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流水帳│然後我也打疫苗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深知很多人對疫苗存疑,但沒有要宣導打疫苗的好處或者壞處。

raw-image

5月15日,我施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而目前核准在瑞士使用的,只有兩種輝瑞跟莫德納。

我算是疫苗懷疑論者,從最初抱著能不打就不打或是能拖多久就多久的心態,而到今日,感受就是有點像是被先生推著往前,然後就打疫苗了。深深覺得,另一半真的是會影響妳很多的人。

一直以來,都沒有要說服身邊的朋友施打疫苗或是不打疫苗。妳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請在不會給別人添麻煩又能保證自己可以高度保持各種衛生習慣、社交距離之下,然後,妳愛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些不戴口罩又抗議政府剝奪人權的人,希望你們不幸染疫之後不要去醫院給護理人員添麻煩。

至於為什麼我最後會打疫苗,除了先生的推波助瀾,個人歸納後還有幾個原因。

首先,因為我住在瑞士。
都知道瑞士在歐洲中間,完整的內陸國。而歐洲算是整個大陸連動各個國家之間的防疫措施,其實都不太一樣,但確實會牽一髮動全身。而且,不是所有人民都能清楚知道歐洲各個國家的即時政策,除非妳需要移動到某國,需要特地去查詢。

而且在過去整年的疫情籠罩下,我個人可以深刻感受一種「瑞士政府好像做了什麼防疫措施,但其實又好像又沒有做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就是有防疫等於沒有防疫。這麼說可能對這個國家很失禮,但身為一個小單位的老百姓,我確實對瑞士政府防疫不信任感很高,對部分瑞士住民的不正當防疫行為,也充滿不信任。

畢竟妳不知道即將參加聚會的朋友,他們見過或是碰過什麼人,或是他們的衛生習慣到底好不好。我們身邊有幾個行動已經很小心的朋友、處處防範著,也莫名被感染。就是已經夠小心了,但還是確診。事實就是,沒有人想生病。

既然改變不了其他人,又想要好好過生活。至少內心不再恐懼,眼下最能安心的防疫,除了口罩、酒精,大概就剩下打疫苗了。

raw-image

瑞士住民登記接種疫苗的流程,是上州政府的網站登記。你會獲得一組CODE的序號,以及施打族群的字母序號。因為我有氣喘,所以我的順位是 E,而先生落在M。即便你有序號,但住民需要自己上網刷新,州政府是否有疫苗庫存,需要自己手動預約時間。除了特殊情況,年邁長者、緊急需要施打疫苗族群,一般不會有人電話跟你聯繫。一切需要自己來,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非常瑞士。

raw-image

在打疫苗前,先看了一些疫苗會產生的副作用,不少網友建議說多喝水或是打完之後甩手。當然,這是網友意見,不需要皆信或是不信,就是喝水、甩手這件事很簡單,不會大刀闊斧去做什麼改變,所以我自備一瓶水。

流程就是排隊、檢查文件、人員口頭確認身體狀況、取號碼牌、等待接種。

raw-image
raw-image

施打疫苗前,護理人員會再次核對你的身分、告知今天注射疫苗的種類、提醒你注意事項,以及叮嚀注射疫苗之後需要在現場稍等十五分鐘,接著才會去取疫苗。所以護理人員在現場就是,一直走動不停。

每接觸一個新的被施打者,他們都會更換一次手套,算是可以安心。

raw-image

到這裡,就是最後一關,等待15分鐘後,最後櫃檯人員會叫號,詢問妳的狀況與感受。接著給你一份注射證明文件 (紙本),因為在前往施打場所之前,我在家醫取得〝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這樣的手冊,所以在這一關,服務人員也會幫你在手冊上貼上接種後的貼紙。這本小黃手冊,多數歐洲人都有一本,人員也覺得理所當然,但因為我是新版,新版上新增了 COVID 專區,我想未來接種COVID疫苗會是國與國之間,另一種通行證。

raw-image

我願意接種疫苗另個原因,就是各國對於施打兩劑疫苗的民眾,減少許多限制

前幾天因為需要,跨境去德國邊境取貨。順勢走了一下德國小鎮,目前德國的政策是讓商家自行規定,踏入店門消費者的條件。例如:需做快篩、戴 FFP2 等級口罩、需要施打兩劑疫苗。變相是一種,推著民眾前進接種疫苗。妳可以選擇不打,但妳就會少了一些選擇。有點莫可奈何,但也許疫苗確實是目前紓緩疫情最佳方式。

接種後,我沒有明顯的身體反應,沒有任何高燒、低燒、肌肉酸痛,只有施打的部位隱隱覺得腫腫 (應該是因為沒有人去揉吧?能揉嗎?) 但伊朗藉的先生上半部手臂紅腫,另個俄國朋友第一天整晚低燒,所以其實身體反應確實因體質而異。

最後一個,我會打疫苗的原因,就是痛苦兩天的副作用,比身體痛苦一輩子或是傳給別人的好

以上都是個人想法,沒有鼓勵、宣傳打疫苗的好處或者壞處。就是每個人自己需要思考,怎麼做自己才會舒服也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每天都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因為防疫到一個程度真的會很累,妳懷念跟朋友相聚或是跨境德國亂買東西的日子,但是沒理由都認真防了一年,卻在最後一刻前功盡棄。

