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致命遊戲 The ga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電影名稱:致命遊戲、心理遊戲(中國、香港譯名)

觀影時間: 110/09

觀影次數:第一次

劇情簡介:主角是事業有成的經理人,過著日複一日與數字為伍的生活,討厭沒有意義的社交,對前妻的關心反應冷漠,唯一令他掛懷在心的是自由在外的弟弟。在48歲生日,弟弟送他一張遊戲邀請卡作為禮物,請他務必要打電話給 CRS,主角當下應允,但未放在心上,直到有天恰巧(?)經過CRS自此為精采的遊戲揭開序幕。

<以下心得含大量劇透,請斟酌>


致命遊戲不愧是經典名片,劇情的起伏與鋪陳掌握得很好,開頭透過一連串黑白相片呈現主角的過去,在與管家、秘書的互動中,看得出主角與人的距離是相當遠,而且趨近冷漠,面對他人的生日祝福也開心不起來。

而清楚主角心理創傷的前妻來電關心,主角也是敷衍以對,父親的死亡對於主角來說是個魔咒,父親是什麼樣的人?當時父親為什麼會自殺?自己會不會也像父親一樣自殺?縈繞在主角心頭未曾獲得解答。

雖說對社交不感興趣,但生日當天,主角還是赴了一場午宴,原來午宴邀請人是主角弟弟,而弟弟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跟主角玩了場文字遊戲。

主角看到弟弟時表情相當微妙,坦白說一開始還以為這個角色是主角的孩子,主角的問話方式像是個不善言語表達的父親,關心弟弟的近況,面對弟弟的遊戲邀約,反應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想拒絕卻又只能收下,並敷衍答應會打電話。

一次的意外(?)主角經過了CRS,因此直接到公司了解狀況,在公司主管半哄半騙的情況下,做完了一系列的測驗。

但未得到解答的主角對這個遊戲始終抱持的疑惑,當俱樂部的會員跟主角說這是個會讓人想再重玩一次的遊戲,又勾起了主角對遊戲的興趣,因此當主角接到電話通知說自己不符合遊戲資格時,主角很驚慌地撥打電話弟弟,告知弟弟他送的禮物出了狀況,他沒有辦法將遊戲排進行程裡。

但好玩的事,遊戲也從這通電話,正式揭開序幕。

一具重現父親自殺畫面的木偶、一把鑰匙、打不開的公事包、與女服務生困在電梯接二連三的事情,讓主角神經緊繃,所有的事件都慢慢超出他能控制的範圍,每次當主角試圖奪回掌控權,事情卻會有出乎意料地發展。

在一場與精神崩潰的弟弟追逐中,弟弟吼出了「你可以不要像父親一樣管我」,而主角的回應則是「我不行!」「我不行!」「我有選擇嗎?」

最終主角在失去一切的情況下在墨西哥醒來,求助美國大使館卻獲得冷回應,只能拉下臉面走進速食店,詢問有沒有人願意讓他搭順風車。

千辛萬苦回到即將被拍賣的豪宅,他到書櫃找到一本書之後便轉往向前妻求助,並向前妻道歉,過去的控制欲讓兩人的關係降至冰點,而與此同時,主角同時也發現了當時為他做測驗的人,居然是個演員!

在大樓裡,過去所有意外事件中的演員出現在他面前,他走過對這群演員,來到女服務生的面前,在警衛突襲的意外插曲中,主角狹持女服務生到頂樓,主角要女服務生聯繫公司上層出來面對,女服務生從一開始拒絕到後來發現主角拿的是真槍後,開始慌忙解釋一切都只是遊戲,所有人都在門後準備替他慶生,同時一面用對講機告訴門後的人,主角有槍,是真槍,要大家離門遠一些。

在門開啟的一霎那,主角開槍射中了拿著香檳為自己慶生的弟弟,主角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從高樓一躍而下,就像他父親那樣。

劇情高潮迭起非常精彩,很多細節真的需要大家親自看電影感受,身為考生我試著整理劇中出現的心理議題。

探討心理議題:

