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畢業設計小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碎念:me 編輯:楊欣台

有幸作為評圖老師參與畢業設計的評圖,在一整天的資訊轟炸之後,有感而發把畢業設計的方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送給即將要陷入畢業設計跟經歷過磨難挺過來的你們。

將畢業設計用個數學邏輯的方式去思考,就是:問題—計算—答案,當然高中教育都有教最後驗證的方法,如果能做到就完美了,但我們先將重點放在把答案算出來這件事上。

「問題—計算—答案」換進設計來講就是:
「議題研究—方法實驗—成果」
我們一步一步來說。

1、議題研究

簡單來講就是問題,提出你的疑問,你關心的事或是你發現的新鮮事物,舉例來說:

A同學覺得金門的海怎麼那麼多人造的東西,跟我想像快樂的海不一樣,為什麼?

B同學覺得新住民的議題值得被大家更關注,我想幫忙!

C同學覺得木構是個令人著迷的事情,可以怎麼應用呢?

議題就是這麼簡單,一個初衷讓你開始做這件事,記著,莫忘初衷、莫忘初衷、莫忘初衷,很重要,要講三次。
發現想要做的主題後,就要開始思考3W1H,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找到事情的根源,夠瞭解你想做的事才能有底氣堵住評圖老師的嘴,拿A同學來說:

Why:為什麼人們遠離的海岸?

What:那些海灘上的物件是什麼?

Who:是誰造成了這一切?

How:是為了什麼安置在這裡?

背景資料真的永遠不嫌少,就像你新認識的朋友一定先滑他IG,IG鎖了查他FB,請將這種不放棄、追問到底的態度拿出來。


2、方法實驗

資料都查好了,事情都了解了,請把你的初衷再拿出來默念三遍:

A同學:金門的海與人、金門的海與人、金門的海與人!
我要什麼? 讓別人知道金門海灘的故事!
要怎麼告訴別人這個故事?怎麼樣別人才會了解我?

就像是跟人溝通要用對語言,解數學題要得到答案一定要用對公式,工具的選擇就是這階段的課題,有好多軟體、好多硬體設備能夠協助你完整表達你想說的話,怎麼樣的空間才能夠讓人感覺身在戰地的害怕?是不是VR研究可以協助你檢討你的空間?怎樣了解潮汐與造物的關係?縮時攝影可不可以?動畫模擬能不能辦到?

當覺得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夜深人靜的夜晚,就這樣默念或是大喊你的初衷,打醒自己、再看看面前的東西是不是自己要的,把自己縮小走進那些模型或是草圖裡,你真的做到了你要的,還是只是一廂情願?反覆思考跟檢討是這一階段該做的事。


3、成果

藉由不停調整與檢討最後結果的呈現,基本圖面、模型、表現法、動畫等,都應該要是能夠展現自己能力的成果發表,無論是哪個階段,都應該給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完成整個設計才是最重要的,評圖場上看不到的東西就跟交了白卷一樣。


以上,是我建議茫然的準大五生們的設計最基礎框架,做設計的方法有百百種,這只是其中一種,在畢業設計的一年中感受到痛苦是必然的,代表你在成長,希望它能為你帶來人生中一小段收穫的喜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觀達-avatar-img
2021/05/31
學姊您好~我是這次系刊的主編,請問可以將您的文章放入這次的系刊當內容嗎?我們出刊了之後將會寄一份給您
CHIA-WEN L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6/02
當然沒問題呀~
黃金六一-avatar-img
2021/05/20
吔!這篇要書籤起來❤️
金大建築-avatar-img
2021/05/19
學姊, 已經將你加入系刊編輯群中了喔。這樣就可以把文章發佈到系刊裡了。謝謝學姊對評圖與準備畢業設計的建議。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6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Thumbnail
2025/05/06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Thumbnail
2025/05/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Thumbnail
2025/05/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Thumbnail
2025/05/06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Thumbnail
2025/05/06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1.人生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碎片與碎片的意外組合,才會產生那些意想不到的創意。 2.如果將問題全留在自己心中煩惱,便不會拓寬眼界;要試著將自己的疑問拋向世界,互相摩擦碰撞,才是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也更有機會突破自己的盲點,獲得更深一層或是新的思考。 3.以主觀創造事物之後,必定要以客觀比對答案;以理
Thumbnail
1.人生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碎片與碎片的意外組合,才會產生那些意想不到的創意。 2.如果將問題全留在自己心中煩惱,便不會拓寬眼界;要試著將自己的疑問拋向世界,互相摩擦碰撞,才是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也更有機會突破自己的盲點,獲得更深一層或是新的思考。 3.以主觀創造事物之後,必定要以客觀比對答案;以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六年了。在這六年之間,雖然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但我們似乎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們心中的「設計人生」到底是什麼?學生們都帶著哪些疑問來到課堂中?又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我們又調整了什麼,有哪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六年了。在這六年之間,雖然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但我們似乎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們心中的「設計人生」到底是什麼?學生們都帶著哪些疑問來到課堂中?又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我們又調整了什麼,有哪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