切莫恐慌,因為恐慌不能解決問題;不要囤太多貨,因為沒吃完,很多東西可能會過期。相信政府、相信科學、誤聽信謠言,任何事情都先查證。唯有所有人一起做好防疫,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最後,願大家都平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蕎琳的沙龍
69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安蕎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30
2024年3月3日,瑞士在歷史性的一次公投中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影響深遠。在另一項報告中,2022年的瑞士薪資趨勢和性別薪資差距有相關提及。此外,瑞士成癮基金會也發布了有關青少年成癮問題的報告。
Thumbnail
2024/03/30
2024年3月3日,瑞士在歷史性的一次公投中做出了一項重大決策,影響深遠。在另一項報告中,2022年的瑞士薪資趨勢和性別薪資差距有相關提及。此外,瑞士成癮基金會也發布了有關青少年成癮問題的報告。
Thumbnail
2023/11/30
瑞士新聞每月間,每個月會選出前一個月兩到三個或更多的「瑞士德語區」讓我有感的新聞,以文字的方式來跟各位分享。新聞來源瑞士德語廣播電視台 Schweizer Radio und Fernsehen
Thumbnail
2023/11/30
瑞士新聞每月間,每個月會選出前一個月兩到三個或更多的「瑞士德語區」讓我有感的新聞,以文字的方式來跟各位分享。新聞來源瑞士德語廣播電視台 Schweizer Radio und Fernsehen
Thumbnail
2023/11/24
作為一個具有多種語言的國家,瑞士境內銷售的商品包裝中,需同時包含三種語言: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儘管瑞士有四種語言區,包括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一個較小的語種─羅曼什語,後者僅在瑞士境內一個邦州使用,所以經常被忽略。
Thumbnail
2023/11/24
作為一個具有多種語言的國家,瑞士境內銷售的商品包裝中,需同時包含三種語言: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儘管瑞士有四種語言區,包括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一個較小的語種─羅曼什語,後者僅在瑞士境內一個邦州使用,所以經常被忽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截至目前為止,完整接種COVID-19 疫苗 COVID-19 1st dose - AZ 沒有發燒,一開始注射的手酸酸麻麻的,後來包含左腳也有酸麻感,一切活動都正常。還變得食慾很好。這樣的情況維持滿多周的。 COVID-19 2nd dose - AZ
Thumbnail
截至目前為止,完整接種COVID-19 疫苗 COVID-19 1st dose - AZ 沒有發燒,一開始注射的手酸酸麻麻的,後來包含左腳也有酸麻感,一切活動都正常。還變得食慾很好。這樣的情況維持滿多周的。 COVID-19 2nd dose - AZ
Thumbnail
從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兩年間,生活在疫情下的歐洲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Thumbnail
從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兩年間,生活在疫情下的歐洲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Thumbnail
 標題很嚴肅,但愚婦我只不過是發發牢騷並且記錄一下這個疫情之下的日常。
Thumbnail
 標題很嚴肅,但愚婦我只不過是發發牢騷並且記錄一下這個疫情之下的日常。
Thumbnail
面對可怕的COVID-19病毒🦠,從一開始拒絕打疫苗,到後來疫苗的選擇:莫德納、AZ、BNT、高端、聯亞,除了年齡會影響施打順序,疫苗的選擇也會影響到施打快慢。  在我的年齢可以選擇疫苗時,為了先有基本的保護力,家中有幼兒👶的關係,所以選擇了AZ,在今天8/5施打第一劑,隔10週才能施打第二劑。
Thumbnail
面對可怕的COVID-19病毒🦠,從一開始拒絕打疫苗,到後來疫苗的選擇:莫德納、AZ、BNT、高端、聯亞,除了年齡會影響施打順序,疫苗的選擇也會影響到施打快慢。  在我的年齢可以選擇疫苗時,為了先有基本的保護力,家中有幼兒👶的關係,所以選擇了AZ,在今天8/5施打第一劑,隔10週才能施打第二劑。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在國外接種疫苗。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文件前往疫苗中心,體驗一回人家規劃大規模接種疫苗的流程規劃,以及相關的人力配置與文件設計。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在國外接種疫苗。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文件前往疫苗中心,體驗一回人家規劃大規模接種疫苗的流程規劃,以及相關的人力配置與文件設計。
Thumbnail
這篇是簡單紀錄一下接種兩劑疫苗的過程和副作用
Thumbnail
這篇是簡單紀錄一下接種兩劑疫苗的過程和副作用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施打疫苗了呢?這一篇來分享自己施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的過程及身體感覺如何了呢?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施打疫苗了呢?這一篇來分享自己施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的過程及身體感覺如何了呢?
Thumbnail
這個夏天大家即將可以開啟歐洲之行,歐盟為開放邊界迎接各國觀光客,預計在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疫苗護照」,而法國在推的「健康通行證」pass sanitaire 也通用…
Thumbnail
這個夏天大家即將可以開啟歐洲之行,歐盟為開放邊界迎接各國觀光客,預計在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疫苗護照」,而法國在推的「健康通行證」pass sanitaire 也通用…
Thumbnail
5月15日,我施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莫德納。 我算是疫苗懷疑論者,從最初抱著能不打就不打或是能拖多久就多久的心態,而到今日...
Thumbnail
5月15日,我施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莫德納。 我算是疫苗懷疑論者,從最初抱著能不打就不打或是能拖多久就多久的心態,而到今日...
Thumbnail
搬到瑞士的頭一年,還沒好好適應這個地方就因疫情被迫關在家。不得不說,在歐洲確診數字爆炸的初期,在這頭看著台灣的嚴格防疫政策,心情起伏真的很大。
Thumbnail
搬到瑞士的頭一年,還沒好好適應這個地方就因疫情被迫關在家。不得不說,在歐洲確診數字爆炸的初期,在這頭看著台灣的嚴格防疫政策,心情起伏真的很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