  1. 童年創傷:主角年幼時目睹父親跳樓死亡。逃避談論父親的死亡、擔心自己會像父親一樣,彷彿於48歲自殺是家族宿命,管弟弟像管小孩一樣認為自己有責任代替父親扶養弟弟(推測 PTSD)
  2. 心理研究與測驗:透過性向測驗、體能測驗、圖卡人格測驗來預測分析主角的行為。(左腦發達的文字控)
  3. 治療方式:主角彷彿置身大型的實驗劇場,遊戲一開始是調皮的惡作劇,讓主角不得不做出有別於以往的行為,比如:商務談判中留下餘地未當場拿出合約書、追上失業的女服務生,然後隨著劇情的推進,讓主角逐步審視內心,去思考自己與周遭人物的關係。


相關資料補充:

*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縮寫,於1980年出現於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中,亦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正式認定為一種精神疾病。

DSM-5診斷指標參考:

A.暴露於真正的或具威脅性的死亡、重傷或性暴力,以下列一種或更多的形式出現:

  1. 直接經歷此創傷事件。
  2. 親身目擊此事件發生於他人身上。
  3. 從親人或好友身上知道創傷事件過程;一旦親友實際或威脅死亡,此事件需為暴力或意外。
  4. 反覆或極度地暴露在嫌惡的創傷事件後處理。

B.侵擾的創傷經驗症狀,以下五項有一項即符合:

  1. 自然、強迫且侵擾痛苦的創傷經驗回憶。
  2. 不斷出現惱人的夢,夢的內容/情緒與創傷經驗有關。
  3. 出現解離反應,讓人彷彿創傷事件重演。
  4. 當暴露在象徵或類似創傷事件的內在/外在情境中,感受到強烈或延長的心理痛苦。
  5. 對於暴露在象徵或類似創傷事件的內在/外在情境中,會有明顯的生理反應。

C.持續逃避創傷事件相關刺激,顯示出下列一項以上的逃避行為:

  1. 避免或努力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痛苦記憶、思想或感覺。
  2. 避免或努力逃避足以引發創傷事件相關的痛苦記憶、思想或感覺的外在提醒物。

D.和創傷事件相關的認知上及情緒上的負面改變,始於或惡化於創傷事件之後,顯示出下列兩項以上特徵:

  1. 無法記得創傷事件的一個重要情節。
  2. 持續且過強的對自我、他人或對世界之負面信念或期待。
  3. 對創傷事件的起因和結果,有持續扭曲的認知,導致自責/責備他人。
  4. 持續負面情緒,如懼怕、驚恐、憤怒、罪惡感或羞恥。
  5. 對參與重要活動的興趣或參與明顯降低。
  6. 感覺到與他人疏離疏遠。
  7. 持續無法經歷正向情緒。

E.顯著改變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警醒及反應性且在創傷事件後開始惡化,以下特徵有兩項以上:

  1. 易怒行為和無預兆發怒(在很少或沒有誘因下),典型出現對人或物品的口語或肢體攻擊行為。
  2. 不顧後果或自殘行為。
  3. 過度警覺。
  4. 過度驚嚇反應。
  5. 專注力問題。
  6. 睡眠困擾。

F.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

G.此困擾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的領域受損。

H.此困擾非導因於某物質的生理效應或另一身體病況所致。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4%E5%91%BD%E9%81%8A%E6%88%B2

