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島一命?誰來憐憫護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顫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著防護衣(俗稱兔寶寶裝)的X主任大喊:「你們在做甚麼!他是確診個案!」在場人全一陣錯愕,然後我就被嚇醒。

我可以想像學妹的壓力,她雖不敢抱怨,但才踏入職場半年卻已萌生辭意,臨床工作已夠艱辛,沒有充足防備下還被迫走上前線,猶如沒穿防彈衣加入槍戰的特警。她也無奈不敢說不,很多人也沒打疫苗也照樣照護患者大家都籠罩在患病感染氣氛中,你怎判定誰的命比較高級,誰不用接觸疑似案例?而外頭一天到晚喊的「天職」形同道德勒索,好像這群人生來活該燒給你當蠟燭。其實站在崗位上全是普通人,有家庭有經濟壓力,她們既不想進忠烈祠,也不想曝光,那些感謝話語,還不如實際改善待遇和工作環境

前陣子某護生在爆料公社爆料,她不懂為什麼疫情肆虐老師還要強迫實習?此問題一出即被一堆網民罵得半死,甚麼你不配當護士、就是有你這種敗類護理才敗壞、怕熱就不要進廚房等。說穿這群酸民就是叫別人死比較簡單,要調個健保費又嘰嘰歪歪,八成連捐錢都捨不得,活在象牙塔裡,不知道疫情發展至今護理離職率是攀升,醫院一張張離職單排隊排不完,幻想活菩薩擋在前頭。

甚麼同島一命,不過就是口號,早在SARS我就見過。

二〇〇三 SARS爆發的那一年,我正就讀護理系, 當時資訊不透明,沒有每天直播報告疫情,亦沒有臉書可互相討論,護生們並不完全了解嚴重度,只臨時被通知停實習。工讀的老闆即便知道我的處境(只是學生未上醫療前線),還是一通電話就讓我頓失經濟來源,好在口袋裡還有幾千夠我吃幾個月,我沒怨她,她會害怕我能理解;最妙的是男友M男,時常懷疑我染SARS,我也沒怪他智商太低;但他校未停實習的同學則不然,擔任護生的他們被隔離,有人甚至年少便感受到何謂歧視,護理熱忱早燒光殆盡。

我居住在石牌路二段樓上,是通向台北榮總的主幹道,下樓是一條充斥臘肉、 包子、麵攤、雜物商店的街道,來往就醫的老人絡繹不絕。SARS帶來恐慌,也揭露人性貪婪 ;一片非醫療等級的活性碳口罩二十元,沒有任何壓條的假外科口罩售價十元, 還有用疑似保麗龍碗兩側打個洞,橡皮條穿進去做的仿 n95叫價一片一百,更可怕的是生意興隆,老闆每天笑呵呵,老人家買下一碗又一碗的n95。

