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含有「遠見」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想起大學時拿到一張傳單,台大學生訂閱新新聞,只要很低的價格,我就訂了一年。同時還讀遠見、當代。當時我懵懂地接觸了不同角度的雜誌,似懂非懂地練習閱讀、練習思考。 總之我要感謝當時新新聞,餵養了我的青年啟蒙,而狗吠火車也提醒了我,不需要在意這個議題寫過沒,寫過沒人看也無所謂,作對的事就好了。
#作品思辨 讀《不施壓的領導力》。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比你更有權力的人——或許是家長、老師、主管, 或者是你的教練或者學長姊, 他們的一句批評,對你來說痛苦不堪? 或者他們的一句讚美,對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研究領導、權利、談判、決策等學科的教授亞當.賈林斯基在書中提到, 領導者在溝
Thumbnail
5/5不施壓的領導力
「它永遠不會拒絕你、不會消失、不會批評你。」從與 AI 談天、向 AI 傾吐心事、再到打造專屬的虛擬戀人,我們正步入一個由演算法建構的親密關係時代。然而,人類發展 AI 的下一步不是去批評使用 AI 談心的人不夠「真實」,而是該問自己:在這樣的社會裡,為什麼真實的陪伴,反而越來越少?
Thumbnail
重要事件:GE 前 CEO Jack Welch 過世。 Jack Welch 的管理傳奇 綽號「Neutron Jack」,象徵高效裁員與改革。
從薩諾斯的視角探討其動機與決策,分析其MBTI類型、理念與復仇者聯盟的衝突,並探討電影提出的理想與現實的兩難選擇。
Thumbnail
新年的鞭炮聲響起,許多人開始為自己設定新目標。從健康、財務到個人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突破自我。然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一項調查,有 80% 的人在設定新年目標後的兩個月內就放棄了,真正能堅持並達成的人僅佔 8%。這是否意味著設定目標其實毫無意義?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序章:當下的觀察 想像一下,在2025年1月的一個交易日,台積電的股價停在1,135元。市場上的討論紛紛擾擾,有人認為太貴了,該獲利了結;有人則在研究產業前景,細細計算著未來的可能性。 經過深入研究,假設今年營收可望成長20%,我們可以推算出一個合理價格:1,350元。這意味著還有18%的上漲空
美國紐約 2024 年的湯普森槍擊事件暴露了新自由主義框架下深層的社會矛盾。然而,這並非僅僅關於醫療體制的失靈或個體的極端行為,而是揭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當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成為社會的主要目標時,公平與人道價值應該如何重回公共政策的核心?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美國的書,例如《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可以看到美國 非常重視自由放任主義,尤其憲法第一修正案常被這些自由主義者拿來發揮。 《小島經濟學》這本書也批評社會福利政策,認為其不過是政府討好選民的措施,會拖垮整體經濟。 https://vocus.cc/article/66b48f66fd897800015591e5
  有一種想法認為,人類的直立站立,賦予了人類兩種強大的能力:一個是因為只用雙足行走,所以空出雙手,以便更精細地使用工具;另一個則是視野,因為從趴姿變為站姿,我們能看得更遠,更早做好迎擊遠方敵人的準備。這種知覺特質與使用工具的能力,也使得人類更有可能發展出抽象意義上的「遠見」、運用「概念工具」。
介紹: 大叔利用YT的影片和AI初步整理出逐字稿,並搭配AI整理筆記。 大叔不是一個金融投資專業的專家,只是希望分享自己所學有興趣的資訊與知識。 由於逐字稿僅大叔一人校閱,用字可能無百分之百正確,有需要的朋友可善加利用,但也請多加注意。 逐字稿內容可以直接複製弄成SRT檔案,可搭配原Podc
Thumbnail