何志培 2016 刊載於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創傷後壓力症從『美國狙擊手』談起》https://www.ksph.gov.tw/ksphepaper/Epaper_Detail.aspx?ID=140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ng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T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02
雖然在親友眼中我似乎是個有禮貌又外向的孩子,可是在學校裡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看書,下課看書、上課也看書,班上的公共閱讀區的書籍看完了,就往圖書館跑。 看書對我來說像是開了扇窗,我透過書本進入了另一個的世界,當時的我讀不懂鏡花緣的哀戚,只是吃驚著看著不同國度擁有不同特色感到吃驚。
2021/08/02
雖然在親友眼中我似乎是個有禮貌又外向的孩子,可是在學校裡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看書,下課看書、上課也看書,班上的公共閱讀區的書籍看完了,就往圖書館跑。 看書對我來說像是開了扇窗,我透過書本進入了另一個的世界,當時的我讀不懂鏡花緣的哀戚,只是吃驚著看著不同國度擁有不同特色感到吃驚。
2021/07/25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2021/07/25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2021/05/24
魔法水果籃這部動漫除了家庭關係與童年陰影外,也描述了校園霸凌、友情羈絆等情節,人生如此漫長,人與人的關係又何其複雜,一層影響著一層,我們有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迷失自我,被有形的、無形的詛咒纏身,但如果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有一天我們也能從詛咒中解脫。
Thumbnail
2021/05/24
魔法水果籃這部動漫除了家庭關係與童年陰影外,也描述了校園霸凌、友情羈絆等情節,人生如此漫長,人與人的關係又何其複雜,一層影響著一層,我們有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迷失自我,被有形的、無形的詛咒纏身,但如果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有一天我們也能從詛咒中解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集結每周粉專上的短評。這周是:《尋人啟弒》。
Thumbnail
集結每周粉專上的短評。這周是:《尋人啟弒》。
Thumbnail
從原生家庭裡蔓延出來、使人窒息的社交痛苦,就像看不見盡頭的隧道,黑暗且令人忐忑,甚至是舉步維艱。 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療癒〕裡,我踏踏實實地、一步一腳印地辨識、修復創傷,讓自己的心智肌肉在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壯,更有力量地讓自己離開原生家庭的黑洞⋯⋯於是可以和太太、女兒們攜手打造一個家。
Thumbnail
從原生家庭裡蔓延出來、使人窒息的社交痛苦,就像看不見盡頭的隧道,黑暗且令人忐忑,甚至是舉步維艱。 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療癒〕裡,我踏踏實實地、一步一腳印地辨識、修復創傷,讓自己的心智肌肉在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壯,更有力量地讓自己離開原生家庭的黑洞⋯⋯於是可以和太太、女兒們攜手打造一個家。
Thumbnail
嗨,不知道你看了魷魚遊戲沒?看完是什麼感覺呢? 我自己看完是覺得很殘酷,同樣生而為人,有人可以用錢來買別人的生命只為一時的快感,有人卻逼不得已要賭上性命爭取一個翻身的機會,讓我想到另一部也是在探討社會底層議題的電影:寄生上流,兩者同樣在描述階級與面對現實人生的無奈。
Thumbnail
嗨,不知道你看了魷魚遊戲沒?看完是什麼感覺呢? 我自己看完是覺得很殘酷,同樣生而為人,有人可以用錢來買別人的生命只為一時的快感,有人卻逼不得已要賭上性命爭取一個翻身的機會,讓我想到另一部也是在探討社會底層議題的電影:寄生上流,兩者同樣在描述階級與面對現實人生的無奈。