後來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突然封院,情節跟《屍速列車》活翻版一樣,誰也不知誰有病,全關在同一個地方,畫面呈現情緒激動的護士一度要跳樓,目睹病患上吊的護士最後行為退化到剩七歲,染SARS醫師的父親喊著早知道就不要兒子當醫生,那些情節比電影還駭人我渾渾噩噩躲在的斗室平安度過了SARS期間,九月份開學後卻發現有些同學消失,原來他們的家長們透過SARS事件,決定千萬不能讓小孩從事護理工作,提早休學轉換跑道去了。那些還在斥責、歧視前線人員不夠鞠躬盡瘁、訕笑他們會害怕的人儘管罵,惡性循環後你們將沒有醫護可以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瑪西的沙龍
74會員
185內容數
散文、小說、遊記、閱讀省思、時論
瑪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1
五月三十一日雙和醫院三名護理師遭確診老翁持水果刀攻擊,導致兩名重傷,氣胸、右手韌帶、神經斷裂,洪男事後竟大言不慚說有留給她們活命就好了。各界紛紛予以指責,多少醫療同仁希冀藉此事件喚醒國人對醫療暴力重視。看完一則又一則新聞我只覺得辛酸,因為醫療暴力事件時刻發生,醫療盟、衛福部、公會重申零容忍又如何?
Thumbnail
2021/06/01
五月三十一日雙和醫院三名護理師遭確診老翁持水果刀攻擊,導致兩名重傷,氣胸、右手韌帶、神經斷裂,洪男事後竟大言不慚說有留給她們活命就好了。各界紛紛予以指責,多少醫療同仁希冀藉此事件喚醒國人對醫療暴力重視。看完一則又一則新聞我只覺得辛酸,因為醫療暴力事件時刻發生,醫療盟、衛福部、公會重申零容忍又如何?
Thumbnail
2021/05/30
前陣子美國擔任RN的朋友寫出她被病患抱怨動作太快不夠溫柔,甚至被辱以「你們中國人都是這種態度」等話,雖我私心認為這只不過是疫情下的種族歧視反應,反正現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病毒源頭指向華人。大家紛紛勸當事人別當一回事,可是說真的,當事人很難不當一回事,被病人投訴感覺就像熱臉貼冷屁,滿腔熱血卻被對方迎頭一個
Thumbnail
2021/05/30
前陣子美國擔任RN的朋友寫出她被病患抱怨動作太快不夠溫柔,甚至被辱以「你們中國人都是這種態度」等話,雖我私心認為這只不過是疫情下的種族歧視反應,反正現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病毒源頭指向華人。大家紛紛勸當事人別當一回事,可是說真的,當事人很難不當一回事,被病人投訴感覺就像熱臉貼冷屁,滿腔熱血卻被對方迎頭一個
Thumbnail
2021/01/11
三年前我正逢人生的低潮期,對台灣護理工作的薪資、待遇、地位倍感失望,正巧人力銀行仲介通知我,加拿大有位台籍富商高薪聘請看護。雇主的母親因神經退化疾病臥床,需專人二十四小時照護,為避免語言溝通不良,他願以台灣護理人員薪資的三至四倍聘請台灣護士,而我的資歷正好符合。 照護工作採一天兩班制,工時長達十四
Thumbnail
2021/01/11
三年前我正逢人生的低潮期,對台灣護理工作的薪資、待遇、地位倍感失望,正巧人力銀行仲介通知我,加拿大有位台籍富商高薪聘請看護。雇主的母親因神經退化疾病臥床,需專人二十四小時照護,為避免語言溝通不良,他願以台灣護理人員薪資的三至四倍聘請台灣護士,而我的資歷正好符合。 照護工作採一天兩班制,工時長達十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可以說,專業、團隊、投入、應變、付出、忘我、溫暖、同理,是這本第一線護理人員疫情觀察誌的主旋律。29位作者、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天職者」們,將護理視為是自身的天職,扮演著疫情離亂中的天使角色、照護與撫慰人心,並在疫情方歇之時記述下來這些過程,成為一本繼續觸動人心的「療癒」之書。
Thumbnail
我們可以說,專業、團隊、投入、應變、付出、忘我、溫暖、同理,是這本第一線護理人員疫情觀察誌的主旋律。29位作者、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天職者」們,將護理視為是自身的天職,扮演著疫情離亂中的天使角色、照護與撫慰人心,並在疫情方歇之時記述下來這些過程,成為一本繼續觸動人心的「療癒」之書。
Thumbnail
今年五月卸下護理工作,轉職不同行業,正好也是疫情嚴峻的開始。當我是醫護人員身份時,執行相關防疫業務同時,能感受到大多的民眾給予親切問候或溫暖的鼓勵,莫名的會多了一份小小的我是醫護人員我驕傲,但卸下醫護身份與大家一起防疫時,我卻有著更深的感受。
Thumbnail
今年五月卸下護理工作,轉職不同行業,正好也是疫情嚴峻的開始。當我是醫護人員身份時,執行相關防疫業務同時,能感受到大多的民眾給予親切問候或溫暖的鼓勵,莫名的會多了一份小小的我是醫護人員我驕傲,但卸下醫護身份與大家一起防疫時,我卻有著更深的感受。
Thumbnail
疫情當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和警消人員,臉書上一張張拿下防護時,勒痕滿布的臉,汗濕的醫院制服,不用動用任何文字和言語,就可以明瞭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那些時不時就傳來的救護車或警車的鳴笛聲,又要出動一批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出勤了;那些工作地點不在冷氣房,而是一個又一個臨時快篩站,他們努力檢測,和時間賽
Thumbnail
疫情當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和警消人員,臉書上一張張拿下防護時,勒痕滿布的臉,汗濕的醫院制服,不用動用任何文字和言語,就可以明瞭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那些時不時就傳來的救護車或警車的鳴笛聲,又要出動一批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出勤了;那些工作地點不在冷氣房,而是一個又一個臨時快篩站,他們努力檢測,和時間賽
Thumbnail
看著醫護人員被攻擊被謾罵的新聞、文章,突然對台灣好失望,家裡有護理人員的我,更能明白他們辛苦與心酸。 台灣的護理人員薪水是世界排名的吊車尾,待遇差、工作量大、高壓高風險、人力長期不足,下班累到不行還是要自己花錢、花時間去上課,不然就沒獎金,沒考績、被刁難。
Thumbnail
看著醫護人員被攻擊被謾罵的新聞、文章,突然對台灣好失望,家裡有護理人員的我,更能明白他們辛苦與心酸。 台灣的護理人員薪水是世界排名的吊車尾,待遇差、工作量大、高壓高風險、人力長期不足,下班累到不行還是要自己花錢、花時間去上課,不然就沒獎金,沒考績、被刁難。
Thumbnail
收進來的獨居老人讓大家很頭痛,他已經進入屎尿無法自理的情況,也會去拔身上的管子,又疑似有溝通障礙,因此護理師只要從監視器畫面看到他不在床上,就會按下通話扭大叫「阿北!阿北」請你回床上!」 大概凌晨三點多吧,護理師突然對著螢幕大叫:「阿北,你不要亂動,我現在進去!」
Thumbnail
收進來的獨居老人讓大家很頭痛,他已經進入屎尿無法自理的情況,也會去拔身上的管子,又疑似有溝通障礙,因此護理師只要從監視器畫面看到他不在床上,就會按下通話扭大叫「阿北!阿北」請你回床上!」 大概凌晨三點多吧,護理師突然對著螢幕大叫:「阿北,你不要亂動,我現在進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