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茅花海鐵道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鐵高雄港站在2008年停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原有站區的綠地已成事實,變成以「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為名的景點-雖然根本沒有稱作「鐵道園區」的管理單位就是了。
我想多數人認知的園區,就是有輕軌哈瑪星站,跟一堆裝置藝術的大草皮那塊,但總會忽略在2010年貫通臨海新路以前,整座高雄港站的鐵路,是有延伸到靠海的棧貳庫及高雄海關旁邊。如今那條路以南的站區,在2017年配合生態交通盛典開闢停車場跟陽春的步道後,就沒什麼曝光度及後續開發了。
疫情警戒期間鳥比車多的哈瑪星旅運中心停車場
明明那邊還留著月台、轉轍器及軌道等車站遺跡,而且沒有為綠地而改建,保存尚稱完整,只是習於被荒煙蔓草掩蓋掉。
前幾天為了解決午餐,在疫情開始警戒後第一次走往棧貳庫,才注意這塊地居然被大量的白茅花草給覆蓋,形成一小片花海的特殊景觀。
白茅花草漫布在廢棄的鐵道遺跡上
白茅花草之間,是通往輪渡站方向的廢棄軌道
如果現在不是疫情警戒,這裡有機會變短期的網美景點吧。
這區域沒記錯是港務局管理範圍,並不像臨海新路以北的園區由文化局營運,為維繫觀光功能而常態委外除草或整地。荒煙漫草是此地習以為常的畫面,無形中讓未處理且生長茂盛的白茅花草,間接形成白色花海的景象。
在高雄海關與廢棄月台間的白茅花海
停用後逐漸被遺忘的高雄港站南半部設施
不再需要操縱的多個重錘轉轍器
在超炙熱的正午太陽下拍了幾張照,就趕緊走往棧貳庫,迎面而來的是空無一人的面港觀景台。這裡在幾星期前的那些夜晚,是隨處可見休憩看港的民眾。
警戒期間空無一人的正午時分棧貳庫
自己回程刻意走在這些廢棄軌道上,感嘆十多年的時間,已徹底帶走此地曾有的鐵道盛況,卻也同時驚覺到,那個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棧貳庫等地充滿遊客的假日,也不過才十多天前的事而已嗎?
期望疫情,真的真的,不要再繼續惡化下去了。
軌道、道岔、月台,與繁華落盡後的白色花海
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發現,這簡單樸實卻不易留意的,荒廢後的高雄港站美景。
avatar-img
41會員
149內容數
鐵道獨旅隨筆,關於乘車可見的風景、車站為起點的巡禮、曾經的鐵道路基之上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乘零|獨旅的漫行 的其他內容
到駁二 LIVE WAREHOUSE 聽歌的念頭,因緣際會遇見輕快英文歌曲風的團體 The Fur.,帶來難忘的週五夜晚。可近日休團的決定讓人遺憾,只盼望著疫情結束,與下次舞台的再相遇。
在5/13這天寫封信,給也來自5/13,並曾經有緣走過一段旅途的那個她。傳達不到的生日快樂,夾雜著惆悵,但更多的是對那段路的感激,以及希望彼此未來一切安好的期盼。
在浪貓"引介"下,一隻賽鴿踉踉蹌蹌地現身生活周遭,伴隨因病而搖搖欲墜的生命。第一次照顧鴿子、第一次獸醫看診,不知行動是為了什麼,但確實仍期待自由振翅的再起,即使最後,只留下祥和的離去。
台南後站配合地下化,在4月8日啟用設置行人天橋的臨時站房來取代原有站房。明明進出後站好幾次,實際找才發現只拍過一張舊站房照片,是幾年前與曾經很重要的朋友,租機車安排台南一日遊的回程傍晚。
「生活中有個在意甚至喜歡的對象存在,會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看起來一人也能過得很好的職場長官,問我這方面的想法。確實地即使關係不明確,有時從在意對象得到心靈回饋,就是無可取代的動力。
隨著站西路開通,後驛商圈再度跟高雄車站直接連通。這個以女裝、童裝為主的服飾店街區,略嫌冷清,但適合步行閒晃,品嘗每間店的經營特色。很難想像數年後高雄車站站區完工,會為這裡帶來什麼轉變。
到駁二 LIVE WAREHOUSE 聽歌的念頭,因緣際會遇見輕快英文歌曲風的團體 The Fur.,帶來難忘的週五夜晚。可近日休團的決定讓人遺憾,只盼望著疫情結束,與下次舞台的再相遇。
在5/13這天寫封信,給也來自5/13,並曾經有緣走過一段旅途的那個她。傳達不到的生日快樂,夾雜著惆悵,但更多的是對那段路的感激,以及希望彼此未來一切安好的期盼。
在浪貓"引介"下,一隻賽鴿踉踉蹌蹌地現身生活周遭,伴隨因病而搖搖欲墜的生命。第一次照顧鴿子、第一次獸醫看診,不知行動是為了什麼,但確實仍期待自由振翅的再起,即使最後,只留下祥和的離去。
