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天職在疫情蔓延時:我看《我們,長期抗戰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名: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作者: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護理師們

出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ISBN:9789865470364

【這篇文章原是為出版社辦的閱讀心得徵文活動而寫,但沒有入選。】

2021年五月,因COVID-19疫情警戒提升至三級,有間醫院受政府徵調進駐飯店成立檢疫所。來自這間醫院護理部的督導長,述說了當時的緊急狀況:救護車及防疫巴士不斷載來確診者,也帶來如大軍壓境般的緊繃壓力,醫護團隊一面應對爆量的確診住民、忙碌於分流後送,一面調動各種社會資源、來安撫協助驚恐住民及其家屬。

如此的述說在《我們,長期抗戰中》書裡,雖然人物與場景不同,然而不斷地以類似的情境接連出現。一名腫瘤患者因隔離而無法開刀處置傷口,照護他的護理師在隔離病房中,用患者手機與團隊傳遞傷口照片、換藥過程,不斷與團隊討論合宜換藥方式與敷料,後來患者不幸往生,家屬告訴這位護理師,患者生前多次感念護理師的溫柔與聽訴;另一名高齡腫瘤患者郭伯伯,因病情加劇,想要見從國外趕回而被隔離的女兒最後一面,他的個案管理師緊急協調醫療團隊與主管機關,終於在臨終前兩天通過衛生局認定,讓郭伯伯與女兒會面,完成郭伯伯的最後心願。

我們可以說,專業、團隊、投入、應變、付出、忘我、溫暖、同理,是這本第一線護理人員疫情觀察誌的主旋律。29位作者、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天職者」們,將護理視為是自身的天職,扮演著疫情離亂中的天使角色、照護與撫慰人心,並在疫情方歇之時記述下來這些過程,成為一本繼續觸動人心的「療癒」之書。

當然,這裡面也不是沒有猶疑與辛酸。一位護理師回憶自己曾經咳嗽與喉嚨痛,一開始拒絕快篩,後來在同事敦促之下,才掛門診經醫師檢查排除確診;另一位護理師寫下自己對於確診者的安慰與鼓勵,她從未想過的是,自己之後也成為了確診者,當下的焦慮及不安與她的照護對象並無二致。然而,前一位護理師之所以回憶面對快篩的心境,是因為要說服有疑似症狀的朋友趕緊去快篩;後一位護理師之所以寫下焦慮及不安,是為了表現周遭親友與同事的體貼與關懷。即使存在猶疑與辛酸,這些護理師們終究回歸到自己的天職與崗位:他們擔心的不是自己。

只是,在主旋律之外並非沒有歧路。「留下很難,但離開更難」,這樣的標題隱而未顯的是,還是有不少人離開了,他們或許因為沒有得到足夠支持自身的資源與情感,而離開了。基層護理工作者也需要主管機關與醫療院所高層的同理,投入足以般配其專業與團隊的人力與資源;「療癒」之書在主旋律之外,如果能夠容納各種職場權益倡議之聲,爭取行政決策者的相應支持,其實更可以彰顯護理工作的價值,使基層工作者更能夠優游於天職之境。

