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轉心向內,即是出路

2022/09/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薩古魯本人在兒時就開始修習瑜珈,並在(百般不情願地)讀完大學之後,為了無止盡地旅遊而開始經營生意,直到修習瑜珈13年後的某一天,突然體驗到「三摩地」——印度傳統中的終極靈性體驗,是一種狂喜的幸福狀態。
薩古魯想讓人們也有相同的體驗,因此這本書,就是用實務的角度教導如何進行這個「內在喜悅工程」。
書中提到各種修持方法,說起來步驟都十分簡易,卻是需要用一生去實踐的過程,大家如果有興趣,再去找書來看,以下記錄對我很有啟發的觀念:
①「所有體驗都源自內在」,我們一生追求的「快樂」也是。
②為了要時時保持快樂,就要保持內在生活不受外在情境的奴役。
③外界刺激是情緒的觸發、催化,真實的體驗永遠來自內心。
④若能保持覺察、有意識地回應當下,就是負起責任,造就自我的自由,即是創造命運。
⑤我們必須學會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責任是無限的,能夠回應一切。
⑥內心過去的種種都只是記憶,不是實相,記憶會扭曲你對當下的看法。脫離慣性的衝動反應,保有回應的能力。
⑦我們身無一物地來到這個世界,並且將會空手而返。
⑧(佛家也常聽到的)「業」是行為、印象累積而成的習性,充滿偏見,同時也是記憶資料庫,但靈性修持並非是抹去所有業力,而是要覺知它的存在。
⑨身體代表感官、物質,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現在很流行斷食,在瑜珈的觀念中,斷食是鬆開身體的認同。
⑩「智慧瑜珈」是放棄頭腦的身分認同,也就是我執,練習止息念頭、停止思考,再來體驗人生。
⑪「奉愛瑜珈」倡導容納、接受一切,主張慷慨地活著,探索世界,頂禮萬物,視任何事物都勝於自己。
我喜歡進入冥想時的感覺,睡覺是身體的休息,我把冥想想像成「心靈的休息」,將注意力集中在觀察呼吸,或是觀察念頭,直至放空腦袋,甚麼都不想。
若無法放空,也可以注意:頭腦都被哪些想法主宰呢?
知易行難,在達到三摩地境界之前,先慢慢接觸、累積、轉化、覺察自己的內心,掌握自己的命運,對自己負責吧!

書名:《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轉心向內,即是出路》(Inner Engineering: A Yogi's Guide to Joy,2016)
作者:薩古魯 (Sadguru Jaggi Vasudeva, 1957-)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柯雅昕
柯雅昕
很驕傲自己出生在愚人節,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希望有機會走訪五大洲,探索和擁抱各式各樣的文化,口袋不夠深,於是把書籍當任意門。 隨遇而安是對自己的期待,在資本社會中道家則是我的浪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