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熟悉的市場、鬧街與餐桌上,發現東協好滋味

更新於 2021/05/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本文原收錄在2019 年3 月麥浩斯出版的《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感謝麥浩斯出版鼎力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華新街主要是1960 年代後,
緬甸華僑陸續來到台灣所形成的聚落,
又有「緬甸街」之稱。
因為道路複雜,天下雜誌曾在2001 年《319 鄉向前行》特刊中,稱中永和為「迷宮城市」,網路上有人開玩笑說雙和地區是台北的百慕達三角洲,甚至還流傳了一首〈中永和之歌〉的打油詩,說明雙和地區道路的複雜程度,熟悉雙和地區的人看到大概都是會心一笑吧!
華新街上店家招牌多是緬甸文與中文並列。
我讀大學以後在永和居住了六年,對雙和地區特別感覺親切與熟悉。雙和地區除了聚集了台灣各縣市的外來人口,還有大陳義胞、韓國華僑與緬甸華僑,形成大陳社區、韓國街與緬甸街的特殊風景。不僅有知名的永和豆漿,還可以在永和西北邊嚐到大陳年糕,在中興街買到韓國舶來品,也可以在中和華新街享用緬甸美食。
告別動盪與虐殺的歷史,緬甸華僑前進台灣
中和華新街主要是1960 年代後,緬甸華僑陸續來到台灣所形成的聚落,又有「緬甸街」之稱。由於鄰近中和工業區,加上飲食習慣相似,週末也常有東南亞移工或新住民到這邊消費。除了緬甸餐廳、小吃外,早上菜市場也會販售各式新鮮的東南亞蔬果與香料植物。
1962 年吳尼溫奪取政權,廢除聯邦憲法,開始獨裁統治,實施一連串對華裔及外僑不友善的政策,緬甸華僑開始陸續藉由移民或依親方式遷移至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或歐美。1967 年緬甸甚至發生排華虐殺事件,許多世居於緬甸的華僑紛紛逃離,大規模移民到中國和台灣。
目前居住在台灣的緬甸華僑大約10 萬人,其中約有8 萬人在新北市,光是中和南勢角一帶就聚居了4 萬人左右。從緬甸南部仰光過來的移民,在中和、永和、新店、板橋、土城一帶最多。原本住在上緬甸的居民,則多半聚集在士林、桃園、中壢。一開始華新街只有三戶緬甸華僑居住,後因工業區就業方便,加上親友間互相推薦,緬甸排華事件後來台的華僑幾乎都落腳在華新街一帶。
半世紀的時光,成就新住民第二個家
緬甸街也有幾家店販售印度烤餅。
現在華新街上有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或餐廳,還有雜貨店、服飾店等各行各業共一百多家商店,多半是由緬甸華僑經營,招牌上寫著緬甸文,而這一切都是從1963年第一家緬甸餐廳「李大媽小吃」開始。在那之後,緬式料理陸續出現,成為南勢角一帶的特殊風景,也填補了緬甸華僑的鄉愁與味蕾。
雖然儀式稍有差異,緬甸也有潑水節文化,人們會在節日時配戴俗稱「潑水節花」的印度紫檀於頭上。其飲食習慣雖然跟泰國類似,卻又有所不同。又因為鄰近中國雲南與印度,華新街上華僑經營的飲食店,除了道地的緬甸口味外,也有印度小吃以及雲南擺夷料理。
緬甸臭豆、辣木、雪燕,這裡應有盡有
在華新街的菜市場可見洛神葉、辣木葉、藤金合歡、叻沙葉、刺芫荽等東南亞蔬菜。
菜市場裡常出現各種我們不熟悉的植物。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串成串燒一般的緬甸臭豆,這是緬甸華僑愛吃的小點心。洛神葉、藤金合歡則是羅望子以外的酸味蔬菜;撇菜根、棕苞米更是華新街季節限定的特殊食材。甚至台灣種苗商曾推行過所謂的奇蹟植物:辣木,也悄悄在這裡出現。還有中藥材刺五加,華新街稱為苦簽簽,來源據說是桃園的忠貞市場。除了藥用,嫩葉跟嫩芽在雲南、緬甸東部與泰國北部都會作為蔬菜食用。
近幾年流行的植物燕窩:雪燕,是花斑蘋婆的樹脂,緬甸街華僑早已進口食用。而緬甸拜拜用的傲搭杯,華新街上只有一家在賣,其實正是台灣常見的肯氏蒲桃。還有可以塗在臉上當保養品的黃香楝,俗稱特納卡,雜貨店裡可以找到整塊的段木,以及加工製成的保養品。而泡茶用的木敦果是芸香科的硬皮橘,也稱為木蘋果,離開華新街,大概只有忠貞市場零星可見,台灣其他地方還真不容易找到這些植物產品。
植物,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食衣住行都需要,可以說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走趟華新街,來碗道地的緬甸魚湯麵,吃看看緬甸臭豆,從植物與飲食開始感受華新街的魅力吧!
