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股票市場中賺錢?

如何從股票市場中賺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要從股票市場賺錢,並不需要買在最低點或相對低點,而是說你有利可圖就行了。

所以,你真正需要做到的,是「買高賣更高」,而不是「買低賣高」。這是因為當你覺得你買到低點的時候,其實行情還可能更低。所以,為了買高賣更高,讓你真正獲利,你需要的功夫是好好抓住兩種行情。

第一種行情是,有好消息出來,所以行情走高了,但是一時之間還沒有充分反映完畢,所以會出現強者恆強,繼續走高一陣子。這種情形可以有一個比喻,就是火車一旦開動之後,至少會繼續滑行一陣子,沒辦法馬上停車。

資本市場的交易原理是,雙方對未來的看法不一致,所以有人要買,有人要賣,所以才會成交。這個看法不一致反映在,有人先知道一些好消息,他們已經買進了,然後他們開始把資料給分析師,給記者,給一些名嘴去做第三手傳播,於是其他人知道了以後也撲上來。學理上,我們稱之為訊息不對稱 ( information asymmetry ) 。

在訊息不對稱之下,一個好消息不會馬上反應完畢,所以會有續漲現象。當然,反過來講,一個壞消息也不會馬上反應完畢,所以會有續跌現象。

在美國,根據「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原理去操作,有時候就叫做「動能交易策略」( momentum trading ) 。在這種策略下,會漲的股票才值得買,會向上突破壓力的股票才值得追捧。

於是,當行情在漲的時候,你不是去抱怨現在變高了買不下去,而是判斷還可以續漲多久!只要後面還有行情,你當然可以買高賣更高。

第二種行情是,由弱轉強的情況,就是行情出現轉折的意思。

這又可以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壞消息出現後,行情確實走跌,但是跌了一陣子後,想賣的都賣了,賣壓宣洩得差不多了,於是空頭回補,多頭主力開始進場,準備展開反攻,行情出現觸底反彈;第二種是,因為有好消息出來,行情雖然漲了一下,但是主力與大戶根本還來不及建倉,於是行情殺下來是給主力與大戶去壓低進貨的。在這種情況,你可以猜想得到,等他們吃飽了之後一定會拉抬行情。也就是說,這種跌是跌假的,是壓低吃貨,你要敢跟著吃。

以上兩種情況其實都是超賣,就是賣過頭了,所以幾乎注定會反彈。如果你能夠辨識出這樣的機會,你的買進就是在買轉折,而不是買續漲。

巴菲特的「危機入市」操作法,就是同時賺到轉折與續漲這兩種行情。因為他挑選本業好的股票,就是本業的競爭優勢沒有被負面消息打擊到的好股票,這種股票在市場大跌的時候也會跟著跌,算是被錯殺。他去買這種股票可以先賺一波反彈,也就是對錯殺的修正,之後再繼續賺好股票原本有的成長趨勢。

最近台積電又跌破 $600 ,不斷向下試探,把指數也拉下來,跌破 16,000 點大關。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手上有台積電,有些是當初台積電在跌的時候,他用$69買進的,不小心放到現在,我聽了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他說過去三天的大跌,對他根本沒有影響。

延伸閱讀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答:根本的問題是,美國有沒有通膨壓力?也就是說,通膨這個問題要怎麼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金融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很關心通膨,沒錯,不過,會有一個人比你還關心,還在意通膨是不是要來了,你可以觀察他的行動,這個人就是美國聯準會。
股市的錢不是每個人都能賺的,也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賺的,賺不到不要怪別人,而是先檢討自己的操作策略與心態,看看自己是玩基本面還是技術面。
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當日本對台灣有貿易順差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是我們對日本有了依賴,因為台灣需要日本的機器設備,或工業原材料,所以我們就對日本有了依賴。怎麼同樣是有貿易順差,台灣對美國就是依賴,而日本對台灣就不是依賴了呢?
今天5月18日台股大盤的反彈還不錯,最主要是上星期其實已經出現賣過頭的跡象,所以短期內會先看到反彈。 “如果”局勢不再惡化,那就由反彈變成續漲,回到上升趨勢。我是這麼看的⋯
下面這兩條新聞要合在一起看,才夠意思,因為一切都是為了協防台灣,一切都是為了說破中共對台灣展開軍事行動的企圖⋯
答:根本的問題是,美國有沒有通膨壓力?也就是說,通膨這個問題要怎麼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很簡單:金融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很關心通膨,沒錯,不過,會有一個人比你還關心,還在意通膨是不是要來了,你可以觀察他的行動,這個人就是美國聯準會。
股市的錢不是每個人都能賺的,也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賺的,賺不到不要怪別人,而是先檢討自己的操作策略與心態,看看自己是玩基本面還是技術面。
台灣出現疫情惡化,社會隔離的要求上升,許多經濟與社會活動被取消,或被延後,然後股市大盤出現大跌,連續兩天跌幅在650點以上。馬上出現一個議題,就是現在要不要危機入市? 首先要講的是,疫情惡化確實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提高避險情緒,確實有需要反應,可是有必要跌得這麼重嗎?
當日本對台灣有貿易順差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是我們對日本有了依賴,因為台灣需要日本的機器設備,或工業原材料,所以我們就對日本有了依賴。怎麼同樣是有貿易順差,台灣對美國就是依賴,而日本對台灣就不是依賴了呢?
今天5月18日台股大盤的反彈還不錯,最主要是上星期其實已經出現賣過頭的跡象,所以短期內會先看到反彈。 “如果”局勢不再惡化,那就由反彈變成續漲,回到上升趨勢。我是這麼看的⋯
下面這兩條新聞要合在一起看,才夠意思,因為一切都是為了協防台灣,一切都是為了說破中共對台灣展開軍事行動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