Thumbnail
「大逃殺」類型的作品,始終受到大眾的關注與喜愛,原因無他──因為在故事中,可以做到平常大家內心渴望,卻礙於道德束縛/法律約束而不能做的事。
Thumbnail
「大逃殺」類型的作品,始終受到大眾的關注與喜愛,原因無他──因為在故事中,可以做到平常大家內心渴望,卻礙於道德束縛/法律約束而不能做的事。
Thumbnail
遊戲過程中,多次提到這些都是大叔們小時候玩的遊戲,參賽者多數也是男性──事業、人生面臨重大挫敗的男性,大大強調了現今韓國男性在社會上面臨的壓力。在性別框架嚴重僵固的社會氛圍之下,他們沒有失敗的空間,也沒有休息的可能。曹尚佑對成奇勳說:「這次玩遊戲不會有人叫我們回家吃飯了」,亦代表了家庭之於他們的重量
Thumbnail
遊戲過程中,多次提到這些都是大叔們小時候玩的遊戲,參賽者多數也是男性──事業、人生面臨重大挫敗的男性,大大強調了現今韓國男性在社會上面臨的壓力。在性別框架嚴重僵固的社會氛圍之下,他們沒有失敗的空間,也沒有休息的可能。曹尚佑對成奇勳說:「這次玩遊戲不會有人叫我們回家吃飯了」,亦代表了家庭之於他們的重量
Thumbnail
電影名稱:致命遊戲、心理遊戲(中國、香港譯名) 觀影時間: 110/09 觀影次數:第一次 劇情簡介:主角是事業有成的經理人,過著日複一日與數字為伍的生活,討厭沒有意義的社交,對前妻的關心反應冷漠,唯一令他掛懷在心的是自由在外的弟弟。在48歲生日,弟弟送他一張遊戲邀請卡作為禮物,請他務必要打電話給
Thumbnail
電影名稱:致命遊戲、心理遊戲(中國、香港譯名) 觀影時間: 110/09 觀影次數:第一次 劇情簡介:主角是事業有成的經理人,過著日複一日與數字為伍的生活,討厭沒有意義的社交,對前妻的關心反應冷漠,唯一令他掛懷在心的是自由在外的弟弟。在48歲生日,弟弟送他一張遊戲邀請卡作為禮物,請他務必要打電話給
Thumbnail
一切之所以懸宕虛無,在於內部的人已無法準確地向周遭提取意義,環繞的傢俱佈置和人為行跡,終究屬於過去紊亂的空景。公寓可以置換為某種困境,象徵著一個人的神智。寓所內發生的種種,其不可解或唯一解,是只能等待下個困境將其推翻。導演在人的失智狀態中窺見了一輪旋渦,旋渦底有無止無盡、生命之於自身建構的能耐與徒勞
Thumbnail
一切之所以懸宕虛無,在於內部的人已無法準確地向周遭提取意義,環繞的傢俱佈置和人為行跡,終究屬於過去紊亂的空景。公寓可以置換為某種困境,象徵著一個人的神智。寓所內發生的種種,其不可解或唯一解,是只能等待下個困境將其推翻。導演在人的失智狀態中窺見了一輪旋渦,旋渦底有無止無盡、生命之於自身建構的能耐與徒勞
Thumbnail
導演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說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主角年輕時離家出走 成為了名作家 不時會寫卡片回家 主角是同性戀 得了不治之症 有必要回家跟家人告知的義務 錯過妹妹的成長過程 妹妹對主角很陌生且崇拜 因為妹妹也很想要逃離這裡 嬤嬤已經是過來人了 相信曾經跟主角有很激烈的爭吵過現在的她選擇珍惜跟
Thumbnail
導演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說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主角年輕時離家出走 成為了名作家 不時會寫卡片回家 主角是同性戀 得了不治之症 有必要回家跟家人告知的義務 錯過妹妹的成長過程 妹妹對主角很陌生且崇拜 因為妹妹也很想要逃離這裡 嬤嬤已經是過來人了 相信曾經跟主角有很激烈的爭吵過現在的她選擇珍惜跟
Thumbnail
號稱韓國版《華爾街之狼》的《錢力遊戲》同樣是在展演金融世界的瘋狂與刺激,然而《錢力遊戲》卻收斂許多,沒有對於財富豐滿的想像,反而是多了點窮酸味,既賣弄男色的同時又佔據道德高地,使得電影到最後反而映證了支配韓國結構的不可能改變,這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反應了社會的病徵。  
Thumbnail
號稱韓國版《華爾街之狼》的《錢力遊戲》同樣是在展演金融世界的瘋狂與刺激,然而《錢力遊戲》卻收斂許多,沒有對於財富豐滿的想像,反而是多了點窮酸味,既賣弄男色的同時又佔據道德高地,使得電影到最後反而映證了支配韓國結構的不可能改變,這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反應了社會的病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