。掌握主控權並非改變對方或強迫對方改變、也並非一股腦兒的一廂情願,而是擁有自己決定距關係距離的能力、透過了解對方(知道對方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製造出讓彼此都從關係中獲得些什麼(關心、撒嬌、貼心、霸氣、尊重等)的情感共鳴。
  • 人與人的關係,是需要靠長期、有質量的互動來維繫的,而且也需要互相接納彼此的不完美,才能建立良性且正向的關係。

 

三、真正的快樂

  • 「愛自己」並非受到物質主義與消費主義的作祟,去鼓勵透過各種消費來購買物質與享受,也不是透過不斷的賺錢與花錢來彌補不足、以解決內在的焦慮。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坦然自在的心態,不是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
  •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誤解了快樂,人是習慣刺激的生物,一旦偶一為之的刺激變成了習慣,我們就會把它視為一種生活的基本配備,新鮮感與興奮感就會隨之消失,此只會讓我們繼續追求更多更強大的刺激以獲取新的快樂,落入一個不能滿足的循環。
  • 在印度或不丹,所有你認為理所當然的追求、所有你認為基本該有的事物,原來都是如此的可貴。原有你視為的理所當然,終究發現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理所當然。這不是說,你擁有的少,才能得到快樂,而是當我們能夠節制、擺脫物質主義的控制與枷鎖,才會是成就快樂的根源。
  • 快樂來自於某種寧靜,而寧靜來自於和諧。印度哲學認為,我們可以很有錢、很多物質享受,但如果沒有和諧,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只能在倏忽即逝的興奮與失落中無限循環,只有在真正的和諧產生之後,人才會是健康、快樂的。
  • 和諧的力量來自於什麼?其實就是來自接受現況、接受不完美、接受可能會失敗的自己。我們的人生原本就是充滿了各種不如意與不完美,但並非只是要我們承認痛苦然後消極不做,而是當我們能夠意識到生命的不完美後,才能可能有所改變、有所作為
  • 不需要的東西,便成為負擔,誠如「多一隻羊,會有多一隻羊的煩擾」。一件事物的真正價值,最終是取決於我們需不需要它,即使有再多的錢、能買再多豪宅,晚上睡的也是一張床;有再多的名車,坐的也是一個位置。人所需要的東西,其實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多。
  • 印度哲學的智慧:快樂與自由,從內心停止追求完美開始。尋求一個快樂、圓滿的人生,是永遠不可能得到的,因為人生的現實就是充滿了不完美與缺陷,只有當我們開始接受這個不完美,才會開始放過自己、得到自由。

 

