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苗接種或不接種」之雜談
哈佛大學總是享有頂尖大學的美譽,但究竟是這所學校本身真的很好,還是因為它網羅了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
接種疫苗造成死亡,到底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還是接種者本身的慢性疾病、健康狀況不佳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吸引眼球」為目的的趨使下,下標聳動、強調死亡、選擇性報導抗拒接種疫苗的案例,都能加深人們的恐懼,讓人對於疫苗產生不信任。這時候就算舉出 #背景值 的概念,人們也很難理性地思考:「去年我國75歲以上長者人數共140萬人、死亡人數約9.5萬人,每天會有260個75歲以上長者過世,目前各地方政府為長者開打疫苗後,目前每天有7到8萬名長者接種,若以去年平均死亡率來看,可預期7到8萬個長輩中,一天會有14人過世。」
1918年西班牙流感出現時,因為人們沒有這種病毒的抗體,在1918到1920年間,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4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加上當時的醫療水準不比現在,一直到1940年代才出現流感疫苗,時至今日,每年都還要因應流感病毒的變異而接種不同的流感疫苗。現在的新冠肺炎就好比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對於人體的免疫系統來說是全新的存在,所幸生技科技的進步,馬上就有疫苗可以幫助我們來產生抗體,往後應該也是像流感疫苗一樣,要定期“update ”。但是疫苗並不是無敵星星;接種了就可以完全免疫,疫苗是幫助我們感染了之後,讓病毒的殺傷力能減輕、不至於致死,今天你的親朋好友不接種疫苗,就算我們接種過的人還是要擔心,會不會有一天把病毒傳染給沒接種疫苗的親友:對於我們來說,到時候症狀可能只是流鼻水、咳嗽而已,但是沒接種疫苗的親友可能就會因此送加護病房。
另外,臺灣還有個問題就是「政治疫情」,跟全世界目前各國的疫情比較起來,其實臺灣目前為止的疫情是小巫見大巫,但因為某些勢力及媒體的渲染之下,什麼屠殺、政府冷血、草菅人命⋯⋯等的字眼都出來了,以這個角度來說,美日的疫苗援助,「戰略意義」的層面還是比較大,若不是要防堵「政治疫情」,憑什麼臺灣可以插隊比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先拿到疫苗?以第三者角度來看,應該會覺得這些臺灣人是不是反應過度、甚至是無理取鬧?誠如前幾天作家龍應台貼文抱怨政府無能、疫情令人悲憤,身處歐洲的兒子還開導她:我們這樣生活一年半了。若今天講的人不是她兒子,而是路人,搞不好又被說成是「網軍、1450⋯⋯」。
下面這篇文章,有些人看了可能會覺得刺眼,但個人覺得形容臺灣目前的「政治疫情」很貼切:
——————————————————————————————————————-
不管怎樣 他們都有話說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疫情爆發前,歸功人民自我管理好!
疫情爆發後,究責陳時中防疫不力!
沒開記者會,就是隱匿資訊!
開了記者會,則是忙著作秀!
確診人數低時,謊稱衛福部蓋牌!
確診人數高時,指責衛福部失職!
防疫規定緊縮,責怪政府造成人民不便!
防疫規定放鬆,控訴政府不顧人民死活!
採購疫苗前,要求不計代價!
疫苗採購後,質疑價錢太高!
國產疫苗開發前,宣稱受制於人!
開發國產疫苗後,改口圖利廠商!
疫情輕緩時,不打疫苗!
疫情嚴重時,給我疫苗!
疫苗分發較晚,指責中央行政效率緩慢!
疫苗分發較早,抱怨打亂地方防疫節奏!
日本疫苗到達前,指責日本人忘恩負義!
日本疫苗到達後,抹黑不要的才給台灣!
美國疫苗到達前,嘲諷美台關係不夠好!
美國疫苗到達後,抱怨給的數量不夠多!
讓長者先打疫苗,就是拿他們當實驗品!
若不讓長者先打,則是罔顧他們的安危!
疫苗打完有副作用,抱怨疫苗不安全!
疫苗打完無副作用,懷疑打了葡萄糖!
美國只捐七十五萬劑,譏諷美國小氣!
美國捐二百五十萬劑,嘲笑台灣乞丐!
⋯⋯⋯⋯⋯
不管怎樣,他們都有話說!
——————————————————————————————————————-
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身感染控制是基本起手式,疫苗接種是強化免疫能力,施打前先諮詢醫生,相信醫生比相信媒體、群組中的轉貼訊息來得可靠,做一個有判斷能力的人,不要當個無理取鬧的巨嬰,對疫苗不信任,又對不接種疫苗感到恐慌,每天擔心來擔心去,怨東怨西,然後連專業醫生說的話都不相信,那到底是想怎樣?
#防疫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國產疫苗 #社編
#圖中人物臉上那是鼻孔不要誤以為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