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無法「腳踏實地」的疫下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Google 地圖「確診者足跡」分布(非官方統整)

Google 地圖「確診者足跡」分布(非官方統整)

5月14日本土病例增多,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不久後,生活方式產生無聲巨響般的改變:

  1. 飽受疫情資訊轟炸:過去每天下午兩點是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5月21日開始還有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不看也會收到新聞、家人傳來的隻字片語。
  2. 成為邊緣人:政府鼓勵大家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但我無法使用,目前原因未知,以google maps的非官方統整資訊代替。
  3. 換新手機:承上,我因此痛定思痛(趁機)買了新手機,準備跟2019於南京購入的小米8說掰掰(使用了近3年仍算頭好壯壯)。
  4. 沒有人吵之分流辦公:為疏散狹小的辦公室的人流,我帶著電腦和硬碟到了另一處辦公,方圓三公尺沒有人跡,遺世而獨立的感受極深。
  5. 吵得要命之居家辦公:本周開始我也跟許多人一樣,進入了居家辦公的終極養肉階段(離家裡冰箱和零食櫃真的太近啦!!)但樓下同時在裝潢,真的好吵啊~
  6. 無法腳踏實地:自從居家辦公以來,我已經整整兩天足不出戶!雖然是另類失去自由,也是自願失去自由,希望大家的自制能夠換來未來心安理得的自由。

疫情籠罩的生活對每個人的生命都產生影響,人們看待與應對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不放過任何一條新聞,將目前的困境歸罪於某人/事,以批評和責難為自己找到出口;有人默默承受,盤算家中的負債和財務槓桿,若工作遭疫情影響,難免愁雲慘霧;有人飲水思源,出錢出力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也有人相信疫情如同森林大火,是大自然的機制,目的是制衡人類與生態的關係。

疫情揭露了個體之間的不同,也突顯世間真正重要的事為何。今天看到報導者的一篇貼文,一位在比利時定居的台灣人Chloé以過來人的身分,給大家一些建議,我覺得很棒,在此分享:

建議一:不要讓自己的腦子有時間憂鬱:種植物、烘焙、做泡菜都好,找一件事讓自己專心。
建議二:每天看一次疫情新聞就好,其他時間拿來和家人聊天、下廚、運動、打遊戲,其實也不錯。
建議三:心靈不好時怎麼自救?透過網路取得專業協助、和朋友彼此支援都是重點。
建議四:疫情下,幫助有需要的人,更能認識自己的另一個面向。

你覺得在疫情下,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甚麼呢?除了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或許在有餘力時,傳一句問候給好久沒聯絡的家人、朋友,沒事就和鄰居、同事彼此關照,就是最好的抗疫行動了吧!