在華新街的商店可以買到各式各樣自緬甸進口的雜貨。
作者介紹:胖胖樹 王瑞閔
作家、插畫家暨熱帶雨林植物愛好者。從孩提至今,夢想打造一座熱帶雨林植物園。為了實現夢想,自大學起一面不斷蒐羅考證相關資料與文獻,一面尋找失落的熱帶雨林植物,足跡遍布全台。同時將這些熱帶植物的紀錄分享在臉書與部落格「胖胖樹的熱帶雨林」。著有《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好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北市和台北市的區域劃分,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行政區分,在日治時期這一大片土地都屬於台北洲。本期「在地撰述」跨河邀請專注獨立出版的《五花鹽》四人團隊,分享他們用青春和熱情澆灌的在地文本背後的動人故事。 撰文.圖片提供=《五花鹽》編輯團隊(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的家鄉,不僅能提升「認同感」,也會增加「幸福感」。資深創意人梁勝欽創辦地方誌《新莊騷》,結合在地人才與支持,讓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走出了新面貌。 撰文.圖片提供=梁勝欽(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撰文.攝影=洪愛珠 (本文原收錄在2021 年3 月遠流出版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謝遠流出版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得勝街的米苔目不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胃口大者,吃完可拿空碗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新北市和台北市的區域劃分,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行政區分,在日治時期這一大片土地都屬於台北洲。本期「在地撰述」跨河邀請專注獨立出版的《五花鹽》四人團隊,分享他們用青春和熱情澆灌的在地文本背後的動人故事。 撰文.圖片提供=《五花鹽》編輯團隊(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的家鄉,不僅能提升「認同感」,也會增加「幸福感」。資深創意人梁勝欽創辦地方誌《新莊騷》,結合在地人才與支持,讓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走出了新面貌。 撰文.圖片提供=梁勝欽(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撰文.攝影=洪愛珠 (本文原收錄在2021 年3 月遠流出版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謝遠流出版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得勝街的米苔目不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胃口大者,吃完可拿空碗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以前就很討厭把番茄這麼好吃的蔬菜或水果做成不是番茄樣子的製品,包含番茄醬、番茄汁等等,但非常喜歡番茄入菜,舉凡茄汁OO、番茄OO、紅醬OO都是常吃的料理。只是,從沒想過貨架上印著各種綠白紅三色旗的罐頭,其實很可能根本與長靴國無關,或者,長靴國出品的番茄製品,原料根本不在長靴國生產。 這本報導從左岸鄰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
    Thumbnail
    編按:與專欄「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西班牙鬥牛:Plaza de Toros de Las Ventas凡塔斯鬥牛場的傳統風華〉單篇旅程影像紀錄置放於此,避免因圖檔過多而造成該網頁閱讀速度降低。
    Thumbnail
    因為這個有趣又反差的片名,還有這個紅遍全美的知名事件,讓這一部紀錄片從它一上線Netflix,就躺在我的片單裡,內容描述80年代,失散多年三胞胎團聚的故事。如今今天就要下線了,我才急忙打開來看......
    Thumbnail
    果實尚未成熟、還在成長階段時,難免都會有點澀、酸、苦,人生亦復如此,在青澀的青春年華,那種「酸酸甜甜」總是酸多於甜;但如果不想一直酸下去,就要自我調整,往甜的成熟方向走。每個人都能成長,但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熟;只有那尚未成熟或不成熟的人,才會渴望成長,汲汲營營地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訂出誘人的成長目標
    Thumbnail
    我對「是枝裕和」的電影作品,有絕對的私心,我太迷戀他電影裡面關於家的日常,廚房的油鍋,餐桌的碗盤,榻榻米上面的光影,踩著木頭地板咚咚咚的聲音,以及,許多食物的味道。 
    Thumbnail
    新連載單元,從創作到遊戲,聊《迷霧國度:傳承》是款怎樣的遊戲【1】: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與美式RPG。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以前就很討厭把番茄這麼好吃的蔬菜或水果做成不是番茄樣子的製品,包含番茄醬、番茄汁等等,但非常喜歡番茄入菜,舉凡茄汁OO、番茄OO、紅醬OO都是常吃的料理。只是,從沒想過貨架上印著各種綠白紅三色旗的罐頭,其實很可能根本與長靴國無關,或者,長靴國出品的番茄製品,原料根本不在長靴國生產。 這本報導從左岸鄰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
    Thumbnail
    編按:與專欄「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西班牙鬥牛:Plaza de Toros de Las Ventas凡塔斯鬥牛場的傳統風華〉單篇旅程影像紀錄置放於此,避免因圖檔過多而造成該網頁閱讀速度降低。
    Thumbnail
    因為這個有趣又反差的片名,還有這個紅遍全美的知名事件,讓這一部紀錄片從它一上線Netflix,就躺在我的片單裡,內容描述80年代,失散多年三胞胎團聚的故事。如今今天就要下線了,我才急忙打開來看......
    Thumbnail
    果實尚未成熟、還在成長階段時,難免都會有點澀、酸、苦,人生亦復如此,在青澀的青春年華,那種「酸酸甜甜」總是酸多於甜;但如果不想一直酸下去,就要自我調整,往甜的成熟方向走。每個人都能成長,但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熟;只有那尚未成熟或不成熟的人,才會渴望成長,汲汲營營地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訂出誘人的成長目標
    Thumbnail
    我對「是枝裕和」的電影作品,有絕對的私心,我太迷戀他電影裡面關於家的日常,廚房的油鍋,餐桌的碗盤,榻榻米上面的光影,踩著木頭地板咚咚咚的聲音,以及,許多食物的味道。 
    Thumbnail
    新連載單元,從創作到遊戲,聊《迷霧國度:傳承》是款怎樣的遊戲【1】: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與美式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