台南後站配合地下化,在4月8日啟用設置行人天橋的臨時站房來取代原有站房。明明進出後站好幾次,實際找才發現只拍過一張舊站房照片,是幾年前與曾經很重要的朋友,租機車安排台南一日遊的回程傍晚。
「生活中有個在意甚至喜歡的對象存在,會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看起來一人也能過得很好的職場長官,問我這方面的想法。確實地即使關係不明確,有時從在意對象得到心靈回饋,就是無可取代的動力。
隨著站西路開通,後驛商圈再度跟高雄車站直接連通。這個以女裝、童裝為主的服飾店街區,略嫌冷清,但適合步行閒晃,品嘗每間店的經營特色。很難想像數年後高雄車站站區完工,會為這裡帶來什麼轉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凱旋路上的高雄鐵路臨港線很早就已經停止載客,只在有車前往前鎮車場時才會運行。拍攝的這段鐵路最後只有變為綠廊,成為了高雄臨港線唯一一段沒有變成輕軌路廊的部分,對於這段路廊沒轉變為輕軌有點可惜,覺得輕軌若走這段可以連接高雄車站,讓高雄車站三鐵共構。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拍攝於2018年左右,現已消失,以前每次要去大潤發、迪卡農搭火車到鳳山車站總是要穿過這個地下道,一開始看到入口處很多塗鴉又昏暗的樣子實在不太敢進去,不過鐵路地下化後,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Thumbnail
對舊的鳳山車站完全沒印象,只有後來時常來這裡買迪卡農,才有搭到鳳山站,站體比起左營車站,遠看感覺是非常小的。
Thumbnail
攝於2018年,高雄鐵路地下化的前夕,讓大家回味一下左營臨時站月台還在地面上的時候的一些照片, 等車可以看到大片的眷村住宅-果貿社區,以及新舊車站的合影。
Thumbnail
身為左營人都知道,漢神巨蛋旁的新莊一路很大但很短,因為沒多久就被左營臨時站擋住如果要去蓮池潭就只能繞路了,這車站就在植物園旁邊,被綠廊環繞著,有點像在都市內的仙境車站,要去蓮池潭的就會在前站這裡出來,是很大一條翠華路,對面則有美國學校,再會了左營臨時站,已經成了部分左營人的特定回憶。
Thumbnail
攝影時間約2018年前,還記得高雄火車站月台在地面時的樣子嗎?這裡分享了高雄鐵路地下化前,高雄車站的月台風貌,火車還在地面上跑的樣子。
Thumbnail
大約是2018年拍攝的高雄車站臨時站過剪票閘門的天橋,最後趁著鐵路地下化之際,記錄這個天橋的樣子。
Thumbnail
這裡紀錄2018年時高雄車站臨時站的風貌,包括前站與後站外觀,及車站內的風貌。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凱旋路上的高雄鐵路臨港線很早就已經停止載客,只在有車前往前鎮車場時才會運行。拍攝的這段鐵路最後只有變為綠廊,成為了高雄臨港線唯一一段沒有變成輕軌路廊的部分,對於這段路廊沒轉變為輕軌有點可惜,覺得輕軌若走這段可以連接高雄車站,讓高雄車站三鐵共構。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拍攝於2018年左右,現已消失,以前每次要去大潤發、迪卡農搭火車到鳳山車站總是要穿過這個地下道,一開始看到入口處很多塗鴉又昏暗的樣子實在不太敢進去,不過鐵路地下化後,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Thumbnail
對舊的鳳山車站完全沒印象,只有後來時常來這裡買迪卡農,才有搭到鳳山站,站體比起左營車站,遠看感覺是非常小的。
Thumbnail
攝於2018年,高雄鐵路地下化的前夕,讓大家回味一下左營臨時站月台還在地面上的時候的一些照片, 等車可以看到大片的眷村住宅-果貿社區,以及新舊車站的合影。
Thumbnail
身為左營人都知道,漢神巨蛋旁的新莊一路很大但很短,因為沒多久就被左營臨時站擋住如果要去蓮池潭就只能繞路了,這車站就在植物園旁邊,被綠廊環繞著,有點像在都市內的仙境車站,要去蓮池潭的就會在前站這裡出來,是很大一條翠華路,對面則有美國學校,再會了左營臨時站,已經成了部分左營人的特定回憶。
Thumbnail
攝影時間約2018年前,還記得高雄火車站月台在地面時的樣子嗎?這裡分享了高雄鐵路地下化前,高雄車站的月台風貌,火車還在地面上跑的樣子。
Thumbnail
大約是2018年拍攝的高雄車站臨時站過剪票閘門的天橋,最後趁著鐵路地下化之際,記錄這個天橋的樣子。
Thumbnail
這裡紀錄2018年時高雄車站臨時站的風貌,包括前站與後站外觀,及車站內的風貌。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