願我們很快就能迎來安心觸地、隨意四處趴趴走的那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昕的書櫃像聚寶盆
7會員
14內容數
無論是否更新,期許自己每天看書。
2022/09/09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Thumbnail
2022/09/09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Thumbnail
2022/09/09
我是一個很喜歡旅行的人,自己有能力安排行程、支付旅費之後,就三不五時想離開長住的城市,到外頭透透氣。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以克雷格·史托提這本《旅行的意義》的觀點而言,似乎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9/09
我是一個很喜歡旅行的人,自己有能力安排行程、支付旅費之後,就三不五時想離開長住的城市,到外頭透透氣。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以克雷格·史托提這本《旅行的意義》的觀點而言,似乎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9/09
前幾天,我和心理諮商師晤談時,談到我近期的一個重要決定,與內心的超我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2022/09/09
前幾天,我和心理諮商師晤談時,談到我近期的一個重要決定,與內心的超我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防疫,有些人的生活靜止了下來;有些人像我,原本忙碌的生活更加忙碌,無關好壞,擁抱現實~ 開始無止盡的網購 不是我不喜歡網購,而是台灣的生活太方便了,各式各樣的實體店面林立,我偏好實際接觸物品確認這是我要的,有疑問可以面對面請教專
Thumbnail
因為防疫,有些人的生活靜止了下來;有些人像我,原本忙碌的生活更加忙碌,無關好壞,擁抱現實~ 開始無止盡的網購 不是我不喜歡網購,而是台灣的生活太方便了,各式各樣的實體店面林立,我偏好實際接觸物品確認這是我要的,有疑問可以面對面請教專
Thumbnail
距離上次與人促膝長聊,又已過去幾周,當時台灣還未進入第三級警戒,但社區感染混沌的情況,讓過去一年習慣安逸的我們瞬間驚醒,疫情控制原來可以一夕之間翻盤......
Thumbnail
距離上次與人促膝長聊,又已過去幾周,當時台灣還未進入第三級警戒,但社區感染混沌的情況,讓過去一年習慣安逸的我們瞬間驚醒,疫情控制原來可以一夕之間翻盤......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至7/12。為了避免接觸傳染,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嘗試遠距工作。改變來得太突然適應不良,每天焦頭爛額不像個人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遠距工作常見的缺點,以及我認為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好好利用遠距帶給我們的彈性,把日子過得更像個人。
Thumbnail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至7/12。為了避免接觸傳染,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嘗試遠距工作。改變來得太突然適應不良,每天焦頭爛額不像個人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遠距工作常見的缺點,以及我認為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好好利用遠距帶給我們的彈性,把日子過得更像個人。
Thumbnail
這樣常態性的生活只會更頻繁,與其改變,那不如試著與疫情共處吧!在疫情期間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同時要將自己準備到最好的位置,蹲得越低在未來一定跳得更高,機會絕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這樣常態性的生活只會更頻繁,與其改變,那不如試著與疫情共處吧!在疫情期間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同時要將自己準備到最好的位置,蹲得越低在未來一定跳得更高,機會絕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身為一個在家工作加上偶爾外出打工的自由工作者,在5/18那天下午收到全國停課的消息後,所有的工作突然間全部都停擺,新聞上開始要求大家居家防疫,減少外出和群聚,心裡有些震驚之餘,我不斷滑著手機,從不同的新聞中,想去確認這情勢是突然發生什麼事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在家工作加上偶爾外出打工的自由工作者,在5/18那天下午收到全國停課的消息後,所有的工作突然間全部都停擺,新聞上開始要求大家居家防疫,減少外出和群聚,心裡有些震驚之餘,我不斷滑著手機,從不同的新聞中,想去確認這情勢是突然發生什麼事了?
Thumbnail
Google 地圖「確診者足跡」分布(非官方統整) 5月14日本土病例增多,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一日之後,生活方式有了無聲巨響般的改變:
Thumbnail
Google 地圖「確診者足跡」分布(非官方統整) 5月14日本土病例增多,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一日之後,生活方式有了無聲巨響般的改變: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足不出戶的生活進入了第五天,除了必要的採買之外都安份的待在屋內,社群裡崩潰文此起彼落,全國宣佈進入第三級警戒,所有不必要的移動和實際的交談互動都盡可能避免,看著記者會公佈的最新確診數目及所到之處的足跡都讓人更堅定「耍廢救台灣」的信念. 上學的上班的都在同一時間進入了雲端世界今天的網路徹底塞爆,遠距教
Thumbnail
足不出戶的生活進入了第五天,除了必要的採買之外都安份的待在屋內,社群裡崩潰文此起彼落,全國宣佈進入第三級警戒,所有不必要的移動和實際的交談互動都盡可能避免,看著記者會公佈的最新確診數目及所到之處的足跡都讓人更堅定「耍廢救台灣」的信念. 上學的上班的都在同一時間進入了雲端世界今天的網路徹底塞爆,遠距教
Thumbnail
前序 加州疫情大概是從今年 (2020 年)三月初開始升高的。公司也在同時間開始宣布在家工作,一向在加州過著依賴高科技的承平生活,突然風雲變色,兵荒馬亂。疫情剛爆發的前兩三個月,簡直像進入備戰狀態,人人排隊搶超級市場食物,囤積衛生紙和消毒殺菌用品。連在網上購買生鮮,都得早上五點起床,比搶新的iPho
Thumbnail
前序 加州疫情大概是從今年 (2020 年)三月初開始升高的。公司也在同時間開始宣布在家工作,一向在加州過著依賴高科技的承平生活,突然風雲變色,兵荒馬亂。疫情剛爆發的前兩三個月,簡直像進入備戰狀態,人人排隊搶超級市場食物,囤積衛生紙和消毒殺菌用品。連在網上購買生鮮,都得早上五點起床,比搶新的iPh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