延伸閱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臉書粉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人之際的沙龍
7會員
56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天人之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長期擔任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的牧久,曾經是社內的國鐵線新聞擔當,他後來寫成《昭和解體:日本國鐵分拆和民營化的真相》一書,回顧戰後國鐵內部的勞資鬥爭歷程,以及私有化的經過,他形容國鐵的私有化是昭和時代的解體。本文的主旨,主要是整理牧久的分析,來回顧日本國鐵戰後的勞資角力過程,以及如何導向私有化的結局。
Thumbnail
2025/04/19
長期擔任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的牧久,曾經是社內的國鐵線新聞擔當,他後來寫成《昭和解體:日本國鐵分拆和民營化的真相》一書,回顧戰後國鐵內部的勞資鬥爭歷程,以及私有化的經過,他形容國鐵的私有化是昭和時代的解體。本文的主旨,主要是整理牧久的分析,來回顧日本國鐵戰後的勞資角力過程,以及如何導向私有化的結局。
Thumbnail
2025/01/20
第一屆「和平之海國際和平營」於2014年在江汀舉辦,之後輪流於濟州、沖繩、台灣三地舉行:2015在沖繩本島、2016在台灣本島、2017在石垣島、2018回到江汀、2019在金門,中間因疫情中斷,2023於宮古島恢復舉辦,2024又回到江汀,2025年預定在台灣舉辦。這也是一種「由島至島」。
Thumbnail
2025/01/20
第一屆「和平之海國際和平營」於2014年在江汀舉辦,之後輪流於濟州、沖繩、台灣三地舉行:2015在沖繩本島、2016在台灣本島、2017在石垣島、2018回到江汀、2019在金門,中間因疫情中斷,2023於宮古島恢復舉辦,2024又回到江汀,2025年預定在台灣舉辦。這也是一種「由島至島」。
Thumbnail
2025/01/19
雖然工會及公司都有安排員工轉職,但招工單位大多只要35歲以下的青壯年,年齡偏大又只有煤礦工作經驗的老礦工都沒地方去。跟1980-90年代因礦場關閉而失業的台灣老礦工很相似,難以在職場再找到長期穩定工作,許多僅能在當時大量興起的房地產建案中,輾轉從事清潔打掃的工作。
Thumbnail
2025/01/19
雖然工會及公司都有安排員工轉職,但招工單位大多只要35歲以下的青壯年,年齡偏大又只有煤礦工作經驗的老礦工都沒地方去。跟1980-90年代因礦場關閉而失業的台灣老礦工很相似,難以在職場再找到長期穩定工作,許多僅能在當時大量興起的房地產建案中,輾轉從事清潔打掃的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們可以說,專業、團隊、投入、應變、付出、忘我、溫暖、同理,是這本第一線護理人員疫情觀察誌的主旋律。29位作者、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天職者」們,將護理視為是自身的天職,扮演著疫情離亂中的天使角色、照護與撫慰人心,並在疫情方歇之時記述下來這些過程,成為一本繼續觸動人心的「療癒」之書。
Thumbnail
我們可以說,專業、團隊、投入、應變、付出、忘我、溫暖、同理,是這本第一線護理人員疫情觀察誌的主旋律。29位作者、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天職者」們,將護理視為是自身的天職,扮演著疫情離亂中的天使角色、照護與撫慰人心,並在疫情方歇之時記述下來這些過程,成為一本繼續觸動人心的「療癒」之書。
Thumbnail
陳時中深夜600字感謝信,致護理台灣隊。
Thumbnail
陳時中深夜600字感謝信,致護理台灣隊。
Thumbnail
疫情爆發,各個白色的空間充斥著意想不到的忙碌。醫院休息時間不足、汗如雨下的醫護人員更是耗盡體力的奔波著,那白色的身影也不例外。他盯著繁多的資料,手在鍵盤上不斷移動,每個病人的病歷資料在螢幕中慢慢浮現,而這個場景正記錄著更加艱難的生活。 他是黯淡疫情中的微光——護理師陳麗萍,也是我最親愛的姊姊。
Thumbnail
疫情爆發,各個白色的空間充斥著意想不到的忙碌。醫院休息時間不足、汗如雨下的醫護人員更是耗盡體力的奔波著,那白色的身影也不例外。他盯著繁多的資料,手在鍵盤上不斷移動,每個病人的病歷資料在螢幕中慢慢浮現,而這個場景正記錄著更加艱難的生活。 他是黯淡疫情中的微光——護理師陳麗萍,也是我最親愛的姊姊。
Thumbnail
Hey ! 剛踏入白色巨塔的戰士們,疫情的爆發時,當下內心無比感謝的是,還好每年畢業季過後仍然有護理新血的加入,讓我們能團結一致的扛起因為新冠肺炎而更加沉重的醫療環境,前一陣子台灣還在平行時空裡,大多人都以為疫情控制得宜的同時,資深的我也都還沒下定決心打AZ疫苗,你們就已經完成第一劑的注射,準備上陣
Thumbnail
Hey ! 剛踏入白色巨塔的戰士們,疫情的爆發時,當下內心無比感謝的是,還好每年畢業季過後仍然有護理新血的加入,讓我們能團結一致的扛起因為新冠肺炎而更加沉重的醫療環境,前一陣子台灣還在平行時空裡,大多人都以為疫情控制得宜的同時,資深的我也都還沒下定決心打AZ疫苗,你們就已經完成第一劑的注射,準備上陣
Thumbnail
疫情當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和警消人員,臉書上一張張拿下防護時,勒痕滿布的臉,汗濕的醫院制服,不用動用任何文字和言語,就可以明瞭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那些時不時就傳來的救護車或警車的鳴笛聲,又要出動一批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出勤了;那些工作地點不在冷氣房,而是一個又一個臨時快篩站,他們努力檢測,和時間賽
Thumbnail
疫情當下,最辛苦的一定是醫護和警消人員,臉書上一張張拿下防護時,勒痕滿布的臉,汗濕的醫院制服,不用動用任何文字和言語,就可以明瞭他們今天過得有多辛苦:那些時不時就傳來的救護車或警車的鳴笛聲,又要出動一批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出勤了;那些工作地點不在冷氣房,而是一個又一個臨時快篩站,他們努力檢測,和時間賽
Thumbnail
看著醫護人員被攻擊被謾罵的新聞、文章,突然對台灣好失望,家裡有護理人員的我,更能明白他們辛苦與心酸。 台灣的護理人員薪水是世界排名的吊車尾,待遇差、工作量大、高壓高風險、人力長期不足,下班累到不行還是要自己花錢、花時間去上課,不然就沒獎金,沒考績、被刁難。
Thumbnail
看著醫護人員被攻擊被謾罵的新聞、文章,突然對台灣好失望,家裡有護理人員的我,更能明白他們辛苦與心酸。 台灣的護理人員薪水是世界排名的吊車尾,待遇差、工作量大、高壓高風險、人力長期不足,下班累到不行還是要自己花錢、花時間去上課,不然就沒獎金,沒考績、被刁難。
Thumbnail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戰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
Thumbnail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戰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