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本文原收錄在2019 年3 月麥浩斯出版的《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感謝麥浩斯出版鼎力協助,同意轉載。於
《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華新街主要是1960 年代後,
緬甸華僑陸續來到台灣所形成的聚落,
又有「緬甸街」之稱。
因為道路複雜,天下雜誌曾在2001 年《319 鄉向前行》特刊中,稱中永和為「迷宮城市」,網路上有人開玩笑說雙和地區是台北的百慕達三角洲,甚至還流傳了一首〈中永和之歌〉的打油詩,說明雙和地區道路的複雜程度,熟悉雙和地區的人看到大概都是會心一笑吧!
我讀大學以後在永和居住了六年,對雙和地區特別感覺親切與熟悉。雙和地區除了聚集了台灣各縣市的外來人口,還有大陳義胞、韓國華僑與緬甸華僑,形成大陳社區、韓國街與緬甸街的特殊風景。不僅有知名的永和豆漿,還可以在永和西北邊嚐到大陳年糕,在中興街買到韓國舶來品,也可以在中和華新街享用緬甸美食。
告別動盪與虐殺的歷史,緬甸華僑前進台灣
中和華新街主要是1960 年代後,緬甸華僑陸續來到台灣所形成的聚落,又有「緬甸街」之稱。由於鄰近中和工業區,加上飲食習慣相似,週末也常有東南亞移工或新住民到這邊消費。除了緬甸餐廳、小吃外,早上菜市場也會販售各式新鮮的東南亞蔬果與香料植物。
1962 年吳尼溫奪取政權,廢除聯邦憲法,開始獨裁統治,實施一連串對華裔及外僑不友善的政策,緬甸華僑開始陸續藉由移民或依親方式遷移至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或歐美。1967 年緬甸甚至發生排華虐殺事件,許多世居於緬甸的華僑紛紛逃離,大規模移民到中國和台灣。
目前居住在台灣的緬甸華僑大約10 萬人,其中約有8 萬人在新北市,光是中和南勢角一帶就聚居了4 萬人左右。從緬甸南部仰光過來的移民,在中和、永和、新店、板橋、土城一帶最多。原本住在上緬甸的居民,則多半聚集在士林、桃園、中壢。一開始華新街只有三戶緬甸華僑居住,後因工業區就業方便,加上親友間互相推薦,緬甸排華事件後來台的華僑幾乎都落腳在華新街一帶。
半世紀的時光,成就新住民第二個家
現在華新街上有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或餐廳,還有雜貨店、服飾店等各行各業共一百多家商店,多半是由緬甸華僑經營,招牌上寫著緬甸文,而這一切都是從1963年第一家緬甸餐廳「李大媽小吃」開始。在那之後,緬式料理陸續出現,成為南勢角一帶的特殊風景,也填補了緬甸華僑的鄉愁與味蕾。
雖然儀式稍有差異,緬甸也有潑水節文化,人們會在節日時配戴俗稱「潑水節花」的印度紫檀於頭上。其飲食習慣雖然跟泰國類似,卻又有所不同。又因為鄰近中國雲南與印度,華新街上華僑經營的飲食店,除了道地的緬甸口味外,也有印度小吃以及雲南擺夷料理。
緬甸臭豆、辣木、雪燕,這裡應有盡有
在華新街的菜市場可見洛神葉、辣木葉、藤金合歡、叻沙葉、刺芫荽等東南亞蔬菜。
菜市場裡常出現各種我們不熟悉的植物。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串成串燒一般的緬甸臭豆,這是緬甸華僑愛吃的小點心。洛神葉、藤金合歡則是羅望子以外的酸味蔬菜;撇菜根、棕苞米更是華新街季節限定的特殊食材。甚至台灣種苗商曾推行過所謂的奇蹟植物:辣木,也悄悄在這裡出現。還有中藥材刺五加,華新街稱為苦簽簽,來源據說是桃園的忠貞市場。除了藥用,嫩葉跟嫩芽在雲南、緬甸東部與泰國北部都會作為蔬菜食用。
近幾年流行的植物燕窩:雪燕,是花斑蘋婆的樹脂,緬甸街華僑早已進口食用。而緬甸拜拜用的傲搭杯,華新街上只有一家在賣,其實正是台灣常見的肯氏蒲桃。還有可以塗在臉上當保養品的黃香楝,俗稱特納卡,雜貨店裡可以找到整塊的段木,以及加工製成的保養品。而泡茶用的木敦果是芸香科的硬皮橘,也稱為木蘋果,離開華新街,大概只有忠貞市場零星可見,台灣其他地方還真不容易找到這些植物產品。
植物,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食衣住行都需要,可以說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走趟華新街,來碗道地的緬甸魚湯麵,吃看看緬甸臭豆,從植物與飲食開始感受華新街的魅力吧!
作者介紹:胖胖樹 王瑞閔
作家、插畫家暨熱帶雨林植物愛好者。從孩提至今,夢想打造一座熱帶雨林植物園。為了實現夢想,自大學起一面不斷蒐羅考證相關資料與文獻,一面尋找失落的熱帶雨林植物,足跡遍布全台。同時將這些熱帶植物的紀錄分享在臉書與部落格「胖胖樹的熱帶雨林」。著有《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