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放式關係者會走向婚姻?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伴侶之一、孩子的生父
對我來說,當關係的走向需要使用到「已婚」身份才便於取得相關的權益或福利的時候。特別是,要一起生養小孩時。
我跟伴侶之一的教育理念算是相近,討論過開放式關係者如何因應婚姻、育兒,雖不算交往很久,但也認識一段時間,決定試試看,沒想到很順利的懷孕了,相較於已經思考過,期待生養小孩的伴侶,我算是完全意料之外,但也知道自己能做得到吧,於是就上路了。
近兩個月,一邊適應身體的變化,一邊展開各式各樣的細節討論、規劃研擬,以及雙方家人溝通。但最近一件讓我覺得真的需要結婚才方便的事情,是他的請假。
由於他在一般公司上班,詢問過人事,若是他想要請家庭照顧假(例如陪同就醫檢查)、陪產假、育嬰假等等,作為生父,不像小孩在生母肚子裡,有沒有結婚都有相對應的假,他卻碰到得有婚姻關係的配偶懷孕生產,才能請假。更不要說,各縣市的生育獎勵金,通常都得看父母的設籍時間,如果一方時間不夠、另一方夠,至少有人領得出來。
婚姻關係內出生的孩子,會預設夫妻雙方即是生父、生母,若是沒有婚姻關係,生父得多走個認領程序,如果是打算一起合作生養小孩的開放式關係伴侶,進入婚姻關係確實更可以節省時間,互相幫助。
但決定進入婚姻,另一個關鍵是雙方跟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與互動,這我有空再談吧。當然,還有其他伴侶得知此事的反應.....
ps.一般公司大都是跟著勞基法、性別工作平等法走,勞工權益優於法規的情況不是本篇文章討論範圍。

註:開放式/多重關係:探索及實踐坦誠的非一對一關係,在關係中所有成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與成員以外的對象建立關係 及/或 進行情慾互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身為一名女工程師,面對工作忙碌,家庭照顧兩頭燒的情況時,我一直感到無奈。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前和老公的故事,並表達了對於家庭成員互相尊重和自由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重視家庭平等分工和維護個人自由的價值觀。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今天友人跟我討論到二婚的話題,以及二婚後要不要生小孩,我覺得我可以好好的整理一下思緒… 經歷了一段婚姻,生了2個小孩,這段婚姻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婚姻,青春歲月已經耗費了好幾年,好不容易從墳墓爬出來,如果真的有緣分遇到人生對的人,還有勇氣再結婚嗎? 兩個相愛的人,真的需要一張結婚證書來鞏固嗎? 有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身為一名女工程師,面對工作忙碌,家庭照顧兩頭燒的情況時,我一直感到無奈。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前和老公的故事,並表達了對於家庭成員互相尊重和自由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重視家庭平等分工和維護個人自由的價值觀。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今天友人跟我討論到二婚的話題,以及二婚後要不要生小孩,我覺得我可以好好的整理一下思緒… 經歷了一段婚姻,生了2個小孩,這段婚姻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婚姻,青春歲月已經耗費了好幾年,好不容易從墳墓爬出來,如果真的有緣分遇到人生對的人,還有勇氣再結婚嗎? 兩個相愛的人,真的需要一張結婚證書來鞏固嗎? 有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