raw-image

參考書目:熊仁謙(2018),《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究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的沙龍
12會員
43內容數
2024/07/14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7/14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2023/12/10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 Bezos)認為此本書「堪為全球商學院的模範教材」。作者喬利從探討工作的意義切入,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如何對工作產生熱情;接著說明宗旨型人性組織的理念與最後透過宗旨型領導的五個關鍵要素,致力於從「利潤」到「宗旨」的重大轉向,重新建構「員工→業務→財務」的正確路徑。
Thumbnail
2023/12/10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 Bezos)認為此本書「堪為全球商學院的模範教材」。作者喬利從探討工作的意義切入,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如何對工作產生熱情;接著說明宗旨型人性組織的理念與最後透過宗旨型領導的五個關鍵要素,致力於從「利潤」到「宗旨」的重大轉向,重新建構「員工→業務→財務」的正確路徑。
Thumbnail
2023/11/26
團隊激勵一直都是公司常見的訓練課題之一,但即使講師口若懸河,課程參與同仁覺得受益無窮,課程結束回歸單位後仍得面臨與現實相互出入的狀況。試問,若我們身為管理者,是否一直默許或選擇消極的方式,讓以下狀況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組織中呢?我們若想做,我們會想出數十種解決方法;我們若不想做,會想出數百種的推託藉口。
Thumbnail
2023/11/26
團隊激勵一直都是公司常見的訓練課題之一,但即使講師口若懸河,課程參與同仁覺得受益無窮,課程結束回歸單位後仍得面臨與現實相互出入的狀況。試問,若我們身為管理者,是否一直默許或選擇消極的方式,讓以下狀況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組織中呢?我們若想做,我們會想出數十種解決方法;我們若不想做,會想出數百種的推託藉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其實在你付出努力的當下,就已經獲得了。 失去與得到必定互相伴隨嗎? 我會回答「不一定吧!但我現在相信。」 對我來說失去一切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因為這讓我明白,最重要的是忠於自我。這些失去是給自己重新認識自己一次的機會。給我機會讓我重新來過、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讓我感覺重生了一次,就是這麼神奇。
Thumbnail
其實在你付出努力的當下,就已經獲得了。 失去與得到必定互相伴隨嗎? 我會回答「不一定吧!但我現在相信。」 對我來說失去一切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因為這讓我明白,最重要的是忠於自我。這些失去是給自己重新認識自己一次的機會。給我機會讓我重新來過、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讓我感覺重生了一次,就是這麼神奇。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熊仁謙是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國,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及語言學,同時為網路「快樂大學」的創辦人。作者透過印度哲學帶領著讀者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習看待生死、探究情感的力量與追尋真正的快樂,讓我們在忙碌生活的漩渦中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熊仁謙是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國,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及語言學,同時為網路「快樂大學」的創辦人。作者透過印度哲學帶領著讀者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習看待生死、探究情感的力量與追尋真正的快樂,讓我們在忙碌生活的漩渦中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Thumbnail
作者在因緣際會下與大學時期最愛的教授重逢,但是老教授卻不幸罹患【路格瑞氏症】,人生因而逐漸邁向死亡。在臨死之前,作者每個禮拜二到教授家看望他,並向他學習生死之智慧,瞭解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課題。除此之外,這本書也是他們一起完成的最後一份論文。
Thumbnail
作者在因緣際會下與大學時期最愛的教授重逢,但是老教授卻不幸罹患【路格瑞氏症】,人生因而逐漸邁向死亡。在臨死之前,作者每個禮拜二到教授家看望他,並向他學習生死之智慧,瞭解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課題。除此之外,這本書也是他們一起完成的最後一份論文。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今天來分享一本心靈成長書籍_遇見豐盛的自己,透過搜尋關鍵字"豐盛"找到了它,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悠然地體驗人生美好的風景 遇見豐盛的自己:從金錢、關係、健康、心靈四大面向,活出你本該擁有的富足 作者: 謝宜珍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3/27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今天來分享一本心靈成長書籍_遇見豐盛的自己,透過搜尋關鍵字"豐盛"找到了它,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悠然地體驗人生美好的風景 遇見豐盛的自己:從金錢、關係、健康、心靈四大面向,活出你本該擁有的富足 作者: 謝宜珍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3/27
Thumbnail
命是不斷地開始與結束,關係相處同樣會有聚與散,事物則有得與失。對於美好的人事物,我們好想要可以持續擁有,永遠不要分開。或許百般不願意,但是結束在自然的運作下終究會到來。 失去摯愛的痛,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出來。於是我們悲傷失落,所有美好都失去意義,覺得生命不再完整。抗拒結束,帶來混亂與失序,這時候已
Thumbnail
命是不斷地開始與結束,關係相處同樣會有聚與散,事物則有得與失。對於美好的人事物,我們好想要可以持續擁有,永遠不要分開。或許百般不願意,但是結束在自然的運作下終究會到來。 失去摯愛的痛,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出來。於是我們悲傷失落,所有美好都失去意義,覺得生命不再完整。抗拒結束,帶來混亂與失序,這時候已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這本書是2018年出版的,早在出版的那年,我大學剛畢業去加拿大前,就閱讀過了一次,那時候我也有在手機裡寫下短短的心得。 那時候的我是這麼寫的: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 對於宗教,我好像一直抱著一種避而遠之,
Thumbnail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這本書是2018年出版的,早在出版的那年,我大學剛畢業去加拿大前,就閱讀過了一次,那時候我也有在手機裡寫下短短的心得。 那時候的我是這麼寫的: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 對於宗教,我好像一直抱著一種避而遠之,
Thumbnail
商周的創辦人金惟純先生曾經說過,學習有分成上中下游三種層次: 第一種下游,學習方法、技巧。 第二種中游,學習理論、觀念。 第三種最上游,學習怎麼活。 而我個人認為《難以勸戒的勇氣》一書就是屬於一本學習人生怎麼活的好書,書中並沒有告訴你標準答案...
Thumbnail
商周的創辦人金惟純先生曾經說過,學習有分成上中下游三種層次: 第一種下游,學習方法、技巧。 第二種中游,學習理論、觀念。 第三種最上游,學習怎麼活。 而我個人認為《難以勸戒的勇氣》一書就是屬於一本學習人生怎麼活的好書,書中並沒